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楠答读者     
《乒乓世界》2002,(4):50-50
  相似文献   

2.
球迷老妈     
我妈今年77岁,是个老球迷。她年轻的时候就爱看乒乓球赛,提起那些球星,比如庄则栋、梁戈亮、蔡振华、江嘉良,没她不知道的,对他们打球的事,老太太讲得头头是道。 老妈特别喜欢邓亚萍,总夸她“这孩子好,真行,只要她比赛,准赢,打败天下无敌手,看得真让人开  相似文献   

3.
从削球、攻球、发球三个方面分析了丁松打球的特点;并从“变”与“应变”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乒乓球战术应用艺术。  相似文献   

4.
5.
6.
对中国乒乓球队科学训练的思考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通过对中国乒乓球队多年来科学训练的思想、经验、方法的总结、归纳、分析,从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科学地把握乒乓球竞技的制胜规律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创新赋予科学训练旺盛的生命力;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是科学训练的落脚点;理论研究对科学训练的有力支持;科学训练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7.
选择放弃     
李想 《乒乓世界》2002,(8):47-47
大学,是父母和我梦寐以求的“伊甸园”,乒乓赛场,是我苦练十余载准备一展风采的舞台。在决定人生命运的岔路口,我选择了“离开舞台”。 其实,刚刚放弃乒乓球时并没有什么强烈的感觉,可是,当看到周围人不解的眼神、听到教练惋惜的叹息时,我意识到,乒乓球真的离我远去不再重来了。而有一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6,(2):1-6
国际乒联的各届主席,为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各有思路,各有特点,各有贡献。乒乓球运动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国球",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首任主席蒙塔古先生于建国初就邀请中国进入了国际乒联。此后,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其赛制和器材不断适应"健康"和"观赏"的体育运动的原则,不断遵循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2010年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盲人组运动员、教练员等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访问、现场观察,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表明:天津、北京、辽宁、江苏比赛成绩较好;教练员与裁判员的盲人乒乓球专业知识与经验不足;运动员选材方法单一;群众基础差;没有系统的训练方法;国内比赛举行次数太少。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盲人乒乓球运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该项目在训练及管理等方面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每次去邱钟惠办公室,她都在忙碌着,电话一个接一个,这次也不例外。邱总看上去比以前瘦了,她说是因为患胆结石控制饮食的缘故,“医生让我马上做手术,可是最近的事情比较多,只好往后拖拖了。 也许因为身体不太好,邱总显得有些疲惫,可当她与我谈起最近正在忙碌的事情时,眼中流露出兴奋,声音中充满热情。  相似文献   

11.
装备·玩家     
《乒乓世界》2007,(3):03-103
3月,谁将穿着美津浓专业乒乓球鞋登场?1·9·86个DIY专家,哪种拍柄现用的人最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由于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费用低廉,一般学校都有条件开展乒乓球教学。但大多数乒乓球场地在室外,由于乒乓球体积小,重量轻,在室外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季节变换的时期,只要外面刮起风,乒乓球教学就很难开展起来。我校的乒乓球课堂也在室外,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供同行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乒乓球情有独钟的意大利记者吉纳罗·博扎又一次来华采访中国全运会。也许是旁观者清,他说46届世乒赛上的中国乒乓球队,是历史上第一次男女队均没有派削球手参赛。仔细一算,果真如此。50年代有姜永宁、叶佩琼。60年代有张燮林、林慧卿。70年代有陆元盛、黄亮、葛新爱、童玲。80年代有陈新华、管建华。90年代有丁松、王辉等。然而防守打法的削球手,在中国队  相似文献   

14.
15.
《体育与科学》2016,(3):20-24
就竞技体育来说,运动员的进取动力不仅来自于技能的优长,还源于心志的追慕。由此,可以充满幻想和期待。徐寅生的"国手"之路并非平坦,有寻觅,也有栽培;有失误,也有挫折。心志之坚定和强大,才决定了坚持和成功。但心志不是天生的,是在寻觅、栽培和失误、挫折中熔铸。  相似文献   

16.
17.
《乒乓世界》2002,(4):35-35
欧洲12强赛由欧乒联盟创办,每年举行一次,由当年欧洲排名前12位的男女选手进行单打比赛。第一届比赛于1971年在克罗地亚的港口城市扎达尔举行,最初的比赛采用循环赛制,第一届男子冠军被匈牙利的扬尔·伊斯特万获得,他保持了11场全胜。第一届的女子比赛只有6名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2,(11):50-50
  相似文献   

19.
你是如何处理关键球的?比如18:20落后,你会怎么打? 先要看前面这38个球是怎么打的,再来想现在怎么变化。要是自己发球的话,一般会选择两种:一个是凶发,比如说发侧上或者发长的,直接得分或者出机会抢攻;再一个就是比较稳,比如发一个侧下,旋转比较强。通常都选择这两种,很少选择中性的。 那如果你处于领先,是否就尽可能打得凶一些? 这要看你领先多少了,如果像以前,比如领先8分以上的话,我有些发球可能就不发了,这局比较有效的发球就留到下一局再发,以免对方适应。如果领先得很少,比如只有3、4分的差距,还很危险时,就没必要很凶,因为太凶了容易无谓失误,3分一丢被对方追平的话,自己心理压力就大了。如果你是落后的话,稳扎稳打一人赢一分到最后你也是输,所以就逼着你用凶的打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乒乓球课上如何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几点做法:1.要找出错误动作的起因;2.先局部,后整体;3.多采用通俗、形象化的语言;4.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5.要学会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