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本应用题     
第三册数学教材中“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两类基本应用题,学生感到困难,特别是对“逆向”叙述,更不易理解。下面设计一例,供复习时研究。例有5朵黄花,还有8朵红花,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黄花比红花少多少朵)?8-5=3(朵)(答略,下同)启发学生将上例改编成一道加法应用题(顺向、逆向)和一道减法应用题(顺向、逆向)改编的加法应用题:(1)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  相似文献   

2.
一次,我们到某小学听“比多”、“比少”类应用题的练力课,其教学程序如下: 教师先出示一道题:“同学们做红花18朵,黄花比红花少6朵,黄花有多少朵?”(仿四册教材42页第8题)让学生演算。学生算完后,教师将题中的。黄花比红花少6朵”改成“黄花比红花多6朵”,再让学生计算。尔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归纳出以关键词“多”与  相似文献   

3.
在“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教学中,我根据儿童感知的特点,从视、听、触、想、说等方面来引导他们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地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本质特征。现以“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作法。口算质疑,激发兴趣首先出示例题: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让学生读题后,口算出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每个新知识点的教学,都巧妙地设计了复习题、例题、练习题,其中例题教学是重点。教师如何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教活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关键。本文就灵活运用例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谈些做法与体会。 活用例题,培养“思序”。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应用题”例①“同学们做黄花 25朵,做紫花 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1)复习铺垫,奠定基础。这道例题是由“求两数和”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两种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来的,其中“总…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审题。现介绍几种应用题的审题方法。一、想象审题法首先让学生默读、思考,弄明白应用题条件、问题。然后教师用纸遮盖某一条件或问题,让学生说出条件或问题,逐渐到默读完应用题,闭上眼睛能把应用题中的情境再现。例如:小明做9朵红花,做的红花比黄花多2朵,做了多少朵黄花?此题学生看题后往往根据题中的“多”字错列式为:9+2=11(朵)。如果学生能根据题意,想象成图形(适应于低年级)或线段图(适应中于高年级),那就很容易得出…  相似文献   

6.
有些教师在教学多步计算应用题之前 (如两步计算应用题 ) ,总是先出示两道一步计算应用题 ,让学生轻松解答后再拼成例题。如 :①红花有8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4倍 ,黄花有几朵 ?②红花有8朵 ,黄花有32朵 ,两种花共有多少朵 ?拼成例题 :红花有8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4倍 ,两种花共有多少朵 ?学生有了准备题作“桥” ,于是能顺利地解答新的例题 ,表面上造成新授很成功的假象。孰不知 ,多步计算应用题是由几道相关联的一步计算题复合而成 ,其数量关系复杂了许多 ,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多出了一个或几个“中间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中间…  相似文献   

7.
我教的班进行马芯兰教材试验已经一年半了,实践证明:运用线段图教学简单应用题,较早地把文字与数量关系、数与形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符合低年级儿奄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的;运用线段图分析应用题,是学生正确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一种较好的办法,坚持这项训练,能使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下面谈谈我在低年级教学中是如何进行线段图教学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分数应用题以后,一教师安排了一段对照线段图思考、讨论,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练习。开始,教师出示一道题目(如下): 下面三图各有几条线段?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每图线段的条数,并答出来.接着,又出示一道应用题:"客车和货车分别从  相似文献   

9.
田洁  胡中民 《辽宁教育》2001,(8):106-108
教学例1中的第(1)题   (投影出示教材中的红花图)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朵红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  相似文献   

10.
田洁  胡中民 《辽宁教育》2001,(7):106-108
教学例1中的第(1)题   (投影出示教材中的红花图)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朵红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  相似文献   

11.
教学例1中的第(1)题(投影出示教材中的红花图)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朵红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相似文献   

12.
在三年级两步应用题教学中,我先出示: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   接着问:你能根据上面的条件提出问题吗?   学生跃跃欲试--   生1: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生2:黄花比紫花多几朵?   生3:紫花比黄花少几朵?   正当学生体验成功时,我出示了问题:做了多少朵红花?……  相似文献   

13.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分为正叙和反叙两种类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他们在理解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比正叙的要难,因此,这是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一、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无论是正叙还是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都必须具备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学生在第二册里已弄清了较大数是由与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和比较小数多的部分合起来的,求较大数用加法算。如:“黄花有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红花是较大数,红花有5 3…  相似文献   

14.
在比多比少应用题,特别是反叙应用题的教学中,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模糊不清,从而导致解答的错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如教学应用题:“果园里有苹果树312棵,比梨树少25棵,梨树有多少棵?”我先指导学生画一条线段表示苹果树的棵数,在画表示梨树棵数和线段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苹果树的棵数和梨树的棵数谁多谁少,因此表示梨树棵数的线段应比表示苹果树棵数的线段长一些还是短一些。通过分析,学生认识到应该画长一些。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设想,假如两种果树的棵数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棵数的线段就应同样长,用虚线将表示苹果树棵数的线  相似文献   

15.
巧画线段图     
小学数学第五册在继第三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编排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虽然这三种应用题数量关系相同,但后者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往往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就成为教师首选的辅助手段之一。但是,如果按照通常画线段图的方法,先画出表示条件的线段,再画出或找出表示问题的线段,仍然摆脱不了逆向思考带来的困扰。因此对这种应用题的教学,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时,往往会消耗大量时间。下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103面例5、例6。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小圆片、小三角形各10个,8朵红花,画有5朵黄花的纸条和写有“跟黄花同样  相似文献   

17.
五年制第九册(六年制第十一册)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这三类分数基本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这节内容的教学,我尝试用整体结构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时,往往是依次进行,最后安排对比和综合练习。这样难免前后三种概念混淆,我采用整体结构教学,即同时出现三种应用题,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入,从感性操作悟出含义,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把“对比”贯穿于认识整体结构的过程中,减少了产生混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3.倍数关系应用题1.教师出示线段图,提问:“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两种数量?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谁能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编一道应用题?”2.教师出不例10(l):学校有6个足球,18个排球,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引导学生对照线段图进行讨论:“求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这仅题是谁跟谁比,谁为一份数?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在18+6=3中,18、6、3各表示什么?”3.将线段目中第二个条件改成问题,将问题改成条件(如下图),引导学生看图编应用题。4.教师出示例10(2):学校有6个足球,排球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设置“疑问”和“悬念”。例如,新编教材第四册数学课本第105页例10:“学校有6个足球,18个排球,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这道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在讲课时,我没有把题中所求问题告诉学生,而是故设悬念,先出示了这样一幅图:一边是6个足球,一边是18个排球。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示提问题。开始,他们只能提出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因为这是  相似文献   

20.
"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这是教材上的一道例题. 在教学这道题时,我像往常一样问学生:"你会列出算式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