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我国寄发港澳的挂号信函,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国际挂号函件收据”,薄纸,规格为146mm×105mm。其上可分为四格:一、左上角为“第号”,右上角为“邮2102”及“收寄局日戳”;二、“函件种类□信函□小包□印刷品□特种业务标志□快递□航空”;三、“收件人姓名地址(收件人姓名)/(路名和门牌)/(寄达地名)(寄达国名)”;四、“寄件人姓名地址(寄件人姓名)/(路名和门牌)/(地名),右下角为“收寄人员签名”。其上主要内容均为中英文对照,宋体黑字。给据时,使用蓝或黑色复写纸拓写。图1为“寄香港航挂信回执”收据;图2为“寄澳门挂号信函”收据。  相似文献   

2.
“收件人总付邮费”邮件,是邮政部门收寄邮件方式的一种,准确地说,应当归纳在“总付邮费邮件”中。因为,在“总付邮费邮件”中既包含“收件人总付邮费”邮件,又包括“寄件人总付邮费”邮件。邮政部门开办这种收寄邮件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殊或批量邮件的需要而设定的。  相似文献   

3.
一般特快专递不给回执。2000年5月,山东乐陵邮黑龙江铁力的自印特快专递回执很特别。回执为150克白纸红字印刷,尺寸18.8cm×13cm,右边印有编号、邮件号码、寄件单位、收件人签章、传真号、收寄日戳和投递局日戳等栏目。左边印有回执说明:“该特快  相似文献   

4.
“无着邮件”戳记是邮政副戳中的指示戳,邮件只要盖上这种戳记,就成为经邮政部门多次邮寄而无人接收的实寄邮件。国家邮政局2002年12月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255条规定:“无法投递邮件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应作无着邮件处理:一、无法投退给寄件人。二、寄件人声明抛弃。三、拒付应付的费用。四、在投退局  相似文献   

5.
邮件内禁寄和限寄某些物品,主要是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保证寄递途中的安全,以及保护公共卫生或避免物品腐烂变质等。邮局收寄邮件时,加强检查、验视和监封,是严格执行《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的有关规定,一切寄件人都须严格遵守。近年来,笔收集到上海市不同邮局在邮件上盖用的“监封”戳记,格式、字体、字号、尺寸等多有不同。举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以往的作法,对信箱开出的欠资邮件,首先是加贴改退批条退回寄件人,由寄件人补足邮资后再寄。对未留寄件人名址的,才加盖“欠资”邮戳,由收件人双倍补交邮资。但2001年3月1日起实行的新《国内邮件处理规则》,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改动。  相似文献   

7.
在多贴邮票的邮件上,经常见到“过贴承认”、“寄件人多贴”或“邮票自贴”等戳记,以明责任,奇怪的是笔者收集到一张明信片,贴邮票l元,销“广东徐闻/下桥2/2008.6.18”日戳,寄件人自行多贴0.20元,却由收寄局补盖“欠资/应收20(手填)分”戳(见图),不知这笔账是怎么算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军邮的退件可分为寄达局改退和收寄局批退两类。前者是经过接收、分拣、封发、交运等各个环节,直至最后寄达局因无法投递而退回,都采用改退批条(邮1407)粘贴于退件上,钩注原因或盖用各种退件指示戳后退还寄件人,其戳记与常函无殊,所见很多不必赘述;后者未及邮递,在收寄局即发现违章而退回寄件  相似文献   

9.
郑挥 《上海集邮》2008,(11):38-40
民信局在收寄挂号信函、汇银和包裹(POSTAL CHARGE承担责任的邮件)时收取号金、号钱,同现今的挂号邮件。在封面书“号金(号钱)已付/酒资照例”意为挂号费已由发信人支付,普通邮资由收件人例给,双向收费。但从笔者所收集的实物来看并非所有挂号邮件都是用“号金”两字加以区别的,有不少重要银信,发件人在封背以及信函内以手书“原班回条”或加盖红色“原班回复”、“务付回条”等专用戳记提示,犹如双挂号的回执邮件。下面选择部分清代和民国时期私邮实寄封、信笺和单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枚由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国营二六五厂寄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县309信箱(解放军第3303工厂)的有趣实寄封。根据该封上的收寄地址、封右上角贴邮资处的两枚叠加销戳的邮票、两枚邮戳时间和左侧应为"改退批条"被撕的残留有"邮"、"寄"和"原"字样分析,这是一枚经邮局工作人员正确处理了的、经二次投寄的有效实寄封。首先是寄件人对所寄信件的寄出地和寄达地是属于"本埠"还是"外埠"的判断不正确,故在封上只贴了一枚10分的"云南民居"邮票作本埠邮件寄发。收件邮局在发现该信件寄达地属外埠而欠资后,及时对该信件作了批退处理。  相似文献   

11.
无着邮件是指无法投递收件人,且又无法退还寄件人,在规定期限内暂由邮政管理部门代为保管的邮件。无着邮件按内件性质可分为信件和物品两类(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述无着邮件均指信件)。在规定的保管期间内,无着邮件的所有权归属寄件人。如遇寄件人申请退回时,邮局应按规定手续办理退回。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内邮件处理规则》规定,函件分为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和盲人读物4种。同时《规则》又进一步明确了4种函件的收寄范围,关于印刷品《规则》是这样规定的:准寄经省级及以上出版行政机关批准印有统一书号、证号或中国标准书号(ISBN)、国内统一刊号(CN)的书籍、报纸、期刊、教材和图书目录;符合上述"印刷品"准寄范围的期刊上印有征订单的可按印刷品收寄。如夹寄有征订单或所印征订单上盖(印)有公章的应一律按信函收寄;印刷品内准予附寄内件清单和收、寄件人地址、姓名的纸条。除此之处均不在印刷品之内。在实际执行中,为了防止鱼龙混杂,  相似文献   

13.
1960年10月,中国邮政开办了特种挂号信函业务。按照规定,寄件人在邮寄粮、油、布票、户口迁移证、粮食转移证、共青团组织关系等6种特定票证和文件时,必须使用由邮电部门特制的特种挂号信函封套。邮寄时。由寄件人填写内件清单,经邮局收寄人员核对后会同寄件人封口,并在封口处加贴特种挂号封志,加盖邮戳和收寄人名章,投递时,须由收件人到邮局当面开封点验内件签收。  相似文献   

14.
左群 《上海集邮》2007,(7):43-43
笔者收集到一个1979年匕海新华书店邮购书店寄往贵州大学历史系的邮购目录裸寄封,封正面印刷有“新华书店整付整寄国内邮资已付上海邮局(戍)”的标志(见图),应属邮局授权大宗邮件用户自印的标志(此类标志,在当时的图书出版发行单位使用甚广——编者注)。此封无收寄日戳,封背有投递戳。  相似文献   

15.
“收件人总付邮资”邮件是机关、团体、企业及事业等单位经邮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其收到邮件后再向邮局纳付邮资的邮件,有寄件人交寄邮件时不贴邮票,不预付邮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东山 《上海集邮》2008,(5):42-42
图1,解放初期(1950年前后)上海解放日报社经邮局许可特制的寄件人免贴邮资“零寄整付稿纸邮简”,共八折,正反面都印有折叠线,背面空白。正面第一折以铅字预印收件人名址,左上角方框内印“零寄整付/邮电部上海邮局许可证第二号”,其余各折印联系函和方格稿纸(黑色)。邮简尺寸74×167mm,展开尺寸167×586mm。  相似文献   

17.
封片戳简     
上海使用的“邮件试投批条”由于寄件人的各种原因或收件人迁址等原因,致使一些邮件不能准确地投递到收件人的手中。邮局为了让这类邮件能够投递到户,往往采用多次试投的办法进行投递,最终投递到了收件人手中。但试投这种邮件,要在被试投的邮件上贴上一张长117mm,宽51mm的邮件试投批条方能试投递。上海邮局使用的是沪邮(1407)邮件试投批条,白底绿字,限本市试投邮件用。这种邮件试投批条明确了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丁一凡 《中国集邮》2001,20(7):15-16
实寄封,是指经邮政部门收寄、传送、投递过的各种信封。因此,实寄封上都贴有邮票,或贴有邮资凭证(如邮资签条、邮资符志),或加盖免资戳记及其他邮政签条或副戳;书写有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与地址,盖有邮局的收寄邮政日戳和投递日戳。这一切都记录了该信封是寄件人送交邮政部门、并经邮政部门业务处理后递交收件人的全过程。所以,实寄封不仅反映了邮票的发行  相似文献   

19.
董文秀 《上海集邮》2004,(10):44-44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邮政部门对香烟执行限寄制度。邮政总局对一些局违章超限收寄问题,曾以(1987)邮政字79号文通知各局,“今后,对于违反烟草限寄规定的,一律不予投递,通知收寄局作出处理,如不回复的,附验予以退回,并将验单副份抄收寄局的省局。”虽然如此,全国也有一些省级邮政部门对香烟不是限寄而是下令禁寄。要求下属局、所收寄包裹时要特别认真查验包内物品,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1月10日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分零寄型和大宗型二种。根据《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规定:“按大宗收寄的快件,也应按件称量计费,粘贴‘大宗邮政快件标签’(标签按节目填写),并应在邮件的正面加盖收寄日戳。”多数邮局按此处理(见图,广州寄嘉兴快件首日封)。1988年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也如此规定。 当时,邮政快件的收寄与贴邮票的挂号邮件、大宗挂号邮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