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判断下列名子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得是否恰当: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红红酒绿,热闹非凡。 (1992年高考题) (2)“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2002年高考题) 许多考生将“灯红酒绿”只理解为“寻欢作乐的腐化生  相似文献   

2.
2005年的高考已尘埃落定,由省考试中心命题组首次自主命题的“综合能力测试”高考卷(以下简称广东“大综合”高考卷)给考生、教师和社会留下何种印象?各地学校对试卷的评价各有说法,见仁见智。由于省考试中心尚未公布高考成绩的统计数据,很难对“大综合”高考卷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笔者反复研读,又将其与数年来的高考题作了比较,总的评价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不失为一份水平较高的高考题。(一)笔者认为:今年广东“大综合”高考卷有四大特点。第一,着重考查文理各科的主干、核心知识。与历届“大综合”高考题类似,今年广东“大综合”高考题…  相似文献   

3.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年年必考的考点,因而,辨认出有病的句子,就成了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关键。考生如何辨认出有病的句子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病句的临床表现(句子的外部特征)来诊断病因,从而达到识别、修改病句的目的。病句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高教研究期刊来稿中存在的失范性“毛病”:“学究迂腐”病;“浮躁草率”病;“虚浮不实”病;“贴用标签”病;“古董旧货”病;“以偏概全”病;“功利自炫”病;“搬用拿来”病.这实际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毛病”.预防和消除这些失范性“毛病”,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写记叙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不具体。我想就一篇作文的修改,谈谈如何具体地记叙。【病文】怪事不怪如今的怪事也太多了,  相似文献   

6.
一、命题形式 自2007年起,高考英语(广东卷)设计了“基础写作”,为该卷写作任务中的第一节。“基础写作”的试题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提纲式(如2008年的广东高考题)、图表式(如2007年的广东高考题)、图画式(如2006年广东高考题)等,要求考生根据规定的写作内容,写一篇英语短文,字数不限,但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规定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7.
傅敢泽 《初中生》2002,(18):17-19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请指出这一化妆品广告所包含的两层意思,并作修改,使之含义明确。(“大宝”是化妆品名) 以上是湖北省仙桃、随州二市2000年的一道中考语文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歧义的理解能力,其知识点见初中语文第五册《语言的实际运用·简明》一文,故考生一般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高考恢复“名句名篇”的考查以来,此项内容的备考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备考效果却不尽人意。科学备考很重要,因此“名句名篇”备考要做到“五要”:一、默写范围要明确很多高三学生见到“名句”就背,看到“好文”就记,以为这样就是在复习“名句名篇”。这恰恰暴露了备考缺乏针对性的毛病。通观恢复“名句名篇”考查的这三年高考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名句名篇”的考查以课内为主(三句中占两句),以课外为辅(三句中占一句)。对课内部分,要做到对新版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心中有数;对课外部分,重在“常见”,只要将老师整理归纳…  相似文献   

9.
高考年年考,许多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上有严重失误。要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解题速度和质量,就应掌握阅读的技巧。本文就此针对2006年高考题做一示范,以期对考生有所启迪。第一步:整体速读通过整体速读,可以掌握以下内容:(1)题目:《阳光的香味》。(2)作者:林青玄。(3)出处:2006年高考题。  相似文献   

10.
社科文阅读题是许多省市语文高考题的第一题,直接影响考生语文整场考试的心态。可是分析近年来的高考题会发现,在2008年之前,社科文阅读题的难度较小。近两年来,难度呈上升趋势,下面以2009—2013年高考题为例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2)关于形象材料的加工。 议论文是一种抽象的思维,但它的观点也可以通过对形象材料的加工来形成。例如,我们经常要学生写文章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发表评价,或学了某篇记叙文、文学作品之后让写人物性格的分析或读后感,或让看图作文,或看了影视片让写观后感等,其论点都需要通过对形象材料的抽象思维加工来形成。像1980年的高考题让考生写《读〈画蛋〉有感》,1983年的高考题根据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内容写一篇议论文,1992年的高考题让考生阅读一段候车亭下避雨的故事后写一篇议论文,都属于这一类型。 要从形象材料中提炼出思想观点,就必须使感性具  相似文献   

12.
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考查,了解变化后要考什么,怎么考是我们每一个考生值得关注的,下面列举近几年部分省高考题中出现的有关数学文化的试题,以飨读者. 1 回文数 例1 (2012年湖北卷文13)已知向量a=(1,0),b=(1,1),则 (1)与2a+b同向的单位向量的坐标表示为____; (2)向量b-3a与向量a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  相似文献   

13.
陈立平 《福建中学数学》2002,(11):35-35,F004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于2002年第6期刊载了《高考:中考关注你!》一文,文中指出:“高考题是中考试题的又一来源.”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阅读此文后认为不能不提出“中考如何适应高考?”高考的命题导向也向中考提出了命题要求,比较2002年高考题更能说明这一问题. 1 注  相似文献   

14.
【小引】以独词作为作文话题在近年的大考中很常见,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诚信”,2003年北京高考题“转折”、上海高考题“杂”、安徽中考题“体验”等都属于这种题型。不少同学认为独词作文话题提示成分少,审题比较棘手。怎样解决这一写作难题呢?我想,不妨循着三个门径。请看——  相似文献   

15.
语文科     
例1.1997年高考试题第11题(题略) 本题要求考生在两诗的比较中理解、鉴赏,要素 多、涉及面广,干扰大,设误又在考生的主观感受上,难 度大。细读之后,可以感到刘诗重在“诗情”,雍诗重在 “诗形”,阅读后者考生也就难以“油然而生”“高旷脱 俗”之意,加之命题人强化了“高旷脱俗”的具体含意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考生从已有的积累中不难 判断出D为误项。 同类题如: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一2两题(非高考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抹钱。【注1]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公前。…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但考场上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咬文嚼字,精雕细琢。考场上,考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出作文的主要毛病,寻求最好的修改方案并实施修改,以达文质兼备,这确实不易。可以采用“抓……;抓……;  相似文献   

17.
一、信息迁移填空题这类题型的特点是设计一个陌生的数学情景,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灵活地进行迁移,解答问题. 例1(2002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题)对于任意两个复数均为实数),定义运算“⊙”为: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认为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第一要务是“修改思想”。“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语言文字上的毛病就是思想上的毛病,一个人的思想有差错,写出的语言必然有毛病。因此,要指导学生先想清楚再动笔写。  相似文献   

19.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如何选择病文范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病文修改练习法”有何作用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教师在病文的选择上应注重其典型性、普遍性和针对性,并配以相应的课堂练习和书面作业,便能体会到病文修改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20.
20 0 4年 ,河南省首次进行文综考试 ,面对高考题 ,很多文科考生 ,感觉试题不难 ,但是答案却不好组织 ,不易得高分。而成绩出来后 ,文综成绩的确不是很高。问题的症结在哪 ?笔者同一部分考生座谈 ,并借助考生高考估分情况 ,通过认真分析 ,发现考生在答题中存在许多失误和不足 ,笔者想借此一隅 ,以第 37题 (哥伦布发现美洲 )为例 ,把其中具有共性的问题 ,简述如下 ,并谈谈对今后高三复习的启示 ,为 2 0 0 5届考生献上一份计策。不当之外 ,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考生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细 ,粗心大意。部分考生在答第 (2 )问时 ,没有抓住关键字“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