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春 《考试周刊》2010,(4):207-207
教育学告诉我们:“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一环。”确实如此,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学生的成才,乃至祖国的未来。“为师者以爱心酬学子。”这是很多教师的座右铭。好老师会把每一个学生的欢乐、苦恼都装在心里。优等生固然要爱.但是后进生、问题学生也需要老师的关爱。通常,若老师能给他们以真诚的爱、炽热的爱,能给予信任,  相似文献   

2.
秦雯 《文教资料》2013,(3):140-141
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师前进的原动力。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它是唤醒学生心灵的温馨钥匙,也是照亮学生前行的灯塔。只要心中有爱,就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只有心中有爱,才会全身心地奉献自己,服务学生;只有心中有爱,学生才会接近你、信任你、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关爱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学生需要爱.更需要教师去培养他们的爱心。懂得去爱的人.生活总是充满朝气、活力和喜悦的。没有爱就没有世界。大作家雨果说:“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学生心中爱的种子,除了家长以外,还要靠老师来播种。老师应对学生从小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  相似文献   

4.
黄达 《考试周刊》2009,(17):185-18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奉献爱心的过程。教师关爱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还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所有的教师都应献出自己的爱心,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比一般孩子更需要理解与关心、支持和帮助。教师用爱的方式去激活后进生,用爱的情感去呼唤他们,用爱的力量去转变他们,老师需要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一、用爱心了解后进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人为本",用爱心了解学生。尤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关爱学生。“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这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但有的老师将关爱的雨露只是慷慨地洒向了班级中娇艳绽放的“红花”,却降临不到因缺少润泽而几近泛黄的“绿叶”上。  相似文献   

7.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8.
王承武 《考试周刊》2013,(8):190-190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引导教育好学生就必须有一颗爱的心,要实心实意地关爱呵护学生,让他们随时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内心尊敬佩服老师,也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面对新时期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就班主任德育工作而言,耐心和爱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爱心和耐心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待每个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既是老师也是父母,诚心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用爱心开展教育教学,培养每一名学生,是小学教师最大的责任.可如何关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值得我们每一名教师去思考、去探讨.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个角落,用百倍的耐心、爱心去关爱、呵护每个学生,才能使学生充满自信,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要用真心去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小学生是刚刚进入学校,还不知道怎样学习,也没有什么人生观和世界观,若是教师对他们关心不够、引导不够,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不但很怕这位老师,而且还会厌烦学习,甚至不愿上学。因此,教师的爱心对小学生特别重要,教师的爱心是小学生进行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源泉。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爱是教育的基础,有了对学生深沉的爱,才有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育”。当教师把全身心的爱都献给学生,使每位学生都感受到爱意和期望,他们就会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整个班集体才会成为一个积极进取的班集体。一、在生活中关爱学生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老师去了解他关爱他,教师在生活中要有“母爱”的精神,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献上炽热的心。当学生身体不适或生病时,老师给予亲切的问候,会让学生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当学生身体长高长壮或衣冠整洁时,给予轻轻地赞许,会上学生感受教师每天都在注意自己的成长。当学生有欢乐时跟他一起分享快乐,当学生失意时,给他及时排忧解难。当学生得到班主任的关爱时,他就会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然后化之为动力,更向往知识的宝殿,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灯。二、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小学生正处在道德品质的塑造时期,他们思想单纯、追求上进,但缺乏经验,辨别是非能力差,老师要注意用爱心去引导学生的思想,塑造美好的心灵。当学生违纪或思想不良时,教师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改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要求虽然严格,却是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爱护自己,让学生自觉改正...  相似文献   

12.
原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他道出了“爱心”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我们要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帮助和关爱,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我们,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1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提前。如果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的话,那么教师的爱心则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需要老师的爱。如何用爱心去滋润学生心灵,结合多年的教师生涯.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需要情感贯穿于始终的心理体验。罗素说过“凡是缺乏教师的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爱是情感的基础与表现。没有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就不可能会有成功的教育与教学,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因此。让情感充溢于英语教学之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教育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懂得学生的智慧。高尔基说得好:“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所以,当我们不断谈论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心”时,一定不能忘记对于教师专业智慧的关注。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漠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教育被人为的简单化了:我们用“敬业”替代“专业”,用“天然爱心”替代“专业智慧”,其结果是让教师所有的“爱心”被无智慧的劳动所冲散淹没。  相似文献   

17.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一个学生来说,老师的冷漠有时可以毁掉一个学生,老师的关爱有时却可以塑造一个学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会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激发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开发他们积极发现创造的智慧。我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我们更应该让爱伴随着教育一起流进孩子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了水,不成其为池塘一样。”语文学科是流淌着情感的学科,是充盈着丰富爱的学科,离开情感和爱的语文教学,犹如鱼儿离开了水,是无生命力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用爱心去浇灌课堂,用情感去浸润课堂,用真情去演绎课堂,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提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 ,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 ,就成了无水之地 ,任你方形也罢 ,圆形也罢 ,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可见教育的主要原则就是爱 ,爱心是教育之泉的源头 ,教育想要获得成功 ,使好的教育效果如清泉流淌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把关爱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  一、用爱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人与人之间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也一样 ,没有一定的师生情谊 ,就难以建立良好的心理相容 ,也就难以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效其行”。因此 ,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