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半球一月份的阳光总是那么明媚,唐好辰的内心像墨尔本的天气一样火热,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满贯比赛,兴奋之情都写在了脸上。64签位一出来,不太走运,第一轮就碰2号种子,英国姑娘沃森。比赛前一天,教练陈艳带她去为李娜加油,那场球,李娜兵不血刃淘汰了汉图楚娃。  相似文献   

2.
《当代体育》2011,(13):8-8
“姚明和李娜都是各自运动项目中的佼佼者.也都赢得了年轻球迷们的心。我可以想象.很多男孩乎会因为姚明而拿起篮球奔赴球场.女孩子也会抓起球拍去打网球。在昨天的报纸上.我看到福布斯中国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体育界的知名人物.我觉得姚明还稍微领先李娜一些.李娜还需要更加努力。”  相似文献   

3.
《网球天地》2012,(4):8-8
李娜终于赢了郑洁——终于赢了一次,职业生涯第一次。不容易啊。但我更关心的是,在李娜还没有老到打不动球的时候,哪个中国年轻小将可以赢了她?  相似文献   

4.
李娜 《网球》2012,(11):92-95
对于李娜来说,在2002年选择退役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与之相比,两年之后的复出更显艰难,面对未知的未来和走回头路的双重压力,她陷入犹豫之中,直到和孙晋芳主任促膝交谈后,李娜终于重新回到了赛场。  相似文献   

5.
《网球》2011,(12):26-27
这是一个重划版图的年代,旧的对抗已经瓦解,新的对抗还未确立,那些真空地带都需要被填满,这一年诞生出三个新的大满贯冠军,而我们的选择只有科维托娃,这不仅仅是因为她获得了温网冠军、年终总决赛冠军和联合会杯的冠军,还因为她打开的角度比李娜、斯托瑟更锐利,在决赛场的心理比其他人更从容,对失败的接受也更坦然。  相似文献   

6.
莫小远 《新体育》2013,(10):90-93
在美网的比赛中能够将胜负置之度外,这已证明李娜的内心足够强大,2009年才开始单飞的她,始终难以逾越16个大满贯在手的小威。  相似文献   

7.
行云 《网球天地》2010,(6):26-27
膝盖的伤势还在隐隐作痛.由此而生的“怨气”还在心里累积.可对此时的李娜来说,这些都构不成“怯场”的理由.她走上球场的眼神比以往更加坚定.动力更加强大。她明白,这一刻.她不是为自己在战斗.而是为坚强的玉树人民。  相似文献   

8.
李娜澳网夺冠后,原国家队教练张大陆给编辑部打来电话,盛赞李娜夺冠的意义。在“老练”看来,李娜此次澳网夺冠,其意义之重大比2011年法网夺冠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9.
李娜在法网夺冠后,不少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下一个李娜。笔者专访了曾培养出张泽、柏衍等著名网球选手的知名教练鲍勤,她说,培养出一个“复制版李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中的付出难以计数,费用或许要以千万计。那么,培养—个李娜究竟花费几何?  相似文献   

10.
吕敏 《网球》2012,(10):126-127
改写前两年美网首轮出局尴尬纪录,加上美网热身赛一冠一亚成绩,李娜在新教 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的指导下,正迎来职业生涯的新旅程。这次来到美网,李娜最大的变化是有了新教练。前世界排名第一海宁的教练、阿根廷人罗德里格斯是李娜在今年奥运会后敲定的新帅,两人在辛辛那提会合,李娜在决赛中逆转夺冠,两人合作的首个赛事就碰出火花并取得成功。美网赛前的热身训练中,罗德里格斯、姜山和体能教练阿历克斯3人齐齐出现在李娜的训练场上,姜山的任务主要是陪打,罗德里格斯则站在李娜一侧,关注着中国一姐的技术动作和状态。罗德里格斯的话不多,但时不时会走到李娜身边跟她指点一番,李娜仔细聆听,交流两句后不时点点头。前后移动回球练习中,罗德里格斯亲自上阵,隔网给李娜喂球。李娜正拍、反拍的回球都精准到位,新帅也不时挑起大拇指对李娜表示称赞。在与球员沟通上,罗德里格斯显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他总是安静地站在场边,通过观察来了解李娜,先与姜山沟通后。再与李娜当面交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德里格斯直言李娜是个暴脾气,需要学会在场上去控制,要用头脑去驾驭内心。他说,李娜非常聪明,场上的移动很好但却不是非常有效,不能100%在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十几天的合作让李娜感觉不错,她表示:“他总是很积极,用积极的身体语言来表达他的意图。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我都能感觉到来自团队的支持。”李娜说,和罗德里格斯初次见面的时候,后者说的一番话让自己感触颇深,“他当时跟我说,网球不是你打得好就能赢的运动,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手是什么情况,所以无论你领先还是落后,你必须一直努力,一直战斗。现在我正在像他说的那样去做,努力在场上保持冷静。”罗德里格斯带来的变化究竟是什么?不知道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还是合作时间太短,李娜说:“可能有一些变化,也可能没有变化!”美网赛场上,李娜明显能够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无论比分是领先还是落后,李娜始终在网球场上奔跑反击。  相似文献   

11.
趋势     
《网球》2007,(2)
上行线李娜:“亚洲一姐”一扫在亚运会上的阴霾,在澳网闯进16强,传言李娜与教练总合不来,网协新赛季出奇招找来丈夫姜山,看来“夫妻档”还真挺管用。萨芬:上赛季状态一直不佳,突然说我要成为澳网的种子,结果他在排名榜上迅速飙升,最终位列第26,并且还  相似文献   

12.
庆知 《网球天地》2012,(10):22-27
伦敦奥运会开幕前。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了5集纪录片《体育的力量》,其中一集是《职业之路》,讲述李娜、刘翔、姚明的故事。庆知是这一集的导演,也正因此,她与李娜从相识到相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透过她的观察,我们能读出一个更加真实的李娜。  相似文献   

13.
擂台     
《网球》2012,(10):18-18
?换了新教练罗德里格斯的李娜,能否维持不错的状态,连续第二年闯进年终总决赛呢? 美网后,虽然李娜的积分保持在第八,但和紧跟的斯托瑟、巴托丽、沃兹尼亚奇的差距都不大。李娜一向在年末成绩都不理想,而东京和中网都是高手云集。特别是中网,她在备战之余,怕还需将部分的精力放在赞助商的活动,另外本土球迷巨大的关注也会给李娜产生不小压力。体能、年龄、技术对于李娜而言都不是关键,她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她自己。若是想要保住第八的位置,李娜先要甩掉心理包袱,但这一切并不容易。在美网之后,以及日本公开赛和中网之间,李娜一直都在罗德里格斯八股的网球学校里训练。李娜的正手本就是她赖以成名的武器,虽然这一技术已基本定型,但在阿根廷人看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技术训练中,罗德里格斯着重改变李娜引拍时间长的打法,让她尽量在上升落点上展开攻击。这种打法相对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比赛时间,为老将节省体能。相信如果李娜能够吃透这一招,她会变得更有攻击性,想保住年终总决赛的席位,并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14.
刘彤 《网球》2014,(4):51-53
和国内很多网校和俱乐部相比,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匠心之轮网校,那就是"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这个简练的网络用语很好的概括了匠心的特点:场地设施完备,除室内外硬地球场外还拥有国内罕见的红土球场;教练团队外教为主,球员和外教全英文沟通。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股东——阿根廷人卡洛斯。他每年不仅都会带着中国"一姐"李娜在匠心之轮进行训练,而且还会利用陪伴李娜的间隙亲自指导学员们的训练。因此,在很多青少年的眼中,他们都把匠心  相似文献   

15.
除了跳水比赛中的英姿,奥运冠军李娜还会是什么样?透露一下,5月19日,李娜在李宁iRun俱乐部的长跑活动当了一回嘉宾,还客串担任了发令员。来瞅瞅吧!  相似文献   

16.
要“给力”     
《体育博览》2013,(3):30-30
李娜:性格比脸蛋更性感 作为李娜和莎拉波娃共同的经纪人.麦克斯.埃森巴德赛后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现场观众中,有2/3的人支持李娜7“莎拉波娃带着她漂亮的脸蛋和各种味道的糖果,来到了墨尔本.被认为是人气王。然而,站在比赛场上时,李娜的支持声更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11年李娜参加的网球四大满贯中澳网和法网女单后四场、温网前两轮和美网第一轮的共计11场比赛的录像,对其每场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李娜在温网和美网失利的原因。结果显示:李娜的一发成功率和破发成功率还需要加强;主动进攻能力虽然变强,但非受迫性失误的增多,仍然是李娜急需解决的问题;拥有网球全面技术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心理调节也是李娜未来比赛必须改善的。只有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李娜才有机会获得下一个大满贯冠军。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网球天地》2012,(11):8-8
独自绽放 在中网,我有幸近距离接触了“网坛一姐”李娜,真人要比电视上瘦,皮肤也更加黝黑,亲切的笑容,和蔼的态度,现场不时还与采访的记者开玩笑,与平日里媒体塑造的“傲慢一姐”的形象完全判若两人。这次中网,李娜的签表一再不被媒体看好,首轮就要再现“2011年法网决赛”阵容。但娜姐不负众望,不仅平了个人中网赛事最好成绩,连克众位豪强晋级女单四强,只是在半决赛遗感败给莎拉波娃。不过欣慰的是,娜姐提前锁定了WTA年终总决赛的席位。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娜姐可以走得更远,笑得更灿烂。 ——钠离子某某  相似文献   

19.
网历     
《网球天地》2023,(6):50-51
<正>7.6李娜时隔5年重返温网时隔5年,李娜重返温网再战元老赛。此番,李娜搭档昔日对手A·拉,还在温网现场见到了费德勒等圈内好友。不过由于长时间没有系统练习,李娜最终退赛。在随后的比赛中,A·拉的搭档改为奥布莱恩。  相似文献   

20.
《网球天地》2011,(7):132-133
文体不分家,还真是这样的 一不留神 美女就和别人“撞相”了 好在李娜亚洲脸孔独一无二 如果你反对,找出李娜的“明星姐妹”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