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佟茜洁 《新闻前哨》2014,(11):49-51
如何有效利用文化副刊联系文艺团体、文艺人才的资源优势?三峡商报的成功之道为:通过举办大规模、系列性的文艺活动,将舞台搬到广场、社区、市民家门口,用无处不在的欢乐影响着百姓市民的生活,从而大大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2.
当今纸质媒体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为更大范围地吸引读者,各家报纸想尽一切办法,以创新品牌的形式让读者关注。《三峡商报》的“商报小记者”在多年的竞争中被竞争对手克隆过,但是经过商报的精心运作,以活动取胜,让《三峡商报》深入人心,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2008年,三峡商报小记者远远地甩开了对手,成功地领跑宜昌小记者市场,  相似文献   

3.
一般说来,读对自己钟爱的新闻媒体都有一种不可动摇的忠诚和信任。如何让报纸最有效地服务于读,让读忠诚于自己的报纸?《三峡商报》的做法是,从内容到形式都以读的需求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吸引市民的关注和参与,在市民与政府的连接上寻找办报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祁念曾 《新闻界》2000,(3):45-45
《深圳商报》是深圳特区一张年轻的报纸。作为市政府机关报 ,要增强其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加强新闻理论研究 ,对报纸发展的指导更为重要。九年来 ,我们组织报社员工积极开展新闻研究 ,钻研新闻业务 ,共出刊《深圳商报通讯》47期 ,发表文章500多万字。其中 ,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中国报刊月报》、《岭南新闻探索》等新闻理论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 ,在新闻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近 ,我们已将主要文章汇编为《深圳商报的探索与拓展》一书 ,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既是我们多年来新闻…  相似文献   

5.
报纸专栏,是一个版面的骨架。有时一个好专栏可以提升报纸的整个版面,如果一个专栏打响了,出了名,那么这张报纸也就跟着出了名。 笔者对部分地市党报开辟的、在本地本省甚至全国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专栏作一介绍,以供业内交流。 《三峡商报》以记者冠名专栏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6.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一个个时代典型人物,如雨后春笋涌现,迸发出道德和文明的力量,传播主流社会价值。下面笔者结合《三峡日报》、《三峡商报》在重大典型报道方面的实践,从新闻内容生产层面,对典型报道实现路径的共性和规律进行探讨。典型的发现真正的"新闻典型"要由事而发,自然而生,不矫作。很多典型潜藏在动态新闻事件或突发事件中,需要记者去发现和挖掘。2013年5月,《三峡日报》、《三峡商报》推出的为抢救落水群众英勇献身的武警战士吕俊峰,就是从突发事件中发现和挖掘的。这样的典型因为具有极强  相似文献   

7.
徐蓉  叶莉 《新闻前哨》2013,(8):46-47
2012年3月开始,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发行部推出了大型公益活动——"学雷锋,义卖报纸献爱心"活动。一年来,这项公益活动已经举行了45场,吸引城区20余所大中专院校和部分三峡商报小记者数千人次的广泛参与:志愿者们利用双休日时间义卖《三峡日报》、《三峡商报》21000余份,为希望工程筹集爱心款1万余元,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等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年底,"学雷锋,义卖报纸献爱心"活动被共青团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表彰为2012年度宜昌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更可喜的是,公益活动已形成常态化,不仅彰显了《三峡日报》、《三峡商报》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同行的理念,也进一步提高了《三峡日  相似文献   

8.
如何创新主题报道来打造地市级经济类都市报特色新闻板块,既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又获得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增强媒体的感染力和知名度,是《台州商报》近年来积极探索的新课题。2007年以来,《台州商报》通过推出一个个组团式主题报道,打造出了报纸的特色新闻板块,也进一步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和品位。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闻总是容易给读者过于深奥、枯燥和乏味的印象,然而,当都市类报纸发展到快读时代、娱乐化写作时代,经济新闻也顺应潮流,放下了晦涩难懂、高深莫测的架子。以更加亲民、更加明白晓畅的方式去“深度浅作”,以完全平民化的视角、简洁有力的述说,与读者共同感知生活的阴晴冷热。本文以《三峡商报》为例,就经济新闻中写作中的“深度浅作”的发展趋势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三峡日报》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最新一次改版。2个多月时间的试运行,新闻容量进一步增大,内容配置进一步优化,报纸质量稳步提升,采编机制更加科学高效,舆论引导能力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与新世纪一起诞生的《三峡商报》,走过十年的风雨历程,已迅速成长为一家深受市民喜爱的新锐媒体,其清新时尚的版式、贴近市民的风格和活动办报的理念,一直领跑着同级媒体,在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由于商报与竞争对手在新闻资源的争夺上不相上下,新闻稿件的处理上不分高低,新闻活动的策划上也是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12.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所属三峡日报、三峡商报,从2014年9月起相继开展"三评版面"(自评、点评、互评)活动,进一步激发了编辑的责任意识、策划意识、把关意识和精品意识,促使编辑遵循新闻规律,变"粗放经营"为"精耕细作",精心策划、精心改稿、精心编排,发挥编辑在采编链条中的引领、策划、把关作用,版面质量不断提升。报纸版面是报纸新闻作品的最终呈现。优质版面,是一张报纸的"脸  相似文献   

13.
《深圳商报》是深圳特区一张年轻的报纸。作为市委直属重要党报、市政府机关报.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报纸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又要开展新闻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以指导报业的发展。八年来,我们组织报社员工积极开展新闻研究.钻研新闻业务,共出刊《深圳商报通讯)37期.发表文章300多万字。其中,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中国报刊月报)、《岭南新闻探索》等新闻理论报刊上发表文章16o多篇,在新闻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近,我们已将…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月7日至12日.由湖北宜昌市民类生活报纸《三峡商报》主办的首届宜昌车房文化节在宜昌市儿童公园中心广场成功举行.这是宜昌历史上首次由媒体独家主办的大型车房户外会展。它开创了宜昌报纸媒体发展史上活动营销的新篇章,为地方媒体涉足大型专业会展业作了可喜的尝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同事看来,我算是勤奋的。可是这两年先后和一些广东新闻同行打交道,发现自己实实在在是够懒惰的。 去年春天,我参加全国省报记者三峡采访团赴湖北宜昌等地采访。其中有《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若干位“广东佬”。说心里话,参加那样的采访团,题材又是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反反复复写过的三峡工程,我一开始就想的是出去转一圈、散散心,连到资料室查阅一下有关三峡及三峡工程剪报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 到湖北以后,当我了解到三峡移民并无往新疆动迁的计划,便彻底松弛下来,一心游览长江两岸风光了。后来,我们每到一处,活动的组织者请来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新闻评论发展强劲的一年。全国不少晚报、都市类报纸,相继增设了评论版。在重庆,有影响力的报纸也都开设了评论版。《重庆时报》一创刊,便设了评论版,在此前后,《重庆晨报》有《每日时评》,《重庆商报》辟了《评论》,《重庆晚报》开设《新闻评说》(后改为《都市评说》)。  相似文献   

17.
媒体搜索     
《新闻传播》2006,(2):69-69
《环球时报》品牌价值14亿,《解放日报》成为首份进入太空的报纸,湖南卫视“上街播新闻”,报刊发行量核查认证工作启动,《成都商报》联动视听办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总部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中心城市杜塞尔多夫的《商报》集团,是德国第一大经济类出版公司,麾下拥有德国发行量最大的财经类报纸《商报》(Handelsblatt)、老牌商业周刊《经济周刊》(WirschaftsWoche)、具有权威性的经济月刊《财经》(DM)等众多出版物,并持有多家商贸出版公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的股份。它是目前在德国公认的运作比较成功的新闻集团。2001年5月,我有幸被中德青年记者交流项目(IJP)选中,来到该集团访问并调查,从而对该集团的运作有  相似文献   

19.
身处基层的地市级媒体如何开展"走转改"活动?如何使所在编采人员克服身在基层却又"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灯下黑"现象?面对这些崭新的课题,作为一份地市级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三峡商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推出的"在现场,在基层,在一线"——三峡商报记者"走转改"基层蹲点新闻写作竞赛活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中宣部有关领导来宜昌听取新闻媒体"走转改"执行情况时,对这组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加强对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发展趋势的研究。巩固提升以龙头《三峡日报》、成长型骨干《三峡商报》为主的传统媒体,加快发展三峡宜昌网、中国宜昌网、《三峡日报》官方微博等新兴媒体方阵,抓紧布局《三峡手机报》、《三峡手机报·惠农版》、户外屏媒等移动终端型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