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围棋天地》2010,(9):20-20
流水不争先,这是属于东方的智慧。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学校体育:您的办学理念是什么?结合办学理念您又想打造怎样的学校?吴瑞杰:我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是"明德至善,笃行于雅",校训是"日行一善,雅行天下",学校开展的是"善雅教育"。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善,是教育  相似文献   

3.
上善若水人生大智慧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愿,故几于道”.强调人修心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心静如水,定能生慧.  相似文献   

4.
孔德 《武当》2012,(8):52-55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释解】"曲则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曲旋形态的存在方式是最能保全自己的。这是古人伟大的发现。我们看看,大自然中所有的生命,植物的枝干,动物的躯体,都是圆的;动物的运动都是有曲旋轨迹的,非此则难很好的保护保存自己的生命。人类有此发现与认识,便开始利用"曲则全"的道  相似文献   

5.
谜联赏趣     
《健身科学》2011,(4):19+17
*棋经曰:"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此乃棋家之最高境界也。*宋人赵师秀有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相似文献   

6.
一、上善若水 善和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说其对立,是因为,善与恶如同水火,是不相容的;说其统一,是因为善与恶同时是人的一种心态,一种思维,并由此衍生出的种种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孔德 《武当》2011,(5):38-39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或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讲解]本章的意思可分两段。  相似文献   

8.
自古有言:千两黄金不卖道。圣人以道为体,以德为用。德之为用,经常者有三条。即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的"三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相似文献   

9.
《体育博览》2012,(6):98-1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流水因风而动,风不停雨水不止。流动之余尽昱婆娑,起亚K5静如水,动如风,随着音乐起舞,说它是一缕如风的旋律,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0.
孔德 《武当》2014,(11):51-52
(接上期)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释解】在本章开讲之前,我们先要讲讲老子在本章首句所讲到的“士”。本章首句说,“善为士者不武”,显然对“士”是赞评有加的。而后三句“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虽然不再用“士”,但意思显然是与“士”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11.
追梦     
十八年来,围棋在我的生命中占了三分之二的长度。有些棋友们以为是我的父母在琴棋书画上刻意栽培我,实则不然。我的父亲不懂中文,但是他的生活中处处充满老子道德经的哲理,包括对我的教育,他从来都是询问我想学什么,而不是规定我要学什么。他似乎完全懂得“上善若水”之意。  相似文献   

12.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简译:即使百战百胜,也不是最高明的战法;不必开战就能降服敌军,才是最高明的战法。  相似文献   

13.
孔德 《武当》2011,(9):41-43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释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段话,以前解老的注本多认为,"不仁"就是不讲仁慈。当然,这些注本认为,天地和圣人不  相似文献   

14.
在道教(家)养生领域内,我们应该强调以下四个理念。一、养生须养德老子五千言,几乎通篇都在阐述德的作用与重要性。"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易曰"厚德载物";孔子曰"大德必得其寿";内经更是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离开了德,生命之器象则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家贵生而生长,贵生的含义是"乐生、好善"(《太平经》),"乐生、好善"的思想,是道家、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  相似文献   

15.
孔德 《武当》2014,(7):56-58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相似文献   

16.
舒佑辉 《武当》2013,(5):15-17
有人说,练太极拳"不在气"。其理由是《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云:"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那么,练太极拳真的"不在气"吗?一、什么是气(一)老子、庄子论气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幼儿不受七情六欲的干扰,可保人之先天"三宝",阳气充沛,生机蓬勃,致柔之极。太极拳修炼有术者,可"老来练得孩儿体"。老子又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宇宙间,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二气。二气交合变化,阴阳消长,阴息阳生,阴阳和合。故庄子曰:"通天之下一气耳。""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见《庄子·知北游》)。"气"是宇宙的本体,就是道。也是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自然力。人是万物之灵,是宇宙缩影,谓之小天地,"人之  相似文献   

17.
乘象入胎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5)是佛教的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古印度释迦族人。"释迦"意为"能仁","牟尼"意为"贤人"或"寂默",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迦毗罗卫国位于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南部),这里是喜马拉雅山南麓,巴格马提河和兴马提河汇合处,气候宜人、人口众多、土地富饶、国泰民安。第六世国王净饭王年轻有为,继承王位后娶了邻邦善觉  相似文献   

18.
拜读贵刊总第166期黄继光先生的文章《集邮的手指头》感触颇多,深感不少集邮书籍有"炒冷饭"之嫌,此种现象本身就是缺乏研究精神的表现。这种缺乏"善疑、善悟、善别择、善比较"的态度,除了造成文章的内容"似曾相识"外,更有以讹传讹之弊,读者假如重蹈覆辙,而不用"四善"的"疑古"精神,单单崇拜权威则必然会被误导。  相似文献   

19.
老子的《道德经》中也体现了他饮食的智慧。在《道德经》第12章,老子说:为腹不为目。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贪求声色的悦目,只要填饱自己的肚子。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肚子只有这么一点容量,所以圣人的饮食之道是吃饱肚子,还有基本上不寒冷,有衣穿,就行了。为腹是“以物养己”,就是用外部的事物来滋养自己的生命;为目是“以物役己”,用外面的事物来奴役自己,这就不对了。那就意味着人变成物化了,你喜欢金钱被金钱物化了,你喜欢美色被美色物化了,你喜欢喝酒被酒物化了,这就叫“为目”不叫“为腹”。老子又提出他饮食之道的另一点,即“五味令人口…  相似文献   

20.
林书立 《武当》2011,(12):47-49
老子不但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养生家。《史记》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益寿也。"司马迁认为,老子的长寿得益于他的"修道"。《列仙传》也说:"老子好养精气"。在《道德经》中,老子不但提出了"道法自然"、"少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