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谈到原文与译文之间具有切线关系、延续关系和互补关系。考查《论语》的多种英译本.原文与译文之间恰如本雅明所言具有上述三种关系,彼此平等互补,无谓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早期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中分延、播散、转换等概念,原文取决于译文,原文因译文而得以生存,译者是创造的主体,译文语言是新生的语言,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平等互补关系等观点,以及晚期德里达确当的翻译观。其前后期翻译思想的转变,尤其后期确当的翻译观对译者来说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受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传统翻译理论将原文看作翻译活动的中心,认为原文具有恒定不变的统一意义,而翻译就是对此意义的线性传递.然而这种原文中心论遭到了解构主义的强烈质疑.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由于中心的缺场,根本不存在统一的原文意义.恰如播种一般,意义在能指转换的过程中(语际、文本间的转换)四处播撒,产生出无穷的语义效果.文章以理雅各、苏慧廉、威利等人的七种<论语>英译本对儒家核心术语"仁"的翻译为基础,讨论了意义在翻译或德里达所谓的"转换(transformation)"过程中的播撒,从而在理论上对重译的必然性以及必要性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对比"君子""道""觚"等具体词语在理雅各、威利和黄继忠的《论语》英译本中的翻译,再次揭示出恰如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所言,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着切线关系、延续关系和互补关系。并且这三种关系之间彼此平等互补,没有优劣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学评论家,本雅明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评论家之一,他的《译者的任务》是有关于翻译理论的最知名的文章之一。在这篇文章中,他为语言、翻译、译者、以及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文学视角。但是,他还是引来了很多批评的声音,例如有人说它自相矛盾,概念表达不清晰,以及思想抽象等。虽然有这么多批判的声音,但他提出的有关于语言和翻译的大胆的文学视角对后期的后现代主义家以及解构主义家例如德里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忠实"解读.然而,随着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德里达和本雅明为首的思想家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构传统的翻译思想.本雅明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使翻译成为原作的"来世"的过程:德里达则探讨了拆解的过程而不是解构的结果.本文主要借鉴德里达的理论精髓,借以阐明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对原作复制的过程.译作并不代表原作,它只是对原作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7.
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的“语言生命说”认为翻译并不是两种僵死语言的等同.原文与译入语都有生命,都会演变.由于原文和译文都在演变,纯语言永远都只是一种追求.考察《论语》文本的演变及其不断涌现出的英译本,正如本雅明所言,原文语言经历新陈代谢的同时,译者的母语也在发展.因此新的英译总是源源不断地问世.  相似文献   

8.
"生存美学"的主体性不断完善和发展着自身的理论体系,但由于生存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历史的局限性,生存美学在指导人们自由合理的生活问题上仍需要继续推进.生存美学中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生活态度,为人们的自由生存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隐喻如今已经被证明是人类的认知工具,甚至反映了人类思维方式。人们的语言只是思维的表层结构,而思维是语言的深层结构,由此可以用隐喻来传达不同语言表层结构所体现的深层结构上的思维方式,从而可以实现原文和原文接受者、译文和译文接受者之间的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优势生存”与“优质生存”分别从不同层面上体现了主体对生命历程和样式的一种诠释和表达,“优势生存”伴随着人的历史发展外化为人的一种生活态势、生存理念或是人的一种价值追求,但它不应是人之生存的归宿,因为优势生存只是人发展的一种跳板或动力,只是人生命展开中的一个凭借,而“优质生存”则体现了对自我的一种反思与感悟,对自然与社会所持心态的和谐,以及对待他者所拥有的那份理解与宽容,是人生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孙静 《海外英语》2014,(20):162-163,16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its translation by interpreting Benjamin’s three metaphors from his The Translator’s Task. The exploration starts with the metaphor of“the tangent of a circle”,where it is interpreted that although the translated version should be faithful to its original in terms of meaning,yet it is a deviation due to differe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n,in the metaphor of“afterlife”,the discuss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translated version proceeds from the original,but the original depends on it for its survival and afterlife in different eras. Later,based on the metaphor of“fragments of a vessel”,the author states that the original and its translation are equal and complementary,just like the fragments of a vessel,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newal of each other through translation. Finally,it is concluded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lationship can offer us a new perspectiv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2.
“戾家”的“戾”的含义由乖张、暴戾而引申为违反。按照启功等前辈的考证,“戾家”意指外行的、无师承的、非专门的、不精通的人,“戾家画”可指为脱略常法、无师承、有违绘画法则的画作,是一种业余水平的绘画;钱选和赵孟颓将“戾家画”与“士夫画”想对应,“士夫”应指在位的文人官僚。从钱、赵有关“戾家画”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钱选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觉地游离于“士夫”之外的一位士人,其说蕴含了“道”、“艺”关系的历史内涵,表明了钱选对“道”的超越,其价值格趣由传统的“重道”而转向艺术。钱选以这样的士人格趣并通过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启迪了后来的文人画家,从而体现了他在艺术发展史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势"(energy)与"语势"(energy in language/energy of language)是研究庞德翻译理论的重要概念。庞德通晓十几种外语,试图通过大量的诗歌翻译为英诗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势,力图改变维多利亚时期抑扬格五音步抽象说教的诗风。因此,庞德采取了"解释性翻译"和"原文写作"(亦"创作新诗")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浸入原诗氛围及诗人"情绪",极力移植"强烈的情感"。"势,即情寓于形"的观点使庞德在翻译中通过音象、形象及义象等"有机形式"或"内容派生"取势。他在翻译中强调"创新",强调声音、节奏、措辞、词语并置及位移。  相似文献   

14.
实用文体从其文本所承载的功能来看,基本可归于纽马克的"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范畴,提供信息和感化受众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目的。其"以读者为中心"、"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特点决定了实用文体的翻译策略应以突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的归化翻译为主,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为保证译文的信息传递效果和读者效应,译者完全可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注释、调整、删减、甚至可酌情大胆改写。  相似文献   

15.
亚瑟·韦利在翻译《道德经》时提出,哲学文本的翻译重在其思想内涵的传递,采用的翻译策略应该是“史学性质的”,是一种“文字翻译”。然而,韦利的翻译并没有摆脱前人的影响,尤其是基督教二元对立的超越观念仍然渗透在其中。通过考察五个《道德经》英译本中对“天下”一词的翻译,可以从中得见韦利的翻译策略和文化用心。  相似文献   

16.
逻辑学:从“是”到“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是逻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探究“是”这一系词所表示的明晰的逻辑关系一直是逻辑学家们所努力的工作。本文通过对于“是”与“蕴涵”之间联系的历史探索,试图澄清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历史连续性和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翻译,尤其是学翻译,是一项跨化交际活动,其复杂性、我性和模糊性是其它任何一门人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引起无休止的是是非非之争论也就不足为奇。传统翻译对“信”(忠实)的追求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已成为不攻自破的神话,所谓的“化境”也不过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林译小说中“删节原作”和“增补原作”的现象不止是翻译问题的一个特殊个案,它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是直接指向化多元系统内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文献学的角度考察,《六度集经》的文本性质属于编译,它不全是康僧会自译,其中有改写、改译现象;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其文本形态主要有三:康僧会的原编本、形成于南朝的改编本和形成于隋唐闻的新编本;演变主要体现在篇目的增加;演变的原因在于它是一部编译著作。  相似文献   

19.
关于翻译“可译性”的讨论,标志着由翻译研究中的经验主义、描写主义学风向支配翻译及翻译研究中的理性逻各斯的转向。这一“认识论”上的转向意味着对翻译研究中所盛行的“理性惰性”和斥翻译研究为“派生而非原生态”的观点的质疑。我们将立足于语言存在论的现代阐释哲学、本雅明译论以及德立达对于本雅明之补充,并从语言与物、语言间性以及“可译性”与“纯语言”之间的辨正关系入手,对翻译之“可能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0.
话语或篇章,不论是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都是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通过一定的承接手段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的语义整体.连句成篇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照应只是众多衔接手段中的一种.仅分析英语定冠词the的语篇照应作用及其翻译.在语篇衔接中,定冠词the本身并没有具体的语义内容,而只是用来表示其所指对象是特定的并且是可识别的.但它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