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从中央电视台到全国各省、市电视自都涌现出一批采、妇、播合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说,新闻节目主持人队伍已经形成了。这一点,在去年的“金上明”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新闻类)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体现.但在这次大赛中同样也应该看到的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大多数新闻节目主持人(包括我自己)的参赛节目,是通过对单一事件的现场报道或现场采访来体现自己的工作过程,从这点看,新闻节目主持人似乎已完成了从单纯播音员向‘记者型”…  相似文献   

2.
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已经落下了帷幕。大赛虽已结束,但是仍然留下了很多值得思索、值得总结、值得探讨的东西。本次大赛无论对我个人还是整个主持人群体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都被赋予了新的理念。 本次大赛秉承的宗旨就是选拔具有个性的主持人,探索全新的主持理念。实际上,大赛的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这种宗旨的体现,并且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次大赛的各种题目设置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应出电视发展到了今天对主持人素质的挑战和要求。 首先是笔试,这是对一个选手综合能力的测试。我个人认为,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主持人不…  相似文献   

3.
<正>电视文艺晚会是文艺表演舞台上最常见的活动形式,如何对电视文艺进行策划是节目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的电视文艺晚会的质量。文艺晚会策划中采用与晚会诉求相对应的策略,是方法论的体现,同时也是晚会成功的保障。结合我国电视文艺策划的具体现状,从抓住文艺活动的主体内涵、设计节目的结构和形式、设计与主题相融合的灯光、背景、音响效果、选择合适的主持人这五个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付鹤 《记者摇篮》2004,(5):40-40,32
一年一度的央视主持人大赛结束了,看了几年这样的比赛,如今的感觉是这场大赛正在从一场激烈的选拔演变成一档组织严密、质量上乘的娱乐节目,作为一名电视从业人员,我们在荧屏前瞩目各位参赛选手大展才华的同时,不能不从电视工作的实践角度出发,来对“主持人大赛”这一常见的主持人选拔形式做一番说长论短。  相似文献   

5.
钟华 《新闻窗》2011,(6):89-90
从1988年举办第一届CCTV电视主持人大赛到现在,已悄然走过了23个年头。中央电视台不遗余力地举办主持人大赛,其目的是为广大地方台新秀以及青年学生搭建舞台,推举为社会广泛认同、大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撒贝宁、刘芳菲、张泽群、胡蝶等一大批电视主持就是通过大赛平台走近观众,成为知名主持人的。  相似文献   

6.
尹力 《现代传播》2001,(2):49-52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从2000年夏开始至2001年春结束,历时近1年,其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成为跨世纪中国电视媒体活动中的一大盛事。应当说,大赛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果。如何评价此次大赛,如何看待此次大赛带给业内外的较大冲击,大赛给予未来中国电视特别是主持人事业将带来多少令人深思的问题?本刊专门为此邀请了有关此次大赛的组织者、评委、研究者和获奖者等,就此次大赛及相关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表了他们各自的感受、见解与思考。 参与此次“个案研究”的人员名单如下: 尹力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专题部主任,主任编辑,本次大赛主要组织者 吴郁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本次大赛评委 曾志华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主持人研究者 撒贝宁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持人,本次大赛金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7.
传媒公关如火如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初的电视银屏好不热闹:这边是主流媒体的“第四届节目主持人大赛”,那里是民间电视制作机构的“首届全能节目主持人大赛”。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多了许多谈资,赛制、评判标准等等问题都成为热点话题,很多人对通过这样的比赛能否选出优秀的主持人持怀疑态度。其实,也许  相似文献   

8.
王峰 《今传媒》2012,(6):125-128
关于已有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的各类文章和课题,涉及面广、研究程度深。本文以策划与"主持人策划"入手,全面剖析"主持人策划"这一创新概念,对谈话节目主持人如何参与节目策划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及从"主持人策划"的界定与特征、分类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创新的理念,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主持人策划提出自己微薄观点,旨在提高主持人在策划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而指导实践,策划出高质量、更具创意的策划方案。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最活跃、最生动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因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前台"位置,在大众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体现了大众传播人际化、拟态化和人格化的特点和优势,也发挥了重要的传播影响力。主持风格不仅体现了节目、传媒的风貌和格调,也体现出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并且成为与受众交流的纽带,是受众直接感知和体验的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电视竞争的白热化,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娱乐电视节目的竞争就是主持人个性魅力的较量。  相似文献   

10.
王峰 《报刊之友》2012,(6):125-128
关于已有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的各类文章和课题,涉及面广、研究程度深。本文以策划与"主持人策划"入手,全面剖析"主持人策划"这一创新概念,对谈话节目主持人如何参与节目策划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及从"主持人策划"的界定与特征、分类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创新的理念,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主持人策划提出自己微薄观点,旨在提高主持人在策划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而指导实践,策划出高质量、更具创意的策划方案。  相似文献   

11.
潘红 《新闻世界》2010,(7):105-106
随着电视市场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对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应当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应当做真实的自己,应当是具有创新能力的策划人。  相似文献   

12.
自198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如意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以来,至今中央电视台已经举办了六届主持人大赛,为中国电视主持人队伍贡献了众多优秀主持人。作为中国电视主持界规格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大赛,其选拔标准必定是各级电视台选拔、培养节目主持人的参考指标。笔者试对1988年以来的历届央视主持人大赛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其特点及运作模式,以为其他大型电视节目赛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刚刚主持完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的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是近来年颇受观众关注的人物。这不仅是由于他把一个法制栏目主持得生动活泼,这位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还在全国性的大赛中获得荣誉:2000年他获得全国法制栏目主持人大赛第一名,还获得2000年度的中国电视榜年度新人奖,今年他又获得全国大学生电视节目最具潜力主持人奖和2001年“荣事达杯”全国电视主持人大赛第一名。荧屏上的撒贝宁既义正辞严,又机智幽默,他的成就来自于他的个性,也来自他多方面的才能。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撒贝宁现在不是中…  相似文献   

14.
曾鸣 《声屏世界》2002,(5):40-41
近年来,主持人节目以灵活幽默且风格迥异取胜,为受众带来无穷乐趣,成为电视节目中的主要节目样式,主持人也成为当代年青人向往的热门职业,主持人的选拔已是全国各级电视台一项持久而重要的工作。这从央视举办的三届主持人选拔大赛及央视三套《挑战主持人》节目的长盛不衰中也可窥见一斑。随着电视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使主持人节目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使它具有更高的品味,更加多姿多彩?就成为中国加入WTO后,摆在电视理论工作者与主持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始,伴随着电视主持人节目的成长和…  相似文献   

15.
陈邑萍 《东南传播》2010,(8):194-196
电视节目的竞争日益激烈,栏目的竞争逐渐演变成节目主持人的竞争。许多节目越来越需要专家型或权威型、主导意识强的节目主持人,而培养这般主持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让主持人积极参与策划、深度介入节目。本文就主持人参与策划节目这一话题,从电视主持人参与策划的作用,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从中央到各地方电台谈话节目迅速发展.目前我国不管是电视还是广播都有大量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作为节目的策划、组织者,主持人的自身素质影响着节目的整体效果.谈话目是通过交谈的方式来完成的,究其性质与内涵,能够诉说与倾听,是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电视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类型的访谈节目层出不穷,其中《天下女人》和《鲁豫有约》,以其鲜明的个性赢得了自己的受众群体。杨澜、陈鲁豫这两位著名主持人也凭借着她们各自独特的主持风格,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本文试从策划、定位到主持人风格,对《天下女人》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中得到感悟。  相似文献   

18.
刘赛 《新闻窗》2007,(4):96-97
从1980年7月12日至今,中国电视主持人诞生已有27年的历史了,这20多年来,随着中国电视的改革和发展,主持人节目在祖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主持人队伍也出现了不断壮大的繁荣景象,可喜的是,主持人语言继承清晰流畅、亲切自然的优良传统,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在不断锤炼中日趋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反过来也促进了主持人节目的蓬勃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荣事达杯“全国主持人大赛是继1988年“如意杯“、1995年“金士明杯“后,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的第三届主持人大赛,旨在“探索先进的主持理念,发掘个性化电视主持人“.它以全新的操作理念与受众意识,促进主持人的选拔更趋公开化、社会化,对社会各界有主持才华的人更具挑战性,也为电视进入“受众时代“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大赛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主持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张扬,考核评比方式是否科学,是否选出了专家与受众的最爱,等等,业内外人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带着种种思考,本刊特约北京广播学院的资深学者陆锡初教授与他的研究生撰写了一组文章(分三期刊用),从不同视角对大赛进行了观照.第一部分重在对大赛进行全面阐述,对考核选拔方式是否科学进行探讨;第二部分重在论述学识修养、生活阅历、个人魅力等因素对主持人主持节目的影响程度及新世纪对主持人的要求;第三部分重在对历届主持人大赛进行横向、纵向的分析比较,从中获得启示,以为各地今后主持人考核选拔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也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人物,其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成功与否,他是整个节目的策划、组织、传达着,媒体的报道意图要通过主持人对节目的准确把握表达出来。怎样沟通媒体与观众的关系,实现个性化的传播,拉近新闻报道与观众的距离,适应电视报道多样化的需求,是摆在每一个主持人面前的新课题。从现代媒体发展趋势看,能够高度融入节目报道全过程,以采访支持见长的主持人将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者型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