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英斌 《世界文化》2010,(12):42-42
<正>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今美国社会与比自己收入少和学历低的男性结婚的女性正在增多。调查表明,美国家庭中,30岁至44岁年龄段比丈夫收入高的女性人数激增。2007年的调查显示,妻子比丈夫收入高的家庭占家庭总数的22%,比1970年的4%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2.
家庭示范员     
在马来西亚沙捞越一个偏远地区的罗曼安吉长形房屋,妇女儿童挤满了比阿·安纳克·乌兰的小厨房,因为听说家庭示范员就要来了。在家庭示范员的计划安排上,有缝制服装,制作木薯  相似文献   

3.
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轴心。其中,夫妻关系早于亲子关系,同时也重于亲子关系。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农村,后者却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由于传统的家庭制度是以父系单亲世系为特征的,家庭要延续发展,传宗接代、“香火”绵续便...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家庭生活制度的变化必然对青少年的性道德价值观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家庭对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影响的调查数据,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家庭对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家庭的教育功能、抚养功能、提供情感支持等方面得以正常发挥,当家庭功能满足青少年的个人需求时,对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起到正面作用,反之则起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日本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近日公布的家庭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重视家庭。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家庭节日不仅包括结婚、订婚、迁新居、生日,金婚日、银婚日、新年,而且还包括日历上用红字标出的节日,如十月革命节、五一节、三八妇女节等。在庆祝家庭节日时,有很多独特的习俗,如新年时点缀松树,绕松树跳乎舞,举行家庭音乐会等。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妇女不干家务活儿,而由男人和孩子们准备酒宴,烤节日大蛋糕,布置住宅,孩子们还要把鲜花和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送结奶奶、妈妈和姐姐。按习俗,苏联人经常请朋友来家里一起庆祝家庭节日。主人要对所有的客人表现出同样的尊敬和  相似文献   

7.
新学年伊始的金秋季节,学生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学校,但是在美国,有的家长没让孩子重返校园,而选择了在家学习的家庭教学。这种情况从总体看虽然属于少数,但数量却在不断增加。根据专家预测,现在接受家庭教学的孩子大约为150万人,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10倍左右。在美国,人们围绕着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从幼儿园至大学)的权利问题曾进行过长期争论。过去,家庭教学曾被认为是某些宗教界人士的反教育体制派所搞的异端邪说。许多年后,家庭教学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不少人进入了名牌大学,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也是成绩卓著。美国从1993年开…  相似文献   

8.
韩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韩国人认为家庭就是“爱”,多数人所理解的家庭依然是“以父母为中心的幸福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设计的原则与精义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家庭和谐的实现有赖于家庭美德建设,而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必须吸收传统家庭道德的精华,这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都是无庸置疑的浅显道理。然而,在人们一方面称赞诸如孝道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批判其局限性的研究模式中,  相似文献   

10.
田霞 《华夏文化》2000,(4):18-20
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仍是以一家一户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与其自然经济相适应,其家庭关系大都保持着一种较为复杂和种类繁多的状况。这同如今的工业化社会的家庭所具有的关系简单、种类稀少形成明显的反差。社会学家李景汉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曾在河北几个地区进行过实地调查,发现家庭关系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社会变革的激荡中,各种家庭问题随之而生,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已是势在必行。党的十五大把家庭美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然而,从道德发展来看,现代家庭美德既不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能摈弃以往的道德成果凭空而生,只能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对传统家庭美德的继承、发展、改造、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就有一个如何认识传统家庭美德,又如何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一传统家庭美德贯穿于古往今来我国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总的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家庭价值观及其形成的文化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家庭价值观 美国人继承欧洲的化传统,受欧洲传统宗教尤其是新教思想的熏陶,加上他们自己独特的化传统,他们既没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模式,也没有中国传统的孝顺思想,同时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欧洲人的家庭价值观。概括来讲,美国人家庭价值观可总结为:个人独立、个人权利、自由平等这12个字。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的“家庭革命”周益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基本的经济单位。它既是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又是维系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家族制度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对封建家庭制度的批评,直到戊戌起维新时期,才在思想界开了先例。维新派...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一份文件,我确定了家庭农场这个称呼将属于我,属于我正在耕耘着的这块山地。因为向往,我很早就对自己拥有一个农场或者牧场作过假想。在没有可能的过去的日子里,假想只是城市的茶余饭后偶尔的闲谈。那些闲谈也许为今天的农场做了奠基式的心理准备,以致让今天我眼前的这块山地,近千亩的果园,真的成了属于我的家庭农场的时候,让我觉得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农场或者牧场,都能让人产生美好的想象。这是一种最贴近自然界的生活,它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文明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作为历史人物的戴高乐比较了解。因为在这方面,除了他撰写的《回忆录》之外,各种以此为题材的、内容丰富的作品也不在少数。然而,人们对家庭生活中的戴高乐,尤其是生活在科龙贝双教堂地区时的戴高乐,仍然充满着神秘感。他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他有哪些兴趣和业余爱好?至今还没有哪一个人做过全面的揭示。本刊有幸从戴高乐的女婿德·布瓦西厄将军所著的《为将军服务》一书的第二卷中,发现了若干这方面的章节。文章内容新颖动人,把戴高乐将军在家庭生活中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巴黎竞赛》1982年11月5日刊  相似文献   

16.
德加的名画《贝列利家庭群像》是否依据照片所作? 最近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德加绘画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画作之一便是《贝列利家庭群像》。这幅令人产生疑虑的杰作为巴黎奥塞美术馆所珍藏,作于1858至1867年间。它描绘的是德加的姑母劳拉和两个女儿以及她的丈夫贝列利男爵,他们  相似文献   

17.
迎彬 《世界文化》2009,(9):21-21
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最新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的家庭储蓄率在OECD成员国中将降至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和其它国家一样,在美国,家庭生活是社会得以延续、个人得以安身的基础,但它却又有其某些自己的特色。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一般由父母和他们未婚的孩子组成。若不是为疾病或贫困所迫,孩子结婚后是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一般是密切的。遇到节假日,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包括祖父母、叔叔、嫂嫂等都聚到一块进餐。美国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在美国每年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迁居,这就破坏了原有的家庭纽带关系,也直接影响着美国人的婚姻。美国青年到一定年龄往往离开家乡,要么去上学,要么去当兵,或到大城市去找个谋生的职业,这就给他们的婚姻自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美国,父母不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家庭1年的手机通话费用,去年首次超过座机话费。专家指出,解除座机服务合同,只用手机通话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0.
韩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首尔市有47.9%的家庭为了购买住房、租房以及教育而举债,其中举债为购房、租房的占64.1%,为教育的占11.2%。这是对首尔市2万户家庭15岁以上的4.8215万名市民和1100名居住在首尔市的外国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