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本主义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被广泛采用。联系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实际需要,认为高枝教师人本主义管理是新时期高校教师管理的新突破;高校管理者要实施人本主义管理。就必须要转变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人的管理目标,充分重视人才,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灵活运用激励机制,满足教师最主要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可持续性发展人才,积聚力量。凝聚人心,确保高等教育的办学成功。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它强调以重视和满足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在幼儿园管理中,可以通过调节人际关系,加强民主管理,塑造幼儿园化,重视教师培训来满足教师不同的需要.使管理工作向更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全面质量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概念,非常关注用户的需要,这与教育关注社会及教师,家长乃至学生本人的需要这一点不谋而合,因而全面质量管理有移植到高校管理中来的可能性,在今天,高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综合的工程,高校有义务让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思想在高校管理中发挥作, 而达到高校自身培养,塑造精英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教师需要的特殊性及其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唤起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激起教师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与工作效率。积极性的激发在管理上又称激励。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合理恰当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激励。正确认识高校教师需要的特殊性,合理恰当地满足教师的需要是激发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人本管理是高校的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高校组织文化。人本管理的思想最早应用在企业界,现如今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潮流,是高等教育管理本质的体现。人本管理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即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基本权利,关注高校全体师生的正当需要,为高校全体师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人本化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它把人置于教育和学校管理的中心,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是终极目标。人本化管理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尊重人、解放人和发展人。具体地说,人本化管理就是要求校长要树奇“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教师为本,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今天,人本管理思想逐渐凸显。然而许多学校的管理者却仍然是满脑子的“权力”思想、“管人”思想,忽视教师的劳动特点、心理特征以及作为人的适当合理的需要。在他们眼中教师应该是无私奉献的圣杰,是“燃烧的蜡烛”,是“学生成长的铺路石”。多年来形成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中,  相似文献   

8.
论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与高校学籍管理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校学生的增多,现行的高校学籍管理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在人性化管理方面。人本主义管理思想重视人的因素,适应了现代高校管理的需要。因此高校学籍管理创新必须以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为基础理论,从而形成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  相似文献   

9.
人的行为的动力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源泉。需要是一个人被激励的前提条件,是人的行动积极性的原动力。当需要未满足时,人们更需要激励。激励是管理的核心。高校教师的激励问题关系到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和教师聪明才智的发挥,关系到高校发展后劲和高校之间竞争成败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深入了解高校管理实践,对高校教师激励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为学校管理注入了“以人为本”的元素,即要使人的需要得到尊重和适当满足。人的需要分三个层次:一是生存的需要,二是发展的需要,三是享受的需要。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最迫切希望得到满足的是发展的需要。因为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在工作中教师期望得到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尊重,更渴望学校能成为他们实现生命价值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通过管理这一职能,协调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及事与事、物与物等方面的关系,从而使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管理的目的是越来越充分满足劳动者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充分保证社会成员的福利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科学管理在学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教师的管理。所谓对教师的管理,就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达到预期目标。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如何应用“对目标的期望”(即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2.
史云杰 《天津教育》2014,(23):40-42
作为“高层次的文化群体”,教师比一般人更注重精神需求和情感满足,同时也更具有渴望获得成就感和实现个人成长目标的强烈愿望。女性幼儿教师除具有教师的一般属性外,大多数人身上还表现出思想狭隘性、家庭依附性、情感封闭性等群体特点,具有遇事易情绪化和感性大于理性的性格特征。因此,幼儿园的管理,更需要管理者借助细腻、柔性化的手段让教师体验到真心、真情与真爱,让她们在人本文化的和谐氛围中激发起自我发展的愿望、获得专业上的成长;在精神愉悦和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对幼小的教育对象实施爱的教育。因此,情感管理则必然成为了幼儿园重要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本管理结合的必然性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本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人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其核心是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保证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宿舍管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研究高校宿舍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改进高校宿舍管理实践的需要,是满足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需要。但现阶段高校宿舍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创新力度不强劲、制度支撑不强力、管理力量不充实的困境。对此要从管理理念、方式、制度、队伍等上面下功夫,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宿舍管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研究高校宿舍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改进高校宿舍管理实践的需要,是满足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需要。但现阶段高校宿舍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创新力度不强劲、制度支撑不强力、管理力量不充实的困境。对此要从管理理念、方式、制度、队伍等上面下功夫,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师管理中的思想激励涂和平在学校管理诸要素中,教师管理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千方百计把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调动起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激励是满足人们需要激发其动机行为而实现某种目标的策略,人们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因此采取的激...  相似文献   

17.
浅谈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的制度束缚,以及官本位思想的压制,一线教师对于参与行政管理意识淡薄,甚至认为领导一人说了算是理所当然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下功夫培养和恢复教师参与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教师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教师所从事的是培养人的事业,因此,人本思想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主导思想,人本管理应该是教师管理的主要模式。分析现在中小学教师管理的现状,可以说方式各异、模式众多,但更多的仍然是停留在以经验为主、以制度为主的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9.
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价值观模式是以教师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为核心建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满足人的需要两种模式之上的,体现不同学校管理化要求,反映不同学校管理化风貌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情感管理是一种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尊重、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调动人的正面情绪体验,从而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学校作为一个文化传承和主体间活动的场所,组织特性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情感管理在学校中的重要性。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来了解教师的情感需求,满足教师的情感需要,营造一个团结、合作、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以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