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李大钊,曾于1907—1913年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六年。关于他在这一时期的经历,大钊同志自己和后来有的文章有过一些记述,但都略而不详。最近,我们看到一本《直隶法政专门学校十八周年纪念特刊》(以下简称《特刊》),其中刊登了一篇李大钊在校庆会上的讲演记录,它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这所学校的沿革、学生政治运动的情况以及李大钊的学习和斗争生活,提供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材料和线索,并可同已知的有关史料相互补正。下面,我们就此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2.
(一)史略本校创始于民国元年,原名江宁县第七学区第三国民学校,系单级编制,开学时学生仅八人,以尧化门土城头之城隍庙为校舍,时仅破屋三间;且半为庙祝神座,荒陋景象,不堪言状,迨高君朝龙调任斯校,令庙祝徐为  相似文献   

3.
1907年夏天,家住河北省乐亭县的李大钊,从永平府初中结业,考取了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当时,倾向革命的白毓昆先生在这所学校任教,他对这个“两岁丧父、三岁丧母”,“既无兄弟,又无姐妹”,且处  相似文献   

4.
近代法政专门学校是为培育近代法律或政治人才的专门学校,在民国初年曾经兴盛一时,后随着南京国民政府政策的规范,或撤或升,继续为培育人才而做出更大的贡献。政治学课程的设置亦是随之而动,但是,各校又因情况各异而政治学课程设置也各具特点,表现了相当的独立办学之思想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之原则。  相似文献   

5.
张自忠,字尽忱。1890年诞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家园一个地主官僚家庭。张自忠在县立临清中学毕业后,于1911年考取天津法政学校,次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学习。大学生张自忠面对列强侵略和军阀混战的局面,认为不从军无以报国,便于1914年毅然投笔从戎,投效于奉天(今辽宁省)新民屯  相似文献   

6.
在李大钊的成长过程中,有三次关系个人发展的重要选择。 第一次是学习专业的选择。1907年夏天,18岁的李大钊由于成绩突出,被天津的长芦银行专修科所录取。但他认为,在“银专”毕业后“理财”是可以“致个人之富”,却又“违我素志”。在当时国家危亡的形势下,需“深研政理”才能挽救国家、挽救民族,因而他又毅然报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校毕业后,正值袁世凯篡权,国家危机四伏,生灵涂炭,李大  相似文献   

7.
农业教育之宗旨。不外乎二。一种为人才教育。专以造成农业中之各种专门人才。担负国家农业上之一切研究、及教授与行政事业、司其事者。为农业专门学校。或农科大学、拙作「改进吾国农业。专门学校办法之商榷」已详言其重要矣。一种为职业教育专以造成良好之农工使能运用新知识、以改良农业。增裕生  相似文献   

8.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10):1-2,131,132
福州第二中学始建于1911年,前身为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附属中学。学校位于福州市乌山风景区北麓、全国著名的古民居建筑群三坊七巷之光禄坊,是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福建省首批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国家首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福建省青少年道德建设研究试验学校,福州市唯一一所武警国防生生源基地。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长期在京津地区学习、工作,进行革命活动,与北洋法政学堂及其后身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直隶教育会、北京大学乃至当时北京政府教育部以及中国社会党天津支部、北京政府国会各政团、国民党北方组织多有交集,但相关资料十分缺乏。本文辑录了当时报纸、杂志的若干记载,并加以简单的注释,以期有益于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俞可 《上海教育》2013,(3):44-45
建国初期,上海医学院云集一级教授竟达16名之众,而复旦大学仅6名。该校由颜福庆于1927年创办,乃第一所本土化的西医高等学府,先后取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江苏大学医学院、中央大学医学院,最后以国立上海医学院名垂史册。而早在1914年,颜福庆便缔造享有“北协和南湘雅”之誉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之典范。  相似文献   

11.
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光荣而又值得尊敬的称号,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的老师白毓昆,更是人们心目中一颗光彩四射的巨星! 白毓昆,字雅雨(有时也写作雅余、亚瑜或野渔),号铣玉。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生于江苏南通小保家巷清寒的书香之家,曾求学于江阴南著书院、上海南洋公学。毕业后,在上海澄衷中学任教。此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活动十分活跃,白毓昆与之经常接触,很快就成了其中的一员,不久,即应命北上天津,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和女子师范任史地教员,并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一九○七年夏天,家住河北省乐亭县的李大钊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业专门学校者(一)吾国农业专门学校之宗旨究安在。(二)以现时之农专课程办法。是否能为国家造成农业专门之人才。(三)设不能者。应如何改进之。关于甲种农业学校者。(一)吾国甲种农校之宗旨究安在。若为造成国家农业上之职业人才者。请说明所谓职业者。究为农业上之何种职业。并举一二例以明之。  相似文献   

13.
普通学校目的,在养成健全之人格,与其生存发展于社会之能力。此为全教育系统之精神,大学校之目的,固亦不外乎是。然大学校之所以异于普通学校而为全国最高之学府者,则因于普通目的以外,尚有特别之目的在,固不仅其程度有等差而已。特别之目的维何?曰研究高深之学理,发挥本国之文明,以贡献于世界之文明是焉。是以施普通教育之学校,其所授之智识,为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智识;所训练之能力,为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能力,如是而已。而大学校之所授者,则不仅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智识能力,而为一切现象之法则,所谓科学者是…  相似文献   

14.
陆君为邦,江苏海门籍,毕业於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回里以後,即创办进明小学於本乡,高初两级俱备,来学者日众,毕业於高级小学者亦日多。陆君以毕业生之升入各地普通小学者,毕业以後,往往无一技之长,升学无力,谋生无术,大好青年,消磨光阴於荡之中,殊为可惜有。爰发宏愿,扩充为初级职业小学,以其草擬计划,就询本社,经本社交推行设计委员会审查。其审查之意见,由王企华君起草,极为精当。现陆君已接受此项意见,从事进行,预计二十年度即可开始矣。编者志。  相似文献   

15.
鉴于我国今日教育之弊病在为学不足以致用,而学生乏积习尤在鄙视劳动而屑为,致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社会者比比。根本解决,惟有提倡职业教育,以沟通教育与职业。——黄炎培《中华职业学校设立之旨趣》  相似文献   

16.
(一)『预先测验』Pre-test 之效用利用预先测验之方法以增进教学之效率,现在知者已渐众.诚能利用此法,则为教师者,在未教授之前,即可探得学生之需要,所谓教育,不外构成习惯之一种历程而已;预先测验则能显露学生无意中已养成之习惯,或不正确之习惯,于是教师乃得就其所误而力图矫正之道.故所谓预先测验者,其效用能助吾人决定个人或一群之特殊情况,教学者苟能利用之,既在实施教学之前藉此获得相当之证断,则所教授之材料及方向,必能因此而有所改变,以适合于受教者之特殊需要矣  相似文献   

17.
<正>李大钊(1889-1927),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1913年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同年到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归国后,  相似文献   

18.
<正>校长寄语:立足于天津,名至九州。彰既往之辉煌,励薪传之来者,鲲鹏展翅,鹰击长空,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承历代之精神,启职教之先河。学校简介百年树人,教育先行。沧桑近甲,乃奠其功。一九五九,岁在戊戌,择地于津门,于柳林之东,津沽以南,肇建此校。初命其名为天津电气控制技工学校,其后屡易其名,今乃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高级技术学校。尽享高教之资源,桃李芬芳,灼灼其华,莘莘学子,铭记岁月之峥嵘;亦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第三十五所之美誉;尽施产教之结合,校厂于一体,其厂名曰天津第五机床厂。以"因材施教,工学结合,育人为先,学生为本,服务社会,质量第一"为办学之理念,以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我国今日教育之弊病在为学不足以致用,而学生之积习尤在鄙视劳动而屑为,致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社会者比比.根本解决,惟有提倡职业教育,以沟通教育与职业.……  相似文献   

20.
研究工程学者、必有设计一课、夫工程之设计学者、乃研究材料之性质强弱、视乎需要者之情形、而配合以适宜之形式、务达最经济之原则、且为需要者之所深欢迎也、所谓设计教授者、亦本此旨而行之、即研究学校方面以最小之牺牲、而学生方面蒙最大之利益者也、本篇专指铁工机械科方面一言之、由历年之观察及服务期间所受之教训、因知普通之机械科科目太烦、且无主客方面之规定、欲使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