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秋根教授: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萌芽与史学方法论这两个问题,是近些年来史学界关心的问题,它既是历史本身的,也是涉及历史学方法的重大问题。上世纪90年代后,这个问题曾一度被冷落下来,但是,也有好多学者关注。今天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近几年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又  相似文献   

2.
“汉语写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术问题,已经被文学界讨论了将近十年。就是今天我们在“汉语写作”前面冠以“新世纪”三个字,它也仍然是个老问题,老话题。一个老问题,老话题,不断地被专家、学者、教授和作家们不厌其烦地讨论、争论和言说,也足见这个问题的庞杂,这个话题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革命和/或——改良对社会历史的影响”问题,是第17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确定的三大讨论主题之一,也是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讨论的主要项目之一。就这个主题向大会提交了论文的有25位学者,十余位学者在大会上报告了自己的论文,或做了评论性发言。出席本主题讨论会的学者多达数百人。事实上,它成了本届大会三大主题中讨论最热烈的一个主题。不少的论文、报告和发言是专就具体的改革或改良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或比较性的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爆发的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对当前社会改革有重大指导意义。从总体上来说,关于这个问题的学术研究要超前于社会实践,表现在于:虽然经过了学者多年的呼吁,影响城乡分治的最大障碍——户口登记问题仍无法启动政治解决的程序,所有的问题仍局限在讨论阶段。如果不解决这个基础问题,则无法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和正义,所有的针对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方略也就无的放矢,不能达成真正的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是中国帝制社会变动最为剧烈的历史时期,以清代明的时代背景孕育了一批思想和学术的精英,顾炎武就是其中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时代催生了顾炎武思想,同时其思想形成也与家学传统、个人经历和晚明学术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兹以此为视角探究影响其思想形成的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安理学起于南宋,发展于元,盛于明、清。元代是新安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过渡阶段,为新安理学在明、清两代的兴盛作了铺垫。作为承前启后的元代理学家,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便是订正‘异论’,发明朱子之学本旨”,从事此项事业的徽人众多,这当中,朱子乡人胡炳文成就尤为突出。胡炳文是元代新安理学家中较有特色的代表之一,研究他可以让我们对元代理学的发展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本文就其治经之目的、治诗思想、对易学的贡献及启蒙教育思想作一初探,不足之处,望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竹马戏是流行于福建、广东一带的地方小戏,关于它的形成年代,有南宋说、元代说、明代说、清初说等多种。这些说法往往得于传闻,大多缺乏有力的材料作为佐证。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再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探讨,并得出这一地方小戏剧种大约形成于元代的观点。此外,由于受竹马戏直接影响而出现的广东白字戏其形成年代也不会晚于明代中前期,这就进一步佐证了竹马戏形成于元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家访,有些人会不自觉地讨论起通信便捷的时代还要不要家访"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不管社会发展到了什么时代,家访——这个在不同年代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事物,永远不是一个简单的要或不要的问题,这就如同今天我们讨论"雷锋精神过时了吗"一样。事实上,任何时候,好的传统永远不过时。家访是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统教育方式,给曾经年轻的我们、我们的父辈以复杂而美好的回忆。教师熟悉而神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自平民教育始!近几年,教育公平是一个讨论比较多的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各种解决教育公平的方案,教育部也在从均衡教育资源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教师》一直在关注教育公平,通过讨论,我们认为要解决教育公平,可能一个比较现实的也是能看到效果的途径就是要做平民教育的工作。上世纪初中国有过一次平民教育运动,由晏阳初、陶行知这样一批学者身体力行,下到平民阶层中去帮助平民,给他们送去知识,送去教育。这场运动的意义尤其在教育史上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今天,整体社会分层的架构中,也出现了一个很广泛的平民阶层。如何解…  相似文献   

10.
明代广东地区民族政策的演变与瑶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阐述明代广东地区民族政策的演变,肯定明政府后期的“改土归流”及注重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政策,认为明后期的民族政策比明前期的土官制度、明中期的残暴镇压为主的民族政策优越多了,也更有利于民族融合.文章还着重总结了明政府对粤北、粤西瑶区社会经济开发的成功经验,希望这些经验能为今天加速发展上述地区的社会经济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一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些作文的问题。网易今年有个著名的广告,广告词就三个字——有态度。我很欣赏。今天这个课,同学们虽然分小组围着坐,但我们不需要讨论,关键是你自己怎么想,怎么表达。明白老师的意思吗?  相似文献   

12.
許多有名的經济学家都認为,認識和运用社会經济規律。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最复杂的問題之一。这个意見是应該同意的。因此,在这个报告里,我們絲毫不能指望把这个重要而复杂的問題的各个方面都加以详尽的說明或解决。这是許多学者集体才能解决的問题。是要付出很多劳动和很多时間的工作。我們的任务,仅仅是說明这个問題的某几个方面,并且就如何闡明过渡时期,即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产生和發展的时期,社会利用經济規律的条件和形式,提出几个我們認为有特殊意义的問題。所以在今天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专题座谈会,讨论"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从宏观的视角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和整个社会大环境分不开的,包括社会用人制度、教育制度和教育评估机制、人才选拔机制等。这些问题不在我们今天这个座谈会的讨论范围之内。今天我们的视角是从学校艺术教育独特的价值功能来谈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本色"是古代曲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自元代开始,曲论家们就表示出对"本色"的极大兴趣,因此曲坛展开了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停讨论,至晚明时期达到了讨论的高潮。凌濛初就是在这个时候针对戏曲的起源以及对于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曲学理论。他从曲辞、音律、结构三方面探讨"本色"问题,这在戏曲史上具有创新意义。文章从这方面对凌濛初的"本色论"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明中期以降,发生了许多与中国传统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变化,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而士人群体的活跃也使得这种变化更加强烈。晚明的社会变动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走向确实有一定改变,从中也能反思出中国古代历史晚期的种种问题。本文着重以士人群体为主,探讨在此种历史背景下士人群体的社会活动及心理动态。  相似文献   

16.
袁桷《延佑四明志》人物立传问题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学者全祖望认为元代袁桷作《延佑四明志》只给降元者作传而未给抗元人士作传是要颠倒是非,“党于降元之徒也”,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影响袁桷选择立传人物,既有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更有宋末元初社会现实的刺激,当然也有袁桷身处元代的实际,而立传者也确有可传之处。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的,等等。在此,笔者只想就性别问题,谈谈笔者对现代社会的理解,或者也可以说,从现代社会的视野出发,我们该如何界定性别问题。当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涉及性别差异是如何造就的?怎样实现女性解放和人类解放等这样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钟、鼓楼是明清以来北京旧城中轴线北部的端点,是重要的城市标志,元代的钟、鼓楼是否也在今天的位置,众说不一。根据史料与实地考察应在其西的旧鼓楼大街。金丝套地区位于前海西北,是北京颇有特色的胡同群体,它形成于元,还是明,也有不同观点。根据慈恩寺的建成时间可以判定在元代便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1986年9月22日至26日,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和中国元史研究会主办的。与会的中外学者有:中国56位、日本12位、蒙古人民共和国2位、新加坡1位、美国6位。苏联学者克洽诺夫、美国学者威斯特、西德学者法伊特因故未能到会,但向讨论会提交了论文或论文提要。此外,新闻出版等有关方面的同志和一些研究生列席了会议。在我国近几年召开的史学方面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中,这次会议是规模较大的一次。会议听取了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蔡美彪同志的主旨报告,之后分两大组,就史料与文献、大蒙古国和元朝的制度、元代政治史、元代西藏、元代社会、西北诸王与中西交通、元代文化、元代人物等八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六十多位中外学者作了报告,每一个报告之后都有提问或评论。讨论会气氛热烈融洽,充分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鲁迅是谁?”其实,同学们从知道“鲁迅”这个名字的时候开始,就会遇到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就好像问“我是谁”一样。老师可能会告诉你,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有革命家,这都不错。不过,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看看鲁迅是怎么称呼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