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人体耗散结构是体育哲学生命观和辩证人体观的范畴之一 ,也是系统科学对人体特征的理论概括。耗散结构 ,是生物体在开放的、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下 ,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通过能量的耗散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形成和维持的时空有序结构。人体就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人体由于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使机体形成一个有序与无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的熵增原理 ,人体系统的有序程度将会随着人体总熵 (ds =dis des)的变化而变化。当人体发展处于青少年时期 ,同化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则负熵流…  相似文献   

2.
张晓武 《武当》2009,(2):46-47
一、采气的理念 传统的“天人合一”整体生命观认为,天上的日月星辰之气,人体内的真元之气,地上的山河草木之气,这三者之间的生命活力、生命能量与生命信息都是相互关联并相互作用的。例如,我们适当地晒太阳,通过阳光对人体皮肤的照射,能够促进人体中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骨骼的钙化。  相似文献   

3.
刘志民 《精武》2007,(8):50-51
人类的体育活动本应追求生命的健康.而竞技体育却走向了反面。是否存在着某些方法,既能快速提高运动技能,又能从根本上有益于生命健康呢?运动技能与生命健康人体生命的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活动效能的状态",应该包括结构、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生命的健康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  相似文献   

4.
没有人知道宇宙是怎么来的,传说是在无序扭曲的混沌中,一次无法想象的大爆炸创造了宇宙中所有的世界。新创造出来的宇宙中充满着混乱的能量,整个宇宙仍然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中。但是宇宙的秩序正在缓慢的改变,被从另一维宇宙来的强大的种族所缓慢改变。这个种族就是后来被称为泰坦的种族。他们按照在有序宇宙中的思维改变着这个新生的混沌的宇宙,以确保后来的种族能按照他们设计的方式来生活。  相似文献   

5.
前几讲我们介绍了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运动员对它们的需要量,是从质的方面对运动员的营养进行了分析,但是如果要对运动员的营养做出总的评价,就必须从量的方面也加以分析,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运动员的能量平衡。一、能量平衡生命是生物不断做功的过程,而完成任何功都需要能量,因此人在维持生命活动期间要不断消耗能量。能量是随物质的变化而转移的,人体消耗了能量就要从摄取食物的潜能中来补充。人体的活动量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多,需要食物供给的能源量也越大。在正常状态下,能量的消耗与摄取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饮食排毒     
杨力 《健身科学》2009,(10):42-43
●饮食排毒入法● 生命的垃圾不能排除,逐渐占据了人体的空间。阻碍了生命活动正常进行,避免的办法是:  相似文献   

7.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生物化学分离出来的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运动中生命的化学。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机体内一系列化学变化来实现的,研究运动生化揭示人体在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中生命活动的本质,从而更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人的存在需要能量,体育运动需要的能量更大。供给人体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摄取来自太阳能的各级动、植物能库中的营养物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吃食物”。在这食物中做为能源的主要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作为能量的直接供给者是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  相似文献   

8.
主宰苍穹     
《当代体育》2008,(5):84-89
在汽车人和霸天虎出现之前,在所现存的生命开始之前,在善与恶从混中分离之前,来自某个更古老的平行宙的创造者为了探索新生的宇宙用不型的混沌能量创造了两个使者——字大帝Unicron和元始天尊Primus,他为无数新生的星球带来了生命的光。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界中,任何物体的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从单纯的机械运动(如汽车的行驶,机器的运转)到复杂的生命运动都需能量的供应。就人体而言,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如肌肉的收缩、神经的传导,腺体的分泌以致体温的调节等都离不开能量的供应。可以说能量是实现人体运动的必要条件。人在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比安静时要增加几倍到几十倍,因此,人体供能能力与体育运动是息息相关的。这些能量来源是由于人体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通过物质代谢获得的。  相似文献   

10.
人体科学是正在我国兴起的新兴前沿学科,她把人体视作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整个系统在意识反馈的控制下进行着有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内外交流,这种交流呈现出多种形式的亚稳定状态,即人体功能态。研究人体功能态是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人的生命活动的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各种功能态的结构和特性,提出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胡西林 《收藏》2009,(9):95-95
孔子云:五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这是千古圣人对人的生命状态的至高观照,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福气逾过这道槛,让生命步入从心之年。譬如王铎,这位乱世中命途多舛、命不假年的人,享年仅六十又一,命里就没有从心之福。但是他的书法不为生命所囿,恣意挥洒,意象万千,管毫在握,字字从心,生理寿命不逾从心之槛,艺术生命却早早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就进入从心状态了。这是天意,让两种生命互补,并且,一种生命延续另一种生命。  相似文献   

12.
营养补充与体育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是人体维持生命的要素,也是运动员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方法。合理的营养补充为运动员提供适宜的能源物质,而且有利于大强度运动后的恢复。一、人体所需的几种能源物质(一)糖糖是体内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占人体全部能量的60%左右,如果运动员每日糖摄入量不足,就会降低肌肉和肝脏的糖原储备量,还会导致血糖含量降低。而血糖是大脑及神经活动的能量源,血糖下降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此外,如果缺少葡萄糖,脂肪就无法转化为能量,就会直接影响到运动耐力的延续。在持久激烈的体育运动中,糖是维持肌肉收缩的重要物质,当…  相似文献   

13.
糖是生命活动中能量的主要供应者。人体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的活动,尤其是大脑的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首先由糖来供应。 糖在人体中主要以血糖、肌糖元和肝糖元的形式来供给机体利用与储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水平一般保持在80—120毫克%的范围内。糖元在肌肉和肝脏中的储量分别为150—200克和100  相似文献   

14.
郑勤 《武当》2012,(12):61
"养生"一词最早出自《管子》,又见《庄子·养生主》。养,指生育、哺乳、培养、饲养、积蓄、长之义;生,指人体生命。养生,指调养人体生命,以达健康长寿的意思。中国的传统养生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调畅神态"神志",指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过多的言词,过度的感情冲动,以及过多的思虑活动,都可能伤精。  相似文献   

15.
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规律,总是从相对的安静状态,逐步进入工作状态,再提高到较高的水平,然后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又逐渐下降到原有或低于原有水准的状态。根据这个客观规律,在从事各项体育教学、训练中,为了保证基本部分的教学,尽可能地缩短人体机能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及早发挥较高水平的活动能力,往往采用准备活动这一措施以达到上述目的。准备活动由于所解决的任务不同而分为一般性及专门性准备活动两种。其内容  相似文献   

16.
前言调息就是调整呼吸频率,运用顺、逆两种不同的呼吸方法,使呼能和吸能沿着“∞”字运行,达到能量转换的平衡。尽管气功流派众多,功法各异,但都十分重视调息这一功法。调息就是通过意念达到人体能量遵循肢体运行的一定规律,使分配到各器官的能量可自控调节,进而达到延年益寿。本文着重阐述的是:呼吸类似一个振动波,一呼一吸(一阴一阳);人体中心肚脐(磁场中心)是“∞”回互能量的转换点,是生命运动的“拐点”。  相似文献   

17.
徐金龙 《武当》2004,(9):56-56
是什么在支配着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现代科学已发现.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衰老与激素密切相关。每天几十亿单位流入我们血液中的100多种天然激素,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激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如一种激素完全消灭.其他多种激素则会罢工停产。在男性和女性的血液中.均含有大量的雄激索。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观的生命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命哲学“体验——表达——理解”的方法论解读,透析了体育是一种生命情感体验、非理性的文明表达、生命能量的释放和生活习惯等基本观点,并以此对当前体育课程观进行了生命哲学的理解与规定,以期拓展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9.
王化文 《健身科学》2009,(10):19-19
(一)细胞生物电就是细胞的生命 当今世界是二个电的世界。它主宰着这个世界,支撑着这个世界,推动着这个世界向前发展,它是世界发展的动力源头。人是生活在充满电的大宇宙之中,作为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也是生活在一个电的环境中,这就是生物电。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无一不是生物电的作用。人体是由诸多细胞组成器官,由诸多器官组成系统,完成人体极为复杂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养生调息运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生调息运动能增强人体生物电流,提高机体活性,改善机体体质;还能使大脑各区域脑电波趋向同步,脑细胞电磁活动高度有序化,能量消耗降低,效能提高;能使神经传导加快,电传导加快,电子流动加速与氧结合加快,三磷酸腺苷(ATP)产生增多,能量贮备增加,机体机能增强;能加快氧化呼吸链的电子传递(电子流动,线粒体)。在调息状态中,机体的细胞处于激发状态,因而能量较高的受激生物分子能以生物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起到激活其他生物分子的作用(给线粒体充电的作用),形成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结合的“生物场”,而“生物场’,的辐射正是藉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和机体自我修复功能,使机体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