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阳 《军事记者》2011,(12):40-40
《新中华报》是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29日在延安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 《新中华报》的前身是1931年12月1日在江西瑞金出版的《红色中华》,于1937年1月29日改为本名.一直是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编辑部是在长征中随党中央迁至延安的。  相似文献   

2.
程粉艳 《军事记者》2007,(10):57-58
1937年10月,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埃得加·斯诺1936年6月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被重重封锁的中国陕甘宁边区红色根据地进行亲历式采访后所写的长篇通讯《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由伦敦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至今已经整整70年了。今天,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传媒最早发表的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评论文章,是1937年12月25日《武汉日报》发表的短评《惨痛的一页》,与1937年12月28日《大公报》(汉口版)发表的社评《为匹夫匹妇复仇》,义正词严、充满感情,对日军暴行进行严峻的声讨,对南京难民进行正义的声援,对事件作出刻骨铭心的总结,向国际发出悲愤的控诉与强烈的呼吁,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8日,是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60周年纪念日。这篇光辉的著作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而写的。张恩德,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四方面军,当过通讯员、交通员,参加过长征。1937年在陕北任警卫班副班长,后调到延安任中央警卫营通讯班长。  相似文献   

5.
奚景鹏 《出版史料》2010,(1):127-128
我的藏书中有两本署名“陈毅”的著作: 一本是上海杂志公司于1937年11月20日再版的当代青年丛书、战时增刊本,陈毅著《怎样动员农民大众》,138页,小32开本,版权页印着“1937年10月16日初版”。  相似文献   

6.
正胡剑明写的《民国明信片见证革命青年爱情》一文,刊登在2014年第2期《档案与建设》杂志上,3月30日被《扬子晚报》转载。文中留下悬念:男主人公陈霞林在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时被释放,自此不知去向。3月31日,陈霞林的侄外孙、现居住在淮安市清河区的笔者看到该文后,告诉在上海的舅舅——陈霞林嗣子陈兆俊。经多方联系,辗转找到现保管陈霞林寄出的十张明信片的许燕吉儿子魏忠科,从魏忠科处拿到了十张明信片的复印件。谜底终于解开。陈霞林,江苏淮阴人,1911年6  相似文献   

7.
老新闻工作者冯英子同志年已古稀,他学习和工作的劲头,却不减当年。 1932年,他参加了新闻工作。1937年,经范长江同志推荐,担任《大公报》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报界当过记者、编辑、主笔、经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中有人要给他参谋街头,聘他担任《民国日报》主编和《和平日报》经理,他都谢绝了。最后,他毅然去香港,在夏衍主办的《周末》报工作。1953年回上海后,先在《新闻报》后调《新民晚报》工作。他擅长写通讯,也擅长写杂文。前几年,他参加全国记协组织的“长江行”采访活动,写了一系列生动的通讯,汇集出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是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而这里将要提到的是当代英国女作家莫·海德(Mo Hayder)写的有关南京——东京的故事.其中出现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时空,中国南京的时空里容纳着1937年2月28日至12月21日的故事;日本东京的时空里上演着1990年夏至冬的传奇.前者,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史重明以其部分日记展现"历史现场";后者,英国女人格雷(Grey)讲述了1990年的故事,她只身来到东京,成为夜总会的女招待,只是寻找为了"见证"的电影胶片.  相似文献   

9.
田家英之死     
王凡 《兰台内外》2011,(1):48-49
(一)田家英(1922-1966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1937年,15岁的田家英奔赴延安。他首先进入陕北公学,第二年毕业留校成为最年轻的近代史教员。他当时给《解放日报》写了许多杂文,  相似文献   

10.
《群众》周刊,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个党刊,1937年12月11日在汉口创刊.编辑兼发行人,是筹备《新华日报》的负责人潘梓年(1893-1972).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报业竞争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炬 《今传媒》2005,(9):40-41
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正式办公。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通令,定重庆为战时“陪都”。重庆的人口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以前有三十万多人,本地人占百分之九十五。据《重庆通史》载,成为“陪都”后,1938年重庆人口为53万,1941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1937年出版的中文版《毛泽东自传》屡屡“惊现”于西安、宝鸡、永康等地,各大媒体纷纷追踪报道,一时间沸沸扬扬,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毛泽东自传》何以能在当时公开出版发行,其中的内幕如何?要回答这些问题,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复旦大学教授孙寒冰。《毛泽东自传》从发现、请人翻译、审阅校改到争取批准出版发行等一系列工作,都是他一手策划和经办的。1937年的一天,孙寒冰在阅读《Asia》杂志(即英文《亚细亚》月刊),发现斯诺写的《毛泽东自传》,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当即把他的学生汪衡找来,请汪全文翻译…  相似文献   

13.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为《抗敌报》,创刊于1937年12月11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创办,1940年11月7日,该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由邓拓担任主编。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宣布终刊,翌日与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组出版中共华北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即如今的《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持续办刊近12年,在宣传党的革命路线方针、调动群众革命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凡是署名文章和文艺作品,均不允许一稿两投。可时下一稿两用的现象却屡屡见诸报刊。略举最近见到的几例: 例一,《法制日报》1988年8月25日一版和《新华日报》8月16日四版,均登载刘守海写的《陪审员两地书》; 例二,《新华日报》1988年8月17日四版和《江苏经济信息报》8月20日三版,分别刊登苏雄雄写的小说《“煮酒论英雄”》和《庆功酒》,标题虽异,内容完全相同; 例三,《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1988年8月23日一版,分别发表沈昌顺写的《为“泼‘冷水’度厂庆”鼓掌》和《厂庆为何泼“冷水”》。  相似文献   

15.
六十四年后的首次发现 2001年4月19日,一本1937年出版的《毛泽东自传》,惊现于古城西安.10天之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丁晓平从北京飞赴西安,亲眼看到这本尘封了64载的传奇之书--《毛泽东自传》.  相似文献   

16.
《译报》创刊于1937年12月9日,为避免日寇迫害,假托是外国人所办,其实由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和江苏省委领导。夏衍、梅益、王任叔、张宗麟、林淡秋等同志负责编印。创刊后被查禁。1938年1月21日改名《每日译报》再度出版。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英国记者贝特兰(James Bertram)谈话(后来题名《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发表于延安《解放》第1卷23期),贝特兰所记的谈话摘  相似文献   

18.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省阜平城创刊。石印,四开四版,三日刊,附有《抗敌副刊》;1938年8月16日改铅印,隔日刊;1940年11月7日改名《晋察冀日报》,周六刊,最多发行到二万一千份;1945年9月《晋察冀日报》进入张家口市,出版对开大报,轮转机印刷,日出五万份。在解放战争中,报社又迁至阜平,于1948年6月14日终刊,历时十年六个月零三天。当时根据党中央决定,《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边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出由中共华北局领导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9.
刘白羽小传: 刘白羽,1916年9月28日生于北京。1935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抗日战争爆发到延安遍访华北各抗日游击区,写了《同志》、《记左权将军》等报告文学。1937年到太行山,1940年回到延安,编辑《文艺突击》。1944年到重庆,编辑《新华日报》副刊。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后,作为《新华日报》记者,深入东北,写了自“九一八“以来第一本报道东北的专著《环行东北》。1946年冬,由新华社总社派至东北担任军事记者、参加了解放东北的历次战斗。后随军从松花江转战至长江以南,报道我军解放北平、武汉以及新中国诞生的情况;同时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1950年因编创中国、苏联合拍的记录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这以后出版过报告文学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小说集《晨光集》,散文集《红玛瑙集)等;同时,发表了散文名篇《日出》、《长江三日》等。1978年出版《刘白羽散文选》。1985年出版了《大海》。1997年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 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 去采访刘白羽老人的那天,正值清明,空气...  相似文献   

20.
王兴昀 《青年记者》2016,(10):103-104
《北洋画报》于1926年7月7日在天津创刊,1937年7月29日终刊,出版时间长达11年之久,号称华北画报巨擘.《北洋画报》虽立足于天津,但报道视野并未局限于天津一地,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编辑者的社会身份、文化心理和知识结构影响着画报的办报宗旨与特色,最直接影响《北洋画报》精神命脉的是其创办人冯武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