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语篇构成特点的分析,探讨了语篇的形成及其功能的实现,指出语篇的交际性特征;对交际能力概念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认为语篇所提供的语言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与交际能力要素的构成不谋而合,为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能性;结合传统外语教学存在的不足,认为语言教学应以语篇为中心,加强语篇教学,并通过语篇学习培养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的初步分析,从语法、社会语言、语篇和策略等方面对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构成包括语法、社会语言学、语篇和策略四个方面,其中社会语言学、语篇和策略三个方面统称为"文化语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重视外语"文化语法"教学。而"文化语法"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教授语用合适性。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具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外语教学的目的则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人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适应能力,即应当具备“言语的得体意识”。本文主要从语法、社会语言、语篇和策略等四个方面论证了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交际法已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外语教学理论。交际教学法的教学观认为掌握一门语言就是要掌握一种“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在交际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语言学习的控制者、评估者、组织者、提示者、参与者和资源。  相似文献   

6.
咸丹 《英语教师》2022,(19):20-26
从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设计调查问卷调研海南高职一线服务专业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现状。运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较弱,其构成要素包括听力语言技能、口语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五个维度的均值均低于中等水平,策略能力最高,语篇能力最低;英语成绩、与不同文化的人的接触次数和学生的出国计划与交际能力呈现正相关。指出高职一线服务专业英语教学应从语言基础、跨文化交流实践、学习兴趣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汉外语言教学中词汇学习、句式结构、语篇构成和交际文化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汉外语言文化的差异和特点,旨在探讨语言学习后面的深层社会文化因素和背景知识,以期渗透更多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内容,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篇语言教学法是最近在澳大利亚兴起的建立在系统功能语法社会语言观基础上的一种语言教学法。建构语境是语篇语言教学法教学循环的第一个步骤,并贯穿其始终,是语篇语言教学法教学循环的纲领和灵魂。语篇的语境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建构语境有助于增强学习者语境中的语篇的意识,使他们更有效地构建语篇,发展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翻译能力普遍被认为由语言能力、语篇能力、题材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五个要素构成.其中前四个都是现代二语习得理论中强调的"交际语言能力"不可或缺的能力因子.翻译能力的提高首先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的提高,"二语习得能力"是"翻译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承担着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重任的基础课程——精读,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局限于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层次的教学,难以有效实现教学大纲要求。而语篇语言学提出的重视语篇能力和语篇策略的概念,与现代语言教学强调的交际能力培养不谋而合。本文探讨如何将语篇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专业阅读课程教学中,探索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阅读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ulture, pointing out that strategic competence, unlike sociolinguistic or discourse competence, is not culture-specific and therefore is supposed to play a more crucial rol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n it discusses research on strategic competence, particularly the contributions it can make to our efforts to understand and impro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me questions that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address are also raised. Finally it stresses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strategic competence for study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dicates implications that the exploration may have for second- and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Project supported by Zhejiang Provincal Union of Social Society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结合外语教学实践和国内外对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研究,对外语教学原则中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即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原则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认为这种原则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社会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话语能力的培养和日常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14.
INTRODUCTI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 ,anotionprop osedbyHymes(1 972 )andothersasachallengetoChomsky s (1 965)conceptoflinguisticcom petence,hasnowbecomeaprimarytheoreticalconstructinsociolinguisticsandanumberofre lateddisciplines,especiallyforresearchingintothere…  相似文献   

15.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运用其进行交际,随着中国英语教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交际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构成。有效地使用交际策略对于学生弥补语言资源不足和避免交际失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语法能力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就发展顺序而言,在外语学习初期,学习者借助普遍语用原则和语境,完成语用目的,同时学习语法知识,其学习路径是从语用到语法;随着学习者语法能力的逐步提高,他们开始要学习各种语法形式所蕴涵的语用功能,其学习路径是从语法到语用。  相似文献   

17.
陈瑶瑶 《海外英语》2012,(4):46-47,64
The identification of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speaking skills seems to be a paradox task for the reason that there exist no consistent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speaking skills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It is claimed in the current article that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of speaking skills would probably be better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of criteria including four aspects,namely,grammatical competence,strategic competence,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and discourse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18.
通过明确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经对比分析认为:忽视了语言交际功能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突破了交际能力的文化局限;跨文化能力是比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的一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