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职业赛场上,场内指导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至少那些网球纯粹主义者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希望看到纯粹的网球比赛;在没有任何外在帮助的情况下,球员自己去解决球场上的所有问题。2年前,索尼爱立信WTA巡回赛开始允许在比赛期间对球员进行场内指导。  相似文献   

2.
论鹰眼系统对网球运动竞赛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球运动竞赛的迅速发展,运动员对自身的技术要求越来越精确,在赛场上经常出现运动员与裁判为一球的落点而发生争执。鹰眼系统的引入使网球运动竞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对球员、球迷还是电视观众,这项新技术都为网球注入了新的元素。本文通过对鹰眼系统在网球运动竞赛发展中的影响,剖解了鹰眼系统给网球竞赛带来的全新革命,它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判决,还有鹰眼赛时拍摄动作的展现、精确的数据分析等,但鹰眼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无法避免的:比赛中的情绪干扰、赛程的连贯性、赛场使用的公平性等。  相似文献   

3.
《网球天地》2009,(2):132-132
别看网球明星在球场上风光无限,但比赛之后,再大的腕儿,也得接受兴奋剂检测。只要拥有ATP或WTA排名,或参加ATP、WTA、ITF巡回赛,就得服从管理,轮椅球员和青少年球员也不得例外。  相似文献   

4.
波利泰尼  陈功 《网球》2010,(5):104-105
虽然双打比赛在职业赛场中的受关注度没有单打比赛高,但依然是网球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单打水平无法达到较高水平的网球选手,会选择找一个搭档浪迹于双打比赛之中,虽然奖金数没有单打多,但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双打比赛也是业余网球运动不可或缺的项目,参与人数会比单打比赛多。  相似文献   

5.
林哲生 《网球》2012,(9):120-120
网球这项运动跟篮球、排球等团体性运动大不相同,当真正在赛场上比赛时,只有选手自己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没有任何人能帮助到他。  相似文献   

6.
王蕾 《新体育》2008,(2):48-50
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网球比赛占据着球类比赛的重要地位,直到1924年夏季奥运会,网球比赛金牌历来为欧美网球运动员争夺的重点项目。不过,当时的奥运网球比赛仅仅设立了男子单打和双打比赛,女子运动员不得进入奥运赛场。  相似文献   

7.
金路 《网球》2013,(2):114-116
市中心某小区的两片网球场上.一边球场上教练正在给两个学员喂多球.另一边有四个人正在打双打比赛.其中一个就是罗燕飞,正是记者专程去东莞要采访的对象。因为坊间流传着她的很多故事.从一个在学校网球场上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到现在东莞网球群、网球网站、网球联赛的创办者组织者.而且有自己的网球用品商店.罗燕飞可以说是东莞网球的核心人物。  相似文献   

8.
网球是对赛场礼仪要求最高的体育竞技项目之一,球员们乃至观众在比赛中,都要受到一些规则的严格约束。随着时代发展,网球项目的规则和观念有所改变,但仍然保留着“绅士运动”的风范,强调公平竞赛的精神。球员通过从事网球运动,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不仅提升球技,还能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相似文献   

9.
雷婧  郭立 《体育世界》2010,(9):9-10
呼吸作为人体的一种新陈代谢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网球比赛越来越激烈.呼吸在比赛中起到的作用更是凸现出来。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观察法就呼吸对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能、体能、战术发挥以及心理调节这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来论述,得出科学的呼吸能促进运动员在赛场上竞技水平的发挥.对比赛的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岳峰 《网球天地》2024,(1):58-60
网球作为一项深受民众喜爱的球类运动项目,有着动作优雅、竞争激烈等特点。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要想获得良好的成绩,除了具备扎实的技战术运用能力,还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赛场上的各种突发情况,确保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充分发挥出各项技术。本文对心理素质在网球比赛中的作用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提升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1.
将双手拢在嘴边当成喇叭,发出响亮的嘘声,这是澳大利亚人的传统,即使是澳大利亚总理,去年也在橄榄球赛场边听到过嘘声。但是当他们嘘来访的网球运动员,为球员们的双误欢呼时,这就有些丢人了。网球比赛中观众的礼仪,有时候也许显得太难,职业球员也希望观众有激情,对于克耶高斯这样的球员来说,如果观众不够热情,他会抱怨。克耶高斯说喧闹的球场能提升比赛水平,他是对的,网球运动应该欢迎观众的参与,而不是压制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一场职业网球比赛中,获胜的总是球技更好的那个,因为这两个人都拥有极佳的体能。但如果是一场业余网球比赛,那么最终赢得比赛的很可能是身体更增强壮的那个,体能的差距决定着两个人的胜负。运动营养学家佩吉·勒福是少有的既和职业网球球员又和业余爱好者合作紧密的专业人员,"我和美国网协、ATP  相似文献   

13.
陈小笋 《体育世界》2009,(10):14-15
节奏是网球比赛的灵魂,是网球技战术能力、体能、智能、心理素质等能力运用的综合显现,能否正确而深刻理解网球比赛节奏并适时调控,争取比赛的主动权,可以反映出球员的综合能力。节奏是在变化中追求和谐统一,它是包含了强弱、快慢、轻重、缓急、长久与短暂而又具有规律的运动现象。节奏存在于一切运动之中,是技战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4.
规则问答     
《网球》2011,(9):108+110-108
Q 对不起,但是…… 我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当我正在球场上进行比赛的时候,从旁边的球场跑进来一个球。那个场上的球员立即喊道“球飞到你们的场地上了,  相似文献   

15.
姚昆  王宝利 《网球天地》2012,(11):25-29
进入第9年的中网在赛场内外都颇具看点,“钻石”和莲花球场上的激烈争夺,大牌球星的精彩表演令人大饱眼福,而此外一些不太容易在电视镜头中看到的人或事,也许更能反映出中网和中国网球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摩卡 《网球》2008,(2):58-65
2007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两个15、16岁的男孩穿过巴塞尔市中心的街道,在路边停下来,等待开往圣雅各布霍尔的班车。他们都是瑞士室内网球锦标赛的球童。13年前,一个名叫罗杰·费德勒的男孩也曾穿过这些街道,搭乘相同的班车赶往圣雅各布霍尔——刚才提到的网球比赛就在那儿举行,几十年来都没有改变过。如今,这地方被一些人称作"费氏王朝的起点"。他和许多巴塞尔的网球少年并肩走进这里,后来,他走向了整个世界。如今,也有成千上万的网球少年和费德勒一样,以球童的身份走进职业网坛的赛场,然后去拥抱他们的梦想和未来。他们中的很多人也选择了职业球员这条路。有人说,英雄莫问出处。可我们打开了那些尘封已久的档案之后,赫然发现:原来鸿鹄之志并非平白浮生于草莽之间。在职业网坛这片江湖中,不少英雄都有过一个相同的名字:球童。  相似文献   

17.
《网球》2010,(10):160-163
网球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习惯了满世界飞的比赛和生活,享受在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喜欢体验各国不一样的文化,曾经攀上职业的高峰,也品尝过失败的伤痛,可当我走下赛场的那刻.  相似文献   

18.
2021北京Tenis123年终总决赛现场,当看到“坚持,总有一个冠军属于你!”这句话时,并不会马上联想到这是一项网球比赛的座右铭。然而,深入了解这项比赛,会更加感慨人生处处是赛场,最是拼搏动人心,每一场比赛都像在经历一次浓缩的人生。从这个角度看,Tennis123这极富哲理的话语背后,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真谛,更是体育教育意义的展示。  相似文献   

19.
天涯 《网球天地》2020,(1):48-51
当体育商业化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任何一项有较大影响力的赛事,都已经不只是单纯的赛场上的竞争,能否借助比赛搭建的平台,在市场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获得足够的回报也许更加重要,和经济这个更大的主题相比,体育比赛本身有时候甚至像是配角。就网坛而言,四大满贯作为龙头赛事,在商业运作方面也树立了一个标杆。让网球比赛变得越来越不像是单纯的网球比赛,这也许就是赛事组织者想要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1896年第1届奥运会到1924年第8届奥运会,网球一直是正式比赛项目。由于国际网联同国际奥委会对网球运动员业余身份的定义产生了分歧,奥运会取消了网球项目,从第9届到第22届奥运会的60年间,网球比赛从奥运会上消失。到了1981年,国际奥委会在巴登年会上批准网球列为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87年,在伊斯坦布尔又通过了职业运动员可以参加奥运会网球比赛的决议,而在此之前的第23届奥运会上,网球作为表演项目,重新回归奥运赛场。本期我们先给大家讲讲1984年和1988年奥运会上,中国网球运动员参赛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