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直臂正手”频频成为讨论的焦点。所谓直臂正手,如字面意思,就是在肘部没有弯曲、手臂基本呈伸直的状态下击球。 网坛两大王者——纳达尔和费德勒,都是这种打法。曲臂正手曾独霸网坛,如今直臂正手也加入了主流阵营。本期就为大家揭开:直臂正手的奥秘。  相似文献   

2.
《网球》2013,(9):24-24
今年温网,巴托丽、彭帅/谢淑薇分别获得女单和女双冠军,双正双反握拍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这种握拍方式的优势是定点进攻能力强,击球速度快,击球动作具有较大的隐蔽性,缺点是全场覆盖面小,一旦被对方掌控主动后难以转守为攻。上世纪30年代末,澳大利亚人维维安·麦格拉斯(VivianMcGrath)和约翰·布罗姆维奇(John Bromwich)成为最早采用双正双反打法的球员,依仗这种全新的握拍方式,他们在赛场上取得巨大成功,都获得了澳网单双打冠军。此后,双正双反握拍逐渐被职业网坛所接纳。莫妮卡·塞莱斯  相似文献   

3.
深泽  远峰图 《网球天地》2012,(8):130-131
不少球友津津乐道于乔科维奇的正手击球技术.认为它综合了纳达尔和费德勒的优势.是当今男子网坛最先进的正手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德约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及穆雷4位世界男子顶尖选手单打比赛中正手的战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位选手无论是发球局还是接发球局中,正手的使用频率被迫呈现出随着拍数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且在本方发球局中第3拍使用正手进攻的频率最高;高水平的正手主动变线,深落点和大角度的连续进攻,及善于使用正手大斜线与反斜线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是当今世界顶尖男子职业选手正手战术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毫无疑问,费德勒是当今网坛最出色的球员,不过,幸好还有纳达尔,这两位顶级球员火星撞地球般的对垒,使得男子网坛独孤求败的冷清场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出现。翻阅本赛季费德勒和纳达尔的对阵明细单,你会发现,费德勒居然还处于下风。怎样才能扭转劣势呢?请看业内专家结合数据统计及两人回球的线路图为费德勒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6.
不经意间发现纳达尔身上融合了当今女子网坛几大高手的特点,胡三胡四地乱划几字,拿这位叱咤红人开开涮。纳达尔与德门蒂耶娃:一根筋的打法相似度:70%还是不得不提到费德勒那句颇有酸味的“One-dimentional”,男子网坛也许没有比纳达尔打法更单调的选手了(限高手级),正如女子网坛很少有像德门蒂耶娃那样“死不悔改”的球员。德娃永远是底线两个大角度的强力抽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主动抑或被动,她永远以野兔般快速的步法无论到位与否,不顾一切地进行回击。德娃的对手时常眼睁睁地看着她在极其狼狈的情况下打出一记快速精准的回球,然后…  相似文献   

7.
2010年澳网展开了新一个赛季的争夺,与前几年不同,2010年赛季之初,很难预测接下来排名的走势,以前被费德勒和纳达尔垄断的男子网坛,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如今的男子网坛充斥着众多天才和打法多样的选手,这是个崭新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8.
镜头一:在ATP上个赛季的总结表彰会上,17岁的西班牙少年纳达尔力克其他比他年长的候选人,包括肖内西、马赫特、索德林和瓦兰德利,荣登ATP2003年度最佳新人奖的宝座。纳达尔也是1988年以来闯入男子职业网坛世界排名前100位的球员中最年轻的一位。镜头二:3月29日,ATP大师系列赛迈阿密站爆出了一个大冷门,当今男子网坛的霸主——费德勒被纳达尔以两个6:3干净利落地淘汰。在这场赛前被认为没有悬念的比赛中,纳达尔让人充分领会到什么叫初生牛犊不怕虎,仅仅用了69分钟就终止了头号种子的晋级脚步,并遏制了对方12连胜的势头。整场比赛中,费德勒没能破掉纳达尔一个发球局,而纳达尔的一发成功率则高达79%。  相似文献   

9.
樊人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2,(2):110-110
细心的球友观看职业赛事时会发现,男子网坛前三强中.乔科维奇正手击球时手臂是弯的,而纳达尔和费德勒采用的却都是直臂正手。两种方式对身体的要求各有不同.效果却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0.
从未有哪个球员能像费德勒一样,在十年前为略显沉闷的网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他与纳达尔以及乔科维奇之间的对决也成为了男子网球史上的传奇。与其他职业球员相比,费德勒为网球带来了更多富有个人气息的打法,并且将这项运动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出现也颠覆了一些人对于网球的固有印象,网球不再仅仅只是手持木质球拍,穿着白色紧身短裤的人士所从事的乡村绅士运动。  相似文献   

11.
小雨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2,(5):130-130
在网球的各项技术中.正手上旋球是运用最多、非常适合男子选手的击球方式。当今男子网坛“四大天王”中的乔科维奇和纳达尔都会在比赛中通过正手上旋球来获得制胜分。它的优点在于既有进攻性又有稳定性。说其具有进攻性.是因为打上旋球易发力.而地面给球的作用力是向前上方的.因此上旋球具有一定的前冲力.会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能够成为有效的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12.
截击技术 1.握拍法 高水平的球员通常使用大陆式握拍法正反手截击。然而也有一些球员使用东方式握拍法正反手截击.因为他们有时间准备击球。研究表明.有充分的时间改变握拍进行正手和反手截击。  相似文献   

13.
董冰 《新体育》2008,(5):56-57
男子网坛在本赛季已经过去的三个多月中产生了15位单打冠军,但这其中并不包括费德勒和纳达尔,世界排名头两号的球员在进入欧洲红土赛季时都还未能夺冠,这样的令人大跌眼镜,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99年时的桑普拉斯和莫亚。  相似文献   

14.
作为超级巨星的费德勒和纳达尔,为何能打出无以伦比的正手?二人的正手击球有何异同?对普通球员有何借鉴?前ATP球员、现担任网球解说的吉梅尔斯托布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5.
天涯 《网球天地》2020,(5):24-27
与南美球员在世界网坛臝得的人气相比,南美教练也许没有那么高的关注度,但是来自南美国家的教练,在世界范围内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从北美、欧洲到亚洲,南美教练的足迹遍布全球,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也一直受到大牌球星的青睐。盛产名帅有传统提到来自南美的网球教练,潘乔·塞古拉(Pancho Segura)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名字,这位身高只有1.68米,出生于厄瓜多尔瓜亚基尔的矮个子球员,凭借独特的双正手、单反手打法,谱写了无法被复制的传奇。  相似文献   

16.
观察当今职业网坛,顶级球员们击球的引拍距离都很短,但击出的球却威力强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费德勒和海宁的正手抽击。  相似文献   

17.
世界网坛优秀选手都在为如何能发出漂亮、有力的发球绞尽脑汁。特别是男子,更把发球放在第一位。多年来,发球动作一直遵循着传统的教导方法,一直认为好的发球动作是抛球和持拍的手臂一起运行。但近年来,这种说法却被打破。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球员在抛球手臂上举放开球的时候,他们持拍的手臂仍在身后指向下方。这种放慢持拍手臂的动作正是强力发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梁静 《网球天地》2014,(1):54-59
如果吴宇森爱看网球的话,他该在2014年为纳达尔、乔科维奇、穆雷拍一部《三国》。费德勒的老去以及第四位核心竞争者的缺失,注定今年的男子网坛只能呈现纳乔穆三足鼎立的局势。去年纳达尔与乔科维奇美网54拍的清脆击球声还不时在耳边回响,每当想起,都会血脉贲张,恨不得抡起球拍立刻上场打上几把。我们不禁期待,这三人在今年会上演什么撕心裂肺的对决。  相似文献   

19.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1,(5):130-131
他用不可思议的握拍方式。在业余网球圈取得不错的佳绩;他对自己的握拍方式颇为自信,却从来不肯让别人继承他的打法;他曾经对参加业余赛事如痴如醉,如今甘心淡出江湖,把所有心血寄托在女儿身上。他就是被称为网坛怪侠的朱宝军。  相似文献   

20.
专家信箱     
我正手击球采用东方式握拍,往往在发球区这一区域击球,我都感觉非常困难,非常容易打下网或者打出界,在发球区域处理正手击球的问題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另外,这是不是因为东方式握拍的打法在这个区域击球的一种通病呢?因为我发现用半西方式握法处理这个区域的击球效果就相对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