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世瑜 《兰台世界》2020,(2):121-124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京津地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举校南迁,几经辗转,最后在云南昆明创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要求和云南的实际需求,"西南联大"创办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简称"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凭借"西南联大"优秀的师资背景,该院发展迅速。"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培养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得当,促进了云南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于长沙组成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南迁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大.目前学术界多集中于对西南联大的研究,而关于西南联大前身——长沙临时大学的专门论述较少.本文拟探讨长沙临时大学对抗战时期湖南教育界的影响,以期揭示三校内迁与战时湖南教育发展之间的若干联系. 一、长沙临时大学为战时湖南教育界传播了抗日的火种  相似文献   

3.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抗日战争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这所特殊的、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西南联大汇集了-大批学贯中西的著名专家学者,大师如云,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冯友兰、费孝通、吴大猷,吴晗、闻一多等赫然其中.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南联大图书馆的开端,长沙临时大学图书馆也是联大图书馆历史的一个关键阶段。要对西南联大图书馆完整的历史进行深入了解,离不开对长沙时期的办馆历程的研究。文章从成立背景、组织结构、藏书建设、阅览服务等方面入手,详细描述了长沙临时大学图书馆的办馆情况。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办学近九年,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大学”.西南联大图书馆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为联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对西南联大图书馆的工作进行梳理,以期对现阶段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西南联大教授的精神与学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合大学是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于1937年平津沦陷后,在长沙组成的临时大学.由于南京陷落,武汉告急,临时大学又迁往云南昆明,并于1938年7月1日将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短短九年间(1937-1946)培养了大批顶尖人才,造就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正>西南联大常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的学府。1938年,我从南昌二中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大学里,有幸聆听到陈寅恪、叶公超、钱锺书、吴宓、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师的精彩课程。一我于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教大一英文的,上学期是外文系主任叶公超先生,下学期是钱  相似文献   

8.
西南联大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筹设而成的新校。从组织性质、常务委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份、师生管理、联大组织内部隐含的变数等方面阐述西南联大突出的组织特色,即三校在这所新设立的大学中是联合、合组关系,是参加西南联大、服务联大,而三校也有各自的建制、机构和事业。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大学从办学至今走过了90年,其中1938—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被公认为是发展的鼎盛时期。①云南大学何以在这一时期能取得辉煌的成绩,在解析档案及其相关资料中我们发现,这一时期云南大学的办学与西南联大之间的师资互聘、学术交流密不可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亦简称为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联大,是1938年5月4日,在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10.
在1937年抗口战争爆发的背景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迁到湖南长沙,组建了长沙临时大学,10月25日开始上课.1938年4月,迁至云南昆明,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于5月4日正式开学.西南联大包括理、工、文、法商、师范5个学院26个系,2个专修科,1个选修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都是有着深厚学术积淀的著名高校,有着不同的办学风格与教学科研特色.三校组建成为西南联大之后,许多知名的教授、学者、专家纷纷加入,人才济济,使学校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这些有识之士在简陋而艰苦的环境之中,恪守严谨的教风与学风,保持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探寻永恒的自由与真理,使西南联大成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大学.  相似文献   

11.
前记:今年6月20日上午我与渊冲兄欢聚于当年西南联大外文系老同学沈师光大姐家,天上地下,无所不谈。忽然间他谈锋一转,提到前不久在京与杨振宁先生聚首,杨谈及西南联大办得比当时美国一所赫赫有名的大学还好,而且谈了许多西南联大办学之“奥秘”。渊冲兄还说,他刚写好一篇有关他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西南联大建校七十周年。她的校庆日是11月1日。 西南联合大学是与中国抗战共始终的一所著名大学。1937年平津沦陷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即后来的西南联大),到第二年2月南下昆明,到抗战胜利后复员北上,前后共计9年(1937年11月1日~1946年7月31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基本满足当时教学之需。依据史料,从西南联大图书馆独特的采购制度、社会各界的捐赠、馆际互借等方面,探寻西南联大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经验,从而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抗日战争岁月中,西南联大熔铸为著名的民主堡垒、学术殿堂和教育重镇,承续了五四运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精神,正是由于西南联大存在的独特价值,对它的历史资料加以挖掘和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998年,在西南联大建校六十周年纪念之际,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对人们了解西南联大,从中吸取办教育的宝贵经验,是很有意义的。这套书的史料价值是十分明显的,全书三百万字,共分六卷,即:总览卷,会议记录卷,教学、科研卷、教职员卷,学生卷,经费、设备、校由三校的校长共同担任,即由北人的蒋梦群…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1981,(4)
爱国老华侨、图书馆学专家、美国纽约曼哈顿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仁仲教授来湘探亲期间,应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的邀请,于七月九日在长沙市作学术报告。张仁仲教授曾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大,美国哥仑此亚大学国际法及皇后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龙美光 《云南档案》2018,(12):43-46
西南联大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所成就卓著的与抗战相始终的著名战时大学。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极端困苦中坚守学术精神,开创一代学术盛事。他们落脚昆明,以强烈的责任感,问学求知,传道授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办学成就。西南联大教授们打破“部颁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自编自印语文教材,以此引领学术风气,熏陶了一批成就卓著的英才。其中,联大文学院编选的两本旨在培养学生新文学气质的语文读本曾广受联大学子和学界称赞。  相似文献   

17.
<正>西南联大诞生于战火之中,成立于民族危亡之际。这所由战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大学所组成的学校,其经历之坎坷、境况之艰难,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然而,在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激励下,西南联大的学生,将以教育救国、教育兴国作为实现自己爱国情怀的途径,从而造就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陈金霞 《编辑之友》2011,(10):110-113
一《国文月刊》的创办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保存文化力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合迁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始上课。不到两个月,南京又陷敌手。长沙临时大学被迫再迁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在我国图书馆界成为热点。西南联大图书馆作为一所颇具规模的战时大学图书馆,在狂风暴雨之中出色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其人文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具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出版,经济是手段,文化是目的.大学出版作为文化产业,其贡献在产业之外.倘若我们今天的大学出版社背靠西南联大这样一所大师云集,英才辈出,思想活跃、成果迭出的大学,何愁没有出版创新?我们讲大学出版社为大学服务,恐怕主要也在于坚定地支持这种探索、思考和创新.认识大学的保守文化,小心呵护它,才会按规律办事,才会对大学的变革发展持以正确合理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