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如新华社女名记者周建英在序言中所说的<脚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看看他一望无际的脚印,才知道每个脚印中的含义是多么深重".你如果读一读这本新闻作品,就会真切地感受记者侯嘉荫在三秦大地和祖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那豪迈而矫健的一只只脚印.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离休干部、新华社陕西分社主任记者侯嘉荫所著《一个新闻记者的脚印》,近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侯嘉荫同志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写下了大量作品。本书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新人物,并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国家通讯社记者的道德情操、采访作风和充满情趣的生活;该书不仅收集了作者写的新闻作品,而且还收集了作者结合采访实践所写的新闻业务文章,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一个新闻记者的脚印》出版@陈世明  相似文献   

3.
《三秦都市报》刚刚走过了她的十岁生日。十年“三秦”报,堆叠起来恰好等身而高。笔翻阅了“三秦”的全部合订本,徜徉在那泛黄的新闻纸与疏淡的墨香之间,体味十年办报的艰辛、得失,所得颇多。作为全国最早的都市报之一,作为参与、见证了激烈的两安报业竞争的一份媒介,《三秦都市报》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的独特内质而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秦殿杰 《今传媒》2005,(5):42-4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时下中央或省市传媒越来越重视新闻点评的工作了。各地媒体都建立了许多点评的栏目,如《检察日报》的专栏“新闻快评”,《工人日报》的“圈点新闻”,《新华每日电讯》的“及时评论”,都办得很有特色:一是配合新闻,有的放矢;二是一事一评,火力集中;三是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四是专人负责,注重策划。  相似文献   

5.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6,(2)
路在自己脚下──读《陕西日报》“话说陕西人”征文继《西安晚报》“外向型城市西安人”征文之后,又一次在三秦大地产生震动、反响的征文活动──《陕西日报》“话说陕西人”征文,日前告一段落。这两天征文,都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重视,刘荣惠副书记亲自动手,或批示,或...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6,(6)
爱★的★礼★赞——《西安晚报》开展“三助”社会活动纪实文/陈连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熟悉、动听的歌声,早已在神州大地上被广为传唱,在亿万人的心灵上撞击出爱的火花。1995年下半年到1996年上半年,三秦大地上回旋...  相似文献   

8.
简讯 新千年到来之际,《大地》半月刊正式发行,这是人民日报推出的第一家新闻时事类半月刊杂志。日前,大地杂志社邀请首都新闻界人士,座谈交流办刊经验。与会者认为,《大地》从月刊改为半月刊,是迈向现代大型新闻周刊的重要一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 《大地》八年来发表了大批精品力作,特别是独家刊载的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传记作品备受瞩目,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拥有大批忠实的读者。李鹏委员长曾经亲笔题辞:“爱我中华,颂我大地”。《大地》半月刊继续保持高层次,高品位,而新闻时效性更强,及时对重大新…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对于同行们能获得全国性的新闻大奖,笔向来是很佩服的。因为,新闻工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牺牲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大奖实在不易。然而,笔读到《新闻与写作》杂志2004年第6期一篇章,标题为《用“心”拍摄》,说的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杨小兵拍摄的一幅图片《孩子上学“走钢丝”》获得中国新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5,(4)
刚刚开始的追求文/《三秦都市报》编委会《三秦都市报》(原《三秦晚报》)创刊一年半来,始终坚持党的办报思想和新闻工作规律,格守“三贴近”,赤诚为读者,以其“导向正,品位高,容量大,传播快,形式活”的特色赢得了各级领导的称赞和广大读者的认可,发行量大幅度...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一贯重视新闻工作。红军时期,他主编总政机关报《红星报》,为鼓舞士气、战胜敌军发挥了重要作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对新闻工作都有过深入地论述。这些论述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加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邓小平新  相似文献   

12.
西安目前有《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西安商报》、《阳光报》等,但这些报刊儿乎是清一色的属于都市性报刊、都做都市社会新闻,也就是说都在做西安的都市新闻,因而竞争也很激烈。  相似文献   

13.
无悔的选择     
从军5年,有4年是走“新闻”路。 记得那次新闻干事到基层物色报道员,我拉着新闻干事的手苦苦要求到团报道组搞新闻,并把以前发表的几篇“豆腐块”拿给他看……就这样,我放弃了当班长、报考军校的机会进了团报道组。在先后投出70余篇稿件都如石沉大海的情况下,我敲开了郑干事的房门。郑干事每年都被省军区和师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并且三次荣立三等功。我找他“拜师学艺”取经。但他只丢给我一句话:“路要自己走,志要自己立,梦要自己圆……”临出门时他还送给我《新闻简明教程》、《新闻标题制作100例》、《耕耘录》、…  相似文献   

14.
时政报道的现状和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伊莎 《青年记者》2007,(14):32-33
时政报道无疑是各种新闻题材中的“王者”,是新闻皇冠上的“明珠”,有业界人士预言这是中国新闻界最后一块蛋糕。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南风窗))和《中国新闻周刊》大约在1999年末率先明确地打出了时政牌,随后许多市场化新闻周报、杂志都开始在靠前的版面设“时政”板块,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凤凰周刊》为代表的媒体走在这个潮头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01,(6)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授程天敏的新著《新闻纵论》(41万字)2001年10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新闻纵论》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发表在诸新闻报刊与学术期刊上的诸多新闻学论文与文章中选出36篇的汇编。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级记者胡国华作《〈新闻纵论〉序》称:“在新闻研究领域,程教授虽然涉猎很广,但主攻的方向却一直是新闻写作。”“他已年近七旬,仍孜孜不倦地研究新闻写作,兴趣之广泛,钻研之勤奋,实在难能可贵。”“现在研究新闻理论的人虽然为数不少,但长期执着地研究新闻写作的就不是很多了。有…  相似文献   

16.
许多新闻工作者由于受新闻是“易碎品”观点的影响,往往把已经报道的新闻看成“明日黄花”,作为过眼云烟忘却了.其实,有许多名篇是从“旧闻”中进一步发掘出来的。有的记者甚至因此而名扬天下。国内外有经验的记者对“从新闻中发掘新闻”都十分重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教授、普利策奖金管理人之一——约翰·何汉自在他的《新闻学原理与实践指南》中说“出色的记者知道他必需把接触到的各类新闻题材都掌握住。尽管这些报道题材有些是微不足道的,甚至从  相似文献   

17.
柏建华 柏建华,现任临潼县委中心通讯组组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近两年连续被县委、县政府、陕西日报社、西安日报社、《西安人民广播电台》、《西安电视台》评为优秀通讯员,分别荣获标兵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他采写的《滚烫年华写春秋——记全国劳模高玉峰》等10多篇消息、通讯、言论稿件先后荣获一等奖。近3年来,他在中央、省、市新闻单位刊发各类新闻稿件共1000多篇,其中报纸头版头条稿件和广播电视头题新闻稿件50多篇。他经常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采写重要稿件,创造了去年12月22日一天同在《三秦晚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刊发3个头版头条的新纪录。同时每年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发稿10多篇。及时地反映了临潼县在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近年来首部以记者为主人公的长篇报告文学《原野新闻生涯纪事》,今年7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在读者中,尤其在新闻界和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欣然作序,对这本书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本书,“在三秦大地第一次将一位记者、一位一辈子为他人做嫁衣的人,着锦衣玉带,戴凤冠霞帔,隆重而又隆重地抬上了花轿。这不但体现了社会公正,也着实给纪实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名字,不仅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也和三秦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人生的风雨历程中,陕西是他涉足最多的省份之一。七十多年来,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热火朝天社会主义建设的五六十年代,或是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小平同志始终关心和关注着黄土地上的发展和变化。巍巍秦岭,滚滚黄河,将永远诵说着小平与三秦大地的不  相似文献   

20.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