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4T”叠加式: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和具体分析,阐述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若干个关键问题,提出了通过服务面向分析和职业岗位群分析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以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业务能力培养为重点,产学结合为基本途径的"4T"叠加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袁芳  李靖  李鸣亮 《职教通讯》2012,(12):19-21
高职计算机网络教育要为社会培养满足岗位需求的具有网络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组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岗位需求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案,调整了教学内容,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加强符合岗位需求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探讨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在学生需求和未来职业能力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走向职业岗位之后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社会输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主要包括程序员、软件测试员、软件技术支持及软件销售。调查表明,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基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分工,创建"岗位职业能力模型",涉及4个岗位群及其职业能力要求,为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因此,英语作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课程应根据职业岗位上职业能力的需要,以够用为度.高职英语教师要根据高职学院的特点,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调整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教材、教法进行全面改革,从而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为例,对高职数控专业进行岗位分析,据此确定各岗位的工作任务,细化职业行动能力,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论述了基于胜任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教学设计方法和实施步骤,对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群的课程教学模式及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必须根据涵盖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的职业能力要求,面向职业岗位任职需要,构建"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实现合格职业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必须根据涵盖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的职业能力要求,面向职业岗位任职需要,构建“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实现合格职业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99):158-159
分析试点中职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虑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专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确定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的职业岗位,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和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以及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无痕衔接。本文介绍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构建基础、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和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10.
作为高职生入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以计算机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以训练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主要目的,同时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以及成功就业方面奠定基础,在整个高职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计划是学校对某专业教学工作的总体性规 划,是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 学计划制定得科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 质量和规格。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 时代,在保证教学计划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对其 进行及时的修订已为许多学  相似文献   

12.
管理学教学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学教育的内容与组织结构出发,分析了高职教育中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突出以能力为本位和增强学生实践及未来适应性为主要改革内容,强调从理论知识本位转到能力本位等方面,提出了符合高职特色的管理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职业体能教学体现了体育学科体系的高度融合性,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能课程具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职业体能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要把职业体能教学作为一种长效机制进行建设,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和对教学教改的科研投入,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和体能特点的研究,制定符合高职院校职业体能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能力标准,从职业体能的实用性、能力性和职业化角度确立职业体能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提高计算机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重视是保证计算机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应该围绕提高学生能力这一中心目标来组织。本文从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构建教学计划、教材、“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对实践教学的统筹安排等五个方面论证了提高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途径,旨在引发高职教育对计算机实践教学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高职英语能力内涵及其具体体现,阐述高职英语技能大赛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材、教学评价和自主学习等方面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云南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行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过于强调理论,用力过于平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的弊端。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实战应用能力为核心,特别是结合工作实际需求,把培养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作为公共英语课程的目标,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职实用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在提高英语语言基础能力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面对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高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分层次教学中要改革考试方式,实行动态管理,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国家需要大国工匠,企业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在高职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更加系统的教学体系,解决高职学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中所遇到的部分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岗位胜任力。高职院校可以从转变教师和学生观念、设计高效的教学环节、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及平台、构建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高职教育要借着政策的东风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把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作为未来的努力方向,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是以"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协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并努力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改革势在必行。文章指出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应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的特点,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教材,提高教师素质,注重师资培养。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造英语学习氛围。真正达到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交流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