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什么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十六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记者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记者就是写新闻报道的。久而久之,新闻界从事记者职业的同仁也似乎接受了这一观点。报纸记者说,我是写新闻报道的;电台记者说我是写广播稿的;电视台记者说,我是拍片子的。就连这些新闻机构的编辑,也大都持类似观点,只是把一个“写”字换成了“编”字。照此看来,“编写”新闻稿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写新闻”、“编稿子”对记者(编辑)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工作的常识告诉…  相似文献   

2.
图片(这里指新闻摄影)是报纸版面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前,“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已成为报人的共识。作为地市级报纸,新闻专业队伍不是很庞大,版面编辑往往既是文字编辑,又是图片编辑,许多编辑对专业的新闻摄影知识知之不多,因此,要收到“两翼齐飞”的效果并不容易。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笔者认为,要真正让“图片”这一翼飞起来,编辑应在以下三方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杨萍 《青年记者》2006,(24):46-46
当报纸编辑,一要会编新闻,二要会写言论,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不会写言论的编辑,不能视为合格的编辑。这是许多新闻前辈和同行的共识。如果说新闻是瓜的话,那么,言论就是瓜儿连着的那根藤;如果新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言论则是沟通绿洲的地下河;如果说新闻的力量在于事实,而言论的力量就是道理。因此当新闻向人们报告了“是什么”的时候,言论则是不时地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和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新闻活动。报纸编辑策划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是新闻策划的主体之一。谈新闻策划,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编辑策划。这里,主要探讨在当前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和着眼点。一、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其一,编辑策划是新闻传播传受关系由以“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变化的要求。我国新闻媒体长期以来以传者为本位,不够重视受众的需求,许多新闻媒体的观念在相当程度上是“我播你听(看),我编你读”,…  相似文献   

5.
王治平 《新闻界》2001,(1):51-52
谈到经济报道,我们会时常听到读者的抱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难读”;记者叫苦,“经济新闻写不出新意”;编辑苦恼,“编的经济新闻不疼不痒”。类似“产粮多少”、“创产值多少”、“获利润多少”、“套话+数字+过程”式等,简单化、填空式,一厂一店一村一品式的经济报道常常占据着报纸经济新闻的版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我们新闻工作者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环境缺乏深刻的分析和认识;对变化着的受众群的新需求缺乏准确的把握;对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特征和社会功能缺乏全面的理解等有很大关系。因而改进…  相似文献   

6.
编排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手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美国新闻学十分重视报纸的版面,编辑教科书均有专章讲述。但是正如美国新闻学标榜报纸是“超党派的独立报纸”,是“自由与负责的报纸”,是“公众通讯工具”,编辑教科书也声称,编辑工作的唯一标准是“客观性原则”,与纸老报板的意旨、报纸的政治立场全无关系。凡此种种都是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其目的都是为了掩盖报纸的阶级性、政治性。虽然如此,美国报纸版面在形式、技术方面,仍不无可资参考之处。我们将美国编辑教科书关于报纸版面的一些论述,加以编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择新闻稿件是编辑对来稿进行取舍,是一个对获取信息之后的再选择、再评价的过程。而众多的来稿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这需要编辑的“火眼金睛”。如何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报纸编辑要把握选择新闻稿件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跨入21世纪迎来崭新的信息时代时,电视新闻的连续挑战以及横空出世的网络媒体的强劲冲击,在时效上和空间上对报纸新闻构成的竞争更加激烈。报纸这张“新闻纸”要发挥快速传递、解读信息的作用,让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站”起来,发挥其“一图胜千言”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如何让新闻图片在版面上“站”起来,除了总编辑出好点子、起好关键作用,摄影记者提高素质、拍出好图片外,处在报纸的“总装车间”、选用图片的第一道关口的版面编辑,对作品的新闻价值的把握和对新闻图片所包含的形象价值的解读水平至关重要。报纸编辑在选择使用新闻图片时,必须树立“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强烈的典型瞬间意识”、“鲜明的画面美感意识”,才能慧眼识珠,将主题鲜明、构图新颖、有强烈震撼力的佳作编排在版面的显著位置上,让广大读者打开报纸就能被它富有穿透力的组合所吸引。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新闻摄影是通过照相机镜头对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现场选择纪实,来达到发布新闻传递信息的目的。新闻摄影的这一特征,决定了版面编辑在选编新闻图片时首先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只有这样,编辑才能从大量的来稿图片中,及时、准确、大方地选编那些包含了大量信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胡永球 《新闻三昧》2005,(10):54-56
编辑工作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句话反映了编辑工作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的特点。今天这种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翻开报纸,打开收音机或电视,看到听到的许多新闻作品署有多位作的名字,其中有的作往往就是作品的编辑,也有的是记兼编辑。在有些报纸的《本报新闻》版,这样的作品占了大部分。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其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笔认为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报纸改革,不单单是编辑部门的事,后勤工作也必须跟上。“文化大革命”前,各新闻单位都有个说法:行政工作要为编辑工作服务。那时候,做行政工作的同志主动配合编辑工作,与编辑部的同志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办好报纸。十年内乱一起,“左”的思想泛滥,行政工作为编辑工作服务被歪曲成“为编辑老爷服务”,错误地受到批判。结果是破坏了编辑部门和后勤部  相似文献   

11.
报纸编辑的职责是编好稿、组好版,而编好稿的前提是选好稿件,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企业报当然也不例外。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企业报的新闻编辑,要把好选稿关,必须坚持把握“三性”,即舆论的导向性,稿件的“新闻性”,报纸的“取向性”。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报纸被比喻成一道精神大餐,那么新闻单位的记者就好比是采买,编辑就是厨师。采访记者是捕鱼人,编辑则是烹饪师。编辑在报刊工作中负有非常重大的责任不同的报纸根据不同的属性、分类和定位,由编辑做出适合读者口味的各道大菜和地方小吃。新闻编辑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方面就是要具备“三有”。何为“三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报纸出版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在报纸出版流程中的广泛应用,校对工作自然而然地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从报纸产出的流程体系里:采写———编辑———电脑组版———(值委、编辑、校对)———电脑改大样———校对———印刷,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环节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同时,又在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互动。于是,每个环节都会毫无疑问地产生制约校对质量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就此进行一些探讨和总结,找出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我们的新要求。本人作为报纸校对的从业人员,在此就新形势下影响报纸新闻版校对质量的几个因素及对策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一、新闻要素是否准确是采写环节影响校对质量的基本因素由于新闻讲究的是时效,再加上采访手段的现代化,目前新闻稿已很少原稿,对于那些“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等新闻要素,校对已无原稿可查,传统意义上的忠于原稿“校异同”已演变成“与事实的异同”而非“与原稿的异同”。由此可见,“校是非”便成了校对新闻稿的主要内容,如果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出现新闻要素方面的错误或遗漏,校对是无法校正和补救的。如某报2001年10月24日的“同德中路”应为“同福中路”;12月21日的“人均国内...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要想创出一流精品报纸,新闻编辑的素质是关键。一.强化编辑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提升报纸质量“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论点。这里要强调的是,导向问题实质上也是人的问题,是新闻队伍的素质问题。一张报纸的导向体现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之中,体  相似文献   

15.
编辑工作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是多年来新闻工作中的一句流行语。它反映了编辑工作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的特点。今天这种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翻开报纸,打开收音机或电视,看到听到的许多新闻作品署有多位作的名字,其中有的作往往就是作品的编辑,也有不少是记兼编辑。剖析这种现象,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对署名的职业道德问题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随手翻翻几本新闻杂志,有关“总编辑要当首席记者”方面的文章不少,其意思大多为总编辑要多采写新闻,写好新闻,当好报纸的第一支笔,也就是首席记者。对此,我们做一般编辑的心里总是酸溜溜的:为什么连总编辑都不愿当报纸的首席编辑呢? 总编辑不当“新闻官”,深入下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采写稿件,并从中体会记者写稿的艰辛,本意是不错的,也值得提倡。时下的问题是,一些新闻单位本来对编辑工作就重视不够,总编辑又都忙着采写,哪还有精力顾及编辑工作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容易给人连总编都不愿从事编辑工作的感觉,编辑工作更难以引起重视了。其中有些人这样认为,编辑不就是剪刀加浆糊、涂涂抹抹嘛,不需多大的学问,坐得住就行。事实证明,办好一张报纸,应把编辑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考虑,编辑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劳动,一个优秀的编辑就是一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英国报业大王诺思克利夫勋爵说过,“记者为报纸写文章,但创造报纸的却是编辑。”我国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强调:“报纸工作应该以编辑部为中心。”在选拔编辑时应考虑到从优秀的记者中挑选,一般来说,编辑应该是记者中的佼佼者,只不过编辑不易比  相似文献   

17.
郭西京 《新闻知识》2001,(Z1):18-19
市场对报纸的影响越来越大 几年前,多数报纸编辑觉得编辑部很“神圣”,如果有广告或发行部门告诉编辑部如何编报纸,那肯定是个笑话。但现在,其它部门为编辑部提意见已很常见。一个原因是因为广告与发行人员与读者有更广泛的接触,常常能听到读者对报纸的称赞与不满;另一个原因,“报纸是商品”的观念在编辑部已经深入人心。 报纸是特殊商品,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工业产品。 既然是产品,报纸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产品在市场上的流行程度,即读者的喜爱与否。读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报纸生死攸关。 当报纸的编辑们把新闻、照片及稿件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读者对图片新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阅读需求越来越高。电视和网络又使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超越以往,报纸也鲜有独家图片新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图片新闻的版面处理,如果仍然固守“只要照片大”、“只要照片多”就会有读者的想法,而不在图片编辑上下功夫的话,就很难在众多报纸中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报纸上来。 一张对图片编辑不重视的报纸,一定不是一张抢眼的报纸,不是因为它缺少新闻,而是因为它缺少图书编辑赋予它应有的光彩。因此,在读图时代的报纸中,图片编辑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图片编辑素质的要求也是非常严…  相似文献   

19.
要闻版“是报纸登载最重要的新闻、评论以及其他稿件的版。每种报纸不论版面多少,都只有一个要闻版,通常都以第一版为要闻版。”①它浓缩了最新的信息精华,是体现编辑意图的一面旗帜。版面空间的有限和新闻内容的丰富之间的矛盾,使得编辑在处理要闻版时不得不加以控制,精益求精,要中选“要”,可谓“寸土寸金”。如果编辑言犹未尽呢?或嘎然而止,或来日再报。但前者孤军作战,力量单薄,不能尽显要闻之重要性;后者需借以时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很可能使轰动一时的独家新闻一夜之间变成大路货。总之,两者对当日读者传播的都将是残…  相似文献   

20.
朱敏慎  吴志明 《今传媒》2006,(3X):37-38
高级编辑贾安坤曾主持上海《解放日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后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任副局长,分管报纸和期刊,1994年底调至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任秘书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担任过上海市企业报协会名誉会长,现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聘任的20多位新闻阅评员之一,也是上海市企业报“好新闻奖”评委。老贾退休已近7年之久,自称是“桃花源中入”。虽然离开办报业务多年,实际上一天也没离开报纸,他非常忠诚于“阅评员”这项工作。作为一位老新闻工作,老贾关注的不仅仅是报纸,还有电视、广播中的新闻节目。他认真读、认真看、认真听,并通过种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老贾这种细读、细看、细听的阅评精神,缘于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