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远帆 《军事记者》2005,(10):55-56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各种传统媒体纷纷掀起了与网络捆绑的大潮,以期在与网络的结合中获得整合传播效应。广播与网络的融合,诞生了网络广播。网络广播(Net Broadcast,Internet Broadcast),即通过网络进行广播,通过在因特网站点上建立广播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运行节目播送软件,将节目广播出去,访问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节目接收软件,访问该站点,收听、收看、阅读广播信息。  相似文献   

2.
李伟 《青年记者》2006,(12):82-82
现在,各家电台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网上可以即时收听或点播电台的节目。目前山东电台的“51TING”就属于这种功能相对简单的网站,已实现新闻、经济、交通等7个频道节目网上直播收听,每个主要栏目都可以进行在线点播。而在北京等地,还实现了网络与电台节目的互动和网上的广播节目视频。此外,大量音乐节目和广播剧可在网上收听或下载。于是,有人称之为网络广播。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广播吗?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概念。网络广播作为传统广播在网络上进行延伸,可以谓之广播网络化。就像前面…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各种传统媒体纷纷掀起了与网络捆绑的大潮,以期在与网络的结合中获得一种整合传播效应。广播与网络的融合,诞生了网络广播。网络广播(NetRadio,Net Broadcast,Internet Broadcast),即通过网络进行广播,通过在因特网站点上建立广播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运行节目播  相似文献   

4.
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当网络广播作为传统广播在网络上进行延伸,可以谓之广播的网络化。广播与因特网融合后,主持人与网友从原来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因而网上广播受众的反馈参与大大扩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娱乐休闲方式更加多元,广播小说节目也因此受到影响。特别是伴随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收听渠道的增多使人们的收听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本文讨论如何拓展市场和空间,使广播小说节目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广播的网络化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峻岭 《新闻爱好者》2008,(12):118-119
传统广播网络化变革的基础 网络与广播的特性基础。传统的广播理论认为:由于线性传播的方式,决定着广播具有线性收听、可选择性弱,保留性差、过耳即逝等弱点。这一似乎难以改变的劣势在广播接触网络的时候却消失了。网络以其迅捷性、无限性、交互性及高度的向下兼容性在1998年5月举行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被正式冠以第四媒体的称号。广播凭借网络得以规避固有的劣势。正因如此,广播媒体纷纷在互联网上建立Web站点,将自身拥有的音频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所谓参与性广播节目,是指受众在收听广播时通过及时或延时的交流手段使节目与受众形成互动的节目。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广播互动节目有以下几个特征:1.受众必须参与,2.节目内容随着受众的参与而改变。根据参与手段的划分,我们可以将广播受众参与性节目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广播受众参与性节目是指受众采用及时性的手段如电话、网络等与节目主持人交流。  相似文献   

8.
申乐 《河北广播》2009,(5):57-58
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非常快,时间过得也很快,从1995年新闻媒体在网上发展的第一波开始,广播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发展,通常经历这样两个阶段: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在第一阶段,首先解决的是广播节目稍纵即逝以及播出、收听同步性的弱点,以新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打开传统广播发展的空间;第二个阶段则开始互联网多媒体原创制作和传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在线音视频媒体。  相似文献   

9.
冯洁萍 《中国广播》2013,(12):77-79
运用创新技术和手段打造广播4D(即引导DIRECTION、深度DEPTH、参与DIY、数码技术DIGITAL)旅游节目,有效提升广播旅游节目的收听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广播节目编排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上的编排,指一个广播频率的节目播出安排,通常由这个频率的负责人统筹规划,人们常见的节目播出表是其表现形式。另一种是狭义上的编排,就是某一套节目体现的编辑思想以及运用的编辑手法。本文所谈到的编排是指狭义上的节目编排。  相似文献   

11.
申红 《视听界》2006,(5):95-95
网上广播不受传统广播覆盖范围、地域的限制,可以超越更广更大的地理空间,甚至进行全球化传播,不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打开网络都可以随时收听。互动是网络广播的一个巨大优势,它打破了传统的“你播我听”的被动式收听模式,使听众成为收听的主体,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收听。针对这一特性,电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收听群,设立不同类型的节目。网上广播的技术优势使得广播电台能够便捷地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资源库,并为听众对广播节目资源的检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网络广播彻底改变了广播稍纵即逝的劣势,使广播成为“留得住的声音”。江苏…  相似文献   

12.
非视觉互补、即时型互动、低成本多赢等特点,使广播具有与新媒体融合的天然优势。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基本形态既有广播网络化,更有网络广播化。开发出手机在线收听和手机广播节目包月服务等样式,使广播在新媒体时代不仅能实现自救,还能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09,(6):66-66
相对于以节目内容区分的专业化广播,类型化广播是按照类型人群的需求、收听时间、接受方式进行格式化节目编排,实现多频率的交叉覆盖,是中国广播在专业化广播发展基础上的市场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14.
情感热线节目是目前广播收听市场上的一大亮点。据黑龙江广播的收听调查,情感热线节目占有巨大收听份额,除了著名的《叶文有话要说》、《午夜倾情》外,FM94.6的《心事了无痕》、FM98.4的《刚好18点》等新兴情感热线节目也很热播,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有的节目甚至成就了收听之最——据央视索福瑞的收听率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叶文有话要说》创造了广播收听史上24%的收听奇迹,雄踞黑龙江广播频率的收听之首;  相似文献   

15.
陈永泽  吴克 《视听界》2004,(4):63-64,25
网络广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县级广播电台如何利用网络扩大传播新领域?本文阐述了县级广播电台发挥自身人才、技术、资源优势,通过网上发布信息、音频点播、实时收听、在线交流等手段,为听众提供即时、互动、形象的信息服务,获得社会、经济双效益的广播网络化发展的可行性。还提出多采制录音报道、现场直播、改全民服务为群体服务及发展街头广播、社区广播、集市广播、商场广播,扩大有效覆盖率等挑战传统广播、重振广播雄风的新理念、新思路,为夹缝中生存的县级广播提供了前瞻的、可操作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钟 《新闻前哨》2002,(4):32-33
所谓变广播为窄播,就是在过去广播综合台的基础上,把经济、文艺、交通、医疗、教育、体育等专题节目分离出来,建立专业频道,然后再进行精心打造,使五花八门内容综合性很强的电台节目,逐步改变为内容上各有侧重,形式上生动活泼的节目。这样,广播受众也自然分成了一个个各有侧重的收听群体,收听各专业频道的各类节目。  相似文献   

17.
品牌节目是一个围绕收听市场而进行的精品创作工程。打造品牌节目,以品牌节目为龙头,全面提升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是广播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牛存有 《视听界》2014,(5):46-50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收听工具演化为广播收听终端,形成传统、车载和智能三元终端主体市场,支撑广播媒体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和融合中的独特市场地位和价值。网络收听终端的受众对收听终端使用的多样性、转换性以及收听节目的线性与非线性的兼容性,最具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广播的传播方式,减少了运作的束缚,给节目制作以广阔的创作空问,更给收听无限的遐想空间:我们从广播的这一特点出发探讨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广播新空间。  相似文献   

20.
广播夜话节目是各地广播电台中重要的节目品种,其收听人群广泛、社会影响较大.要主持好此类节目,主持人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得体的在线风格、理性的职业意识等"把关"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