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秀兰  林陈泽 《小火炬》2013,(12):18-18
小编的话: 你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改作文的吗?为什么老师会写这样的评语呢?每一期我们都会请来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名师,为同学们改作文。看了他们的批改,大家一定会恍然大悟:咦,我也经常这么写啊!原来老师改我的文章时是这么想的啊!希望大家看了名师详尽到位的点评,能在写作文方面获得不小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印象老爸     
张欣杰 《小火炬》2013,(6):19-19
小编的话:你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改作文的吗?为什么老师会写这样的评语呢?每一期我们都会请来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名师,为同学们改作文。看了他们的批改,大家一定会恍然大悟:咦,我也经常这么写啊!原来老师改我的文章时是这么想的啊!希望大家看了名师详尽到位的点评,能在写作文方面获得不小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黄佳 《小火炬》2013,(5):18-19
小编的话:你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改作文的吗?为什么老师会写这样的评语呢?从这一期开始,我们请来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名师,为同学们改作文。看了他们的批改,大家一定会恍然大悟:咦,我也经常这么写啊!原来老师改我的文章时是这么想的啊!希望大家看了名师详尽到位的点评,能在写作文方面  相似文献   

4.
毕亢 《班主任》2013,(6):55-55
一个午后—— “毕亢,来看看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吴姐,还有您想不出来的题啊?”“怎么跟你们老师说话呢?这么没大没小的!”“没事,这是我的小朋友,我们是忘年交!”……毕业多年后,我曾问过“吴姐”为什么允许学生这么称呼自己,她说:“真正的尊重是要放在心里的,嘴上说‘老师好’心里却在骂你那不是尊重。我宁可学生嘴上没大没小,只要心里敬我就行了。”我说:“吴姐,在我心里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董彬 《考试周刊》2011,(83):183-184
一、学生作业之现状分析 我们经常会看到:办公室中教师在埋头苦干地改作业,教室里学生在奋笔疾书地做作业。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天天没完没了地改作业,何年才是个头啊!学生:今天又要做死了,这么多作业,老师们都疯了!”为何出现以上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一个同学,写了一手好字。铅笔弟弟说:“不是我的话.他还能写字吗?更别说写什么好字了!”橡皮妹妹傲慢地说道:“要不是我。你写错了字,谁帮你擦啊?这么嚣张!”铅笔弟弟生气地吼道:“谁要你帮我了,再说了,你不帮我.我同样也会写好字的!”卷笔刀哥哥不慌不忙地说:“都别吵了.我才是最有用的,你想,铅笔没了卷笔刀,就没有笔蕊,能写字吗?哼,真是的!”  相似文献   

7.
于振波 《教学随笔》2009,(12):13-15
写作文对于不少孩子来讲,很犯难。为什么呢?你调查一下学生就知道了,主要原因是无米下炊,没有事情可写啊!再一个原因:学生缺少感悟,无话可说啊!还有一个原因,不知道怎么写啊!最后一个原因,我写了谁看啊?写完了,老师评上几句话就完了,而且这几句话自己大多还看不懂,写着没劲啊!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俞雪芽 《家长》2012,(7):28-30
学生:老师,我想上学,可我没有脸去学校,我好痛苦啊! 咨询师:(一个男孩子在电话里闷声闷气。)你好!发生什么事情了,让你这么不开心?能和老师说说吗?  相似文献   

9.
在电脑上     
译文:为什么你的作文写得这么好呢?/多看书啊!/我在电脑上看了很多书。/在电脑上看书?/是啊。你可以试试。/好!/为什么要在电脑上看书呢?  相似文献   

10.
星期一的下午,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临时有事,就让我们班的副班主任林老师来代替管理。林老师一过来就说:“写字本翻到最后一页,把这一页字抄三遍。"同学们听了纷纷叫道:“啊!这么多字,想把我们累死啊!”林老师很生气地说:“别吵,快写。”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要写这四件事呢?当时写的时候,有一本杂志要我写回忆童年的文章。我想:每个人只有一个童年,一个少年。我读这些诗的时候,大概和同学们一般大小,是十三四岁。真是年华似流水啊,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已是七十几岁的人了。我感觉到同学们是非常幸福的,而我们那时的学习条件没有这么好,没有这么敞亮的教室,但是,老师教我们也是激情澎湃的。  相似文献   

12.
昨天回到家,女儿素素问我:“妈妈,你有‘感动中国颁奖会’上的颁奖词吗?”我说:“当然有啊.电脑上一查都出来了。”“那你有没有为别人写过推荐词啊?”这下倒被女儿问住了。一想,肯定写过:推荐老师参加优秀教师评比啊,推荐老师参加某一方面的竞赛啦……  相似文献   

13.
我在与一年级的小朋友聊天时问到:“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年几岁?”结果得到的答案让人啼笑皆非。“老师今年99岁。”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完全是乱猜的吗?还是在他的小脑袋里存在自己猜测的标准?在经过仔细的了解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师比他妈妈高好多,妈妈30岁,那老师就应该有99岁了。天啊!什么时候身高跟年龄那么密切了,原来他们想“长高了就是大人了。”我又问道:“可是老师都还没有小孩,你妈妈都有你这么大的孩子了啊?”这个小朋友想了会儿说“那老师应该17岁。”我狂晕,怎么我一下子从99岁的老奶奶跳到了17岁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4.
一天晚上,我正想睡觉,突然听到客厅里有呜呜的哭声。谁这么伤心啊? 原来是包装盒!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它:“你怎么了?”包装盒低声说:“我快要死了。  相似文献   

15.
烙饼:风哥,大事不好了!疾风:怎么了?烙饼:这不放寒假了嘛,我本想好好写作业,结果一不小心就玩了好几天电脑,呜呜呜,作业要写不完了!疾风:汗,你真是太没有时间观念了。烙饼:可是我一玩电脑就停不下啊!肿么办?疾风:放心吧,我们有“番茄土豆”,有了它你的问题就解决了!烙饼:可是,我现在还不饿啊?!  相似文献   

16.
很多家长和老师会经常听到学生一些这样的话:学习太累了。唉.老师怎么布置这么多作业啊!明天能放假多好啊!怎么还不到星期天?什么时候放暑假啊!某某老师烦死了,老是布置这么多作业!今天真高兴,好课(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等课)很多!诸如此类的话不绝于耳,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疲惫不堪的神情、佝偻前行(背着书包上学放学)的身影、牢骚满腹的语言,而不是开心快乐的学习,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学生如此无奈?有什么事情让我们的孩子充满忧郁?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我以为,  相似文献   

17.
胡筱宁 《小学生》2008,(12):8-8
“啦!啦!今天天晴朗!”张路遥一边唱着一边连蹦带跳地跑进教室。啥事让他这么高兴啊?原来他进合唱队啦! 事情是这样的,音乐课上,鲍老师宣布:“特好消息,合唱队里缺少男同学,想报名参加的请举手。”一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紧接着又沸腾起来。同学们的目光很快转移到张路遥身上,只见张路遥正咧着嘴笑嘻嘻地看着老师,一只手举得老高老高,嘴里嚷着:“我报名!我报名!”  相似文献   

18.
朱志红 《辅导员》2009,(11):15-15
想把作文写好,也可是需要秘诀的啊!今天老师告诉你一个秘诀:比较作文法!运用此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有深度、更能震撼人心。不信?跟我来瞧瞧吧。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下班刚回到家,刚学习写作文的儿子就让我帮他改习作。我拿到儿子作文一看,哇!平常写到作文就抓耳挠腮、哭哭啼啼的他,今天竟然写了有五百多字。稍稍过目一下,语言还比较优美。我奇怪了,就问道:"你今天怎么能写这么多字呀?比妈妈班上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写得还要多。"他用手指了指结尾,得意地说:"我按老师讲的要求写的,要不是老师叫下课,我这儿还能写好多。""那里面这些优美的句子是老师辅导的吗?""是我背的呀!"我听了,心里暗暗高兴:平常让儿子读书,没想到他还是个有心人,能记住并学会运用优美的语句。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真的     
萧袤 《小火炬》2013,(12):19-20
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是童话。那是1988年,发表于上海《童话报》,编辑张丽杉。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坚持写童话。常常有读者好奇地问:"萧袤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写童话呢?"想了想,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