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不仅采用全新的视角,独特的叙述技巧,而且运用大量的意象和象征主义手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统一结构。小说围绕“绿灯”、“宴会”、“灰烬山谷”等中心象征,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盖茨比对“美国梦”的追求,并揭示了“美国梦”的虚幻及其对人们灵魂的腐蚀。  相似文献   

2.
弗·斯·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被誉为美国上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伟大的盖茨比》、依色温柔》、《最后一个巨头》等长篇小说以及160多部短篇小说。其文章具有那个时代浓重的“迷茫”色彩,作者往往善于刻画文中人物的内心冲突和现实矛盾,从而展现出宏阔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3.
F.S.菲茨杰拉德是美国当代屈指可数的大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长篇小说)被认为是“美国最优秀的十二部小说之一”,美国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当代文学时,这部小说是不可或缺之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到八十年代才被介绍到中国来(他的小说选今年才出版)。可见抓紧对这位作家的研究,乃是当前美国文  相似文献   

4.
菲茨杰拉德的两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中心主题:“注定要破灭的美国梦”,两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和迪克都是悲剧性的人物,其悲剧的实质是理想主义陷入道德堕落,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的矛盾,他们的理想破灭和个人失败是“美国梦”破灭的戏剧化表现。  相似文献   

5.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作家 ,被誉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描写本世纪 2 0年代美国年轻一代对现实的期望、不满和失望为内容。他最成功的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盖茨比的形象反映了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与悲剧命运 ,深刻地揭露了崇尚金钱的社会罪恶。可以说小说中的盖茨比就是另一个菲茨杰拉德  相似文献   

6.
2013年8月30日,根据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上映,掀起了对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又一次研究热潮。影片以“金钱与爱情”这一传统的浪漫故事开端,以“爱情与金钱”之梦的幻灭收场,描述了美国在一战后十年中的经历和人们的生活态度,探讨了“美国梦”的幻灭。对“美国梦”的追求,不过是对虚幻的扑捉,注定是一场悲剧。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光明之梦,理想之梦,与“美国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实现过程中必须取其所长,避其所短。  相似文献   

7.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出色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史的完美之书。小说展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特色,当时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却堕落不堪,这一时代被称为"爵士时代"。小说从尼克视角出发,带我们走进盖茨比的生活,感受上流社会的浮华和空虚,见证"美国梦"的破灭。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墨色浓重的印痕。  相似文献   

8.
弗·斯格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红极一时的小说家,被推崇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生动描述了一战后年轻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小说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著名的美国现代诗人、史学评论者托·斯·艾略特说它是“亨利·詹姆斯以后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戚博蕴 《文教资料》2009,(12):23-24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将美国20世纪20年代称为“爵士时代”。他把自己与生活其中的那个时代水乳交融的关系带入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并以亲身经历及同妻子姗尔达·赛瑞的生活为蓝本.用真实而细腻的笔触还原了一个表面奢华而背后精神空虚的“爵士时代”。  相似文献   

10.
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家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展现了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生活现状.再现了美国年轻一代从对美国梦执著追求,到被金钱腐化,从而梦想破灭,继而又梦想重生的过程。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的剖析社会问题的根源,深刻抨击了道理的沦丧、信仰的缺失,发人觉醒而重拾梦想,小说结尾处表达了对关国梦仍怀有希望。菲茨杰拉德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发出了爵士时代年轻一代的心声。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二十年代,伴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海洋上千帆竞发,五光十色的新消费形态让一代美国人沉醉于奢华的物欲,挥霍无度的夜夜笙歌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标志.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将这个“历史上最会纵乐,最讲炫耀的时代”命名为“爵士时代”,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称为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爵士时代”的引领者,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文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他在多部作品中展露的叙事方式得到了诸多学者的追捧和关注。从叙事方式的结构性来看,菲茨杰拉德在其作品中嵌入了多元化叙事结构,运用了外围一结构式,平行一结构式,全元一结构式三种叙事方式。小说中三种叙事方式叠加使用,揭示了人物活动的内心世界,升华了小说主题寓意。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菲茨杰拉德的最有成就的小说,通过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追求“美国梦”幻灭的原因,揭示了盖茨比在现实和梦想两个世界来回挣扎的过程,展示了其难圆的美国梦的关键在于正与负灵魂的对抗和没有颜色爱情的破碎。  相似文献   

14.
胡军伟 《考试周刊》2009,(28):33-34
《大人物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一部杰作,小说描写了美国爵士乐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文章从金钱梦和爱情梦的破灭两个方面探讨了盖茨比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5.
刘璐 《文教资料》2013,(20):12-13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称作体现了爵士乐时代精神的“伟大的美国小说”。文章通过探讨书中不同人物和场景的象征意义,表明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感情生活的悲剧,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象征着梦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是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16.
罗一丽 《考试周刊》2013,(84):19-1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代美国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对比“美国梦”和盖茨比“美国梦”的区别,从而剖析盖茨比梦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高莉 《考试周刊》2012,(9):23-24
弗·司格特·菲茨杰拉德.“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其独特的视角与写作方式对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各个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描绘.预示了“美国梦”的幻灭。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作品独特的艺术写作风格,讲解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美国社会矛盾的折射。  相似文献   

18.
美国廿世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W·C布斯在其被称为“廿世纪小说美学的里程碑”的理论名著《小说修辞学》中,把布落审美距离的概念引入小说分析,提出了“距离控制”的问题。布斯引进这个概念,意在说明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读者之间在不同方面的差距、区别等,是由作家选择指定的叙述技巧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造成一些不同的文学阅读效果。本文的意图在于通过分析“距离控制”在菲茨杰拉德的小  相似文献   

19.
赵小红 《文教资料》2006,(12):56-57
本文通过对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述技巧的分析,阐述了如何以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双重视野体现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一部以“美国梦”为主题的著作。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盖茨比追求“美国梦”的描写,展现了美国梦的发展历程,再现了当代的世界,揭示了美国梦必定破灭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