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马非马     
这是让公孙龙名垂史册的主要辩题。公孙龙是战国末年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一位游士、谋士和辩士。他有自己鲜明的政治主张和系统的学术观点,并为此积极地进行游说和论辩。据说有一次他骑马过关,官吏说:“马不得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守门士兵觉得白马还真不是马,于是放行。白马真的不是马吗?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马是具体的,有白马、黄马、黑马等。“马”这个概念就是我们从白马、黑马这些具体的马的身上,抽取其共同的特征(通过理性思维)概括出来的。那么,可见“马”概括了同类事物共同本质。白马是马的一种,特指白颜色…  相似文献   

2.
《鸿门宴》中,刘邦曾对项伯说过:“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这里的“他盗”是什么意思?不少参考书将它解释为”其他盗贼”或“别的盗贼”。我认为这不合文意。如果刘邦说自己遣将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别的)盗贼”。那岂不意味着他认为自己,或者项羽,或者他们二人也是盗贼吗?显然,这绝不是刘邦要对项  相似文献   

3.
三过银峰关     
一天早上,小山羊毛毛到姑姑家去。快到中午时,来到一座关口。关口上方写着三个醒目的大字——“银峰关”。小山羊毛毛正要进关口,突然从关口旁冲出一个守关人,拦住了他的去路。小山羊毛毛连忙说:“我是善良的小山羊毛毛,到亲戚家去,路经此关,请求你让我通行。”守关人说:“我在这里守关,不能随便让人通行。如果有人要通行,必须从我的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条。纸条上有数学题,你把纸条上的数学题解出来就能过关。”小山羊毛毛从守关人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写道:“一根带子长16米,围成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面积尽可能大。”小…  相似文献   

4.
喉咙的用处     
《历史学习》2007,(2):12-12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学者,他在赵国时,常对学生们说:“一个没有本领的人,我是不收他做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思想史上,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著有《白马论》,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皆出于此)有相当的影响。对于他自己的这一得意命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公孙龙子长笺》)。如果说“白马是马”,人们一目了然,可是说“白马非马”却容易让人产生异议。  相似文献   

6.
使尧舜牧羊杨朱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哲学家。一次 ,他去拜见魏王 ,自称治理国家可以像运转手掌上的东西一样自如。魏王哼着鼻子说 :“你自己家里的妻妾都管不好 ,种的三亩莱地也锄不过来 ,有何妙策能治理好国家呢 ?”杨朱不慌不忙地答道 :“我当然有办法。大王见过放羊吗 ?几百头羊一群 ,叫一个牧童拿着鞭子去放牧 ,要东就东 ,要西就西 ,因为他会牧羊 ;相反 ,如果叫尧牵一头羊在前面走 ,又让舜挥着鞭子在后面赶 ,他俩再贤明 ,连一头羊也未必管得好。” 人尽其才公孙龙在赵国时 ,常对学生们说 :“一个没有本领的人 ,我是不收他做学生的。”一天 …  相似文献   

7.
公孙龙及其学说已被歪曲、冤枉两千年.和他同时而反对他的观点的人,还只说他是“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是“辩者之囿”.经过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独尊儒术,他的学说成了“无道理之较,无益于治”,“术异圣人”.到了现代,公孙龙及其学说又成了“差不多只是为辩察而辩察,观念的游戏可以说登峰造极”,(见《十批判书》)“真正集  相似文献   

8.
“白马非马”原是战国时期齐稷下宋国辩者倪说最先提出来的一个命题,后来经过赵国平原君家门客公孙龙加以发挥,并著有《白马论》,才在中国逻辑史上颇为引人注目。公孙龙是战国末年的一位“辩士”。在先秦思想史上,他是著名人物之一,“离坚派”的领袖,以“白马”、“坚白”之辩名垂史册。然而,如何评价公孙龙其人,却成为引起历代逻辑学者和哲学家们论争的问题之一。常常有人以为公孙龙主张的“白马非马”,这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因而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欺世惑众的诡辩家;也有人认为,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就是辩证法,因此…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习》2005,(12):21-21
公孙龙是战国时名家的代表人物,他最有名的名辩命题是“白马非马”论。他说:“马是指马的形状,白是指马的颜色,颜色既然不等于形状,所以白马也就不等于马。”他怕别人还不明白,又举例说:“‘买马’,当然买什么马都可以,不拘黄马、黑马。‘买白马’,那就不同了,非买白马不可,可见白马非马。”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是白马之非马,审矣。———《公孙龙子·白马论》“白马非马”  相似文献   

10.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被判为“诡辩论”是历史的一大冤案。公孙龙的《白马论》实际上并不是指向“白马是马”判断命题的。所以,“白马非马”与“白马是马”,实际上是两个并行不悖、相互包含的判断命题。  相似文献   

11.
公孙龙的《指物论》是讲对立依存问题的.“指”就是两两对立依存.“物莫非指”就是魏源说的“天下物无独必有对”,也就是章太炎说的“物必有对”.就我所知,在中国哲学史上,公孙龙是第一个写专题论文,用对立依存关系解释了世界万物之所以成其为物,而且写得坚定精到;在世界哲学史上是不是这样,尚待研究.公孙龙曾被歪曲为诡辩派的代表.古人这样歪曲他,主要是依据《白马论》、《坚白论》;把《指物论》也拉来作为他搞诡辩的罪证,则是近代人的事.近代人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由于对《指物论》的“指”理解不当.现在举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12.
<正>孔乙己到咸享酒店喝酒被人嘲笑偷了人家的书,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其实孔乙己的这句话里是有学问的,短衣帮没读过书,不懂,引来一阵哄笑。"窃书不为偷"与战国时赵国人公孙龙《公孙龙子》中"白马非马"具有相似点。据说,公孙龙有一次骑马过关,关吏说:"马不准过。"他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  相似文献   

13.
公孙龙真不愧为辩者。他的《白马论》、《通变论》、《坚白论》都可称为有名的论辩之作。他的一些观点和议论与众不同,“然众人之不然,可众人之不可,‘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①一般人认为“白马是马”,他却说“白马非马”,②;一般人认为“坚白石三”,他却指出“坚白石二”③;一般人认为,“二有一”、“鸡足  相似文献   

14.
的卢和刘备     
的卢是一种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是说这种马,人骑了会遭杀身之祸,是凶马。的卢的来历有一段小故事,三国时候,刘玄德与关、张、赵出马,望见张武所骑之马,极其雄骏。玄德曰:“此必千里马也。”言未毕,赵云挺枪而出,径冲彼阵。张武纵马来迎,被赵云一枪刺落马下,随手扯住辔头,牵马回阵。随后刘表见到这匹马,深深地喜欢上  相似文献   

15.
“白马非马”是由战国时期宋国辩士儿说首先提出,经过公孙龙大力倡说和充分论证,由此名扬天下的一个命题。对这个命题,当时就出现过极力加以反对的墨家学派,自先秦以来仍不断遭人非议,至今还有不少人以“白马不是马”或“白马不属于马”的错误解释,将其简单地斥责为违反常识、违反逻辑的诡辩。如现代历史学家杨荣国在其《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中对这个命题议论说:  相似文献   

16.
大言不惭地 说,我有一双还算 得上明亮有神的 眼睛,遗憾的是五 年级时,因羡慕别 人戴眼镜好看, “努力”造就了一 双近视眼,好歹买 了一副比平镜多 五十度的黑红色 镜框的眼镜,在当 时是很流行的。自 此,眼镜与我的关 系越发密切,且时 间与度数成正比 奈何地站在那儿, 不远处,一位女士 正充满敌意地望 着我们。我说了声 “对不起”,赶紧 跑过去牵住我应 该牵的手。唉,真 是好没面子。 这件事成了 朋友之间的笑话。 丈夫经常说:“挨 我近点,别再牵错 手!…  相似文献   

17.
小骑师     
在“纳帕海”骑马时,为我驾驭马的是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小骑师”。他热情,好客,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记得那天,我们来到“纳帕海”,一下车就有七八个牵马人“围攻”过来,问:“要不要骑马?”当我们决定骑马游  相似文献   

18.
“白马非马”原是战国时宋国之稷下辩士儿说最先提出的一个命题,可惜其学说没有直接保存下来。后来公孙龙力倡“白马非马”之说,并且著有《白马论》一文,第一次从逻辑上深刻地揭示了“名”的内涵和外延,论及了“名”在逻辑上的种属差别。公孙龙自己宣称,这是他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命题。但是长期以来,“白马非马”一直被某些人判定  相似文献   

19.
人们的议论     
《高中生》2009,(5):64-64
在法国,国家研究院院士是有着崇高地位的,因此不少人都劝哲学家马伯利去竞争院士,马伯利说:“我不想争。如果我当上了,人家会说‘他怎么当上了’;如果我不当,很多人就会说‘他怎么没当上’。我认为还是后一种议论好呀!”  相似文献   

20.
“拍马屁”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蒙古人平日牵马与人相遇时,习惯于互拍对方马的屁股说:“好马”,以示赞赏和友好,并没有诌媚奉承之意。但有些人趋炎附势,巴结权贵,因此,不管权贵的马怎么样,都貌似内行地拍马屁股连声称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