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谈电视教学片制作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电视教学片的制作首先内容要新 ,即电视教学片的选题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 ,适应时代和学科发展的要求 ;其次形式要新 ,即电视教学片的表现形式应结合课程特点 ,灵活多样 ;最后手法要新 ,即先进的电视制作设备应与艺术的创造有机结合 ,以保证电教片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2.
摄像构图是制作电视教学片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掌握电视教学片的构图,是每一位电视教学片创作人员应有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艺术创作是通过艺术传达来体现的。艺术传达是整个艺术活动的中心。从艺术的构成来看,传达并非仅仅是引导审美意象的手段,而是一种构成艺术的活动,其自身就意味着创造。艺术创作不是从一个业已完成的意象出发,然后用一个形式去套,而是传达方式始终隐含并制约着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的意蕴包含其传达方式的意味。不同的传达方式反映艺术创作主体用不同的方式去观照、理解对象,因而传达方式体现了艺术的内容和意义。传达方式的选择和创造,也就成了艺术内容和意义的选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4.
浅谈教学片中的动画设计原则和审美特征潘义平(石家庄铁道学院电教中心·河北·050043)教学片不同于其它种类的影片或录像片,它是以教学为目的,为增强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制作的电视教材。电视教材的视听性和教学实践特征,决定了教学片的画面制作要有其自身的特...  相似文献   

5.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从事艺术活动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共同创造的。富于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根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创作主体应深入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生活,发现评价审美对象,形成审美意象;激起强烈的创作冲动,创作主体进行审美创造,使艺术美高于生活美。艺术的审美价值由其社会效果来决定,只有为人民大众的艺术才最富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视教学片中音乐的功能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教学片以传递文化科学知识为宗旨,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要受到目的、主题、受众、表现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它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载体,其中的画面与声音形象有着独特的教学、审美功能。因此,既要注意其严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同时又要注意遵循电视表现手法的特殊规律,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电视教学片中的音乐,可以摆脱屏幕的束缚,立体地、多层次地深入参与表现主题内容,所以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编导者的注意。本文拟就音乐在电视教学片中的功能及其设计作一些探讨。一、电视教学片音乐的功…  相似文献   

7.
卫星电视教学片制作质量探讨熊华卫星电视教学片的制作显然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教学片在制作过程中首先要依据教学规律,以收视者的心理特点来调动一切技术和艺术手段,尽可能采用符合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切合实际的表现手法,在依靠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教学...  相似文献   

8.
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任何思维活动又都离不开人的记忆。记忆这一心理元素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创造过程大致可分为准备阶段和创作阶段。艺术创造的准备阶段,包括创作主体审美心理的建构,创作个性、艺术才能的形成,独特的创作领域的开拓等,艺术的创作阶段又可分为创作动机的萌动、艺术灵感的突发,艺术构思的运转等。 首先我们看记忆在艺术创造准备阶段的作用。 艺术创造,从审美心理角度看可以说是创作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外化。而人的审美心理是一个不断与审美对象同化、顺应的双向运动建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始终与人的记忆中信息贮存丰啬有关。 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对象同化,其中原因之一便是主体记忆中贮存了相当量的与该审美对象结构  相似文献   

9.
浅谈教学片中的动画设计原则和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教学片不同于其它种类的影片或录像片,它是以教学为目的,为增强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制作的电视教材。电视教材的视听性和教学实践特征,决定了教学片的画面制作要有其自身的特点,“动画”的运用就是其中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电视教学中动画的设计原则及其审美特征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文学是一种新兴的优美的电视表现形式。电视艺术家创作出能引起观众审美再创造的文学作品。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都需要想象;“虚”与“实”共同创造了电视文学的美感,形成了电视文学特有的意境;电视作品的美感是通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来完成的。电视文学的审美就是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11.
陈微 《华章》2011,(36)
摄影是指艺术家借助先进的光影成像技术设备,运用各种生活素材为载体,传达特定审美情感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本文就现代摄影技术对当前油画艺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深化油画创作灵感,增强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电视教学片图像设计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教学片图像设计管见庚钟银电视教学片开拍前,一般都是根据文字稿本进行分镜头设计,而分镜头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图像设计。图像设计是提高电视教学片制作质量和效率的切实保证,它能够使一部电视教学片的总体构思变得更加明晰而具有可操作性。设计好电视教学...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审美活动的极致,文艺审美创作活动,尤其是要真正达到文艺审美创作的顶峰,以创作出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审美创作主体则必须具有超乎常人的、旺盛的审美创作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创作主体所必须具备的这种审美创作能力进行过多方面的论述。本文拟对其审美智能观中所涉及到的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直觉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传达能力等智能因素的  相似文献   

14.
电视教学片成功的基础──初中生物电视教材制作有感石振光一部优秀电视教材的标准应该是正确科学的教学内容与较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欲达到这一标准,需要摄制人员与专业教师在制片中的密切合作。初中生物实验系列片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录像教材一等奖,就是坚持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李琳 《华章》2012,(13)
生活与艺术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审美关系.艺术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观察和审美体验的结果的表现性形式,也是创作主体对生活独特的审美发现和对生命特殊的体会感悟的物态化结果.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者要想创造出形神兼备、生机盎然、妙趣横生、境深意远的艺术作品,培养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丰富独特的审美体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理论界与创作界多秉持形式只是在艺术传达阶段才起作用的观点。其实,这是对形式功能的简化与误解。形式早在传达环节之前就已悄然生效,并积极参与整个艺术表现活动。与学创作活动的素材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环节相联系,形式在艺术表现中具有三大基本功能一一预成功能、建构功能、完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以往的艺术评论中,往往只是把艺术家的作品当作研究的重点,很少或根本不把读者当作考察的对象,在强调艺术家对艺术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却忽略了欣赏活动对创作的积极影响,这种研究之所以在解释某些艺术现象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在于割断了创作与欣赏,欣赏者与艺术家之间的血肉联系,离开了艺术发展的真实情况。 作为创造美的形式的艺术创作没有能将其形式传达给美的接受者,或者欣赏者拒绝接受,那么艺术活动的过程并没有完成,就象教师授课一样,教师要想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学  相似文献   

18.
高校艺术专业美育的核心不仅在于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一定审美媒介,把美及美感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美的发现与接受,更重要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进行艺术创新的多方面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追求美和创造美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超功利的审美感知,在感性的观照中体现深刻的认识,以艺术的创造满足自我的情感需要,以审美直觉与非功利的形式表现社会理性,从而实现艺术创造。艺术创新的核心就在于个性,渗透着审美个性和独特审美感受的作品才能避免形式风格和内容的千篇一律,引起欣赏者独特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独树一帜的审美判断,形成区别于他人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的手工制作活动和绘画活动一样,都是审美创造活动,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的关键也是创造。而材料是幼儿发挥创造力的载体,是幼儿展示自我能力的道具,废旧材料具有可塑性、开放性,利用废旧材料培养幼儿手工制作能力,既进行了废物利用,又激发幼儿的创造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那么,培养孩子的手工制作能力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培养孩子的动手创作能力关键做到哪些,对于加强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下面一一介绍。一、培养幼儿手工制作能力的意义1.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是继承中华  相似文献   

20.
“移情”是客观现象作用于人的大脑而引起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能动反映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与创作中的联想和想象而产生。联想的形式有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等;想象有创造性想象与再造性想象。移情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形成艺术构思的必要条件;从艺术传达(表现)来看,以移情心理为基础的一些表现手法与技巧对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