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小读者》2013,(5):36-36
学生都很害怕作文课,当年钱穆教作文的方法很有趣。他认为,作文就是说话,口中如何说,笔下就如何写。出口为言,下笔为文。他要求学生想说什么如实写下即可,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提问。一天下午,钱穆要求学生做作文,作文题目为《今天的午饭》。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以后,钱穆选择一篇写得好的抄在黑板上。这篇作文结尾是这样写的:“今天的午饭,吃红烧肉,味道很好,可惜咸了些。”通过这篇作文,钱穆告诉学生,说话、作文要曲折,要有回味的余地,就像这篇作文的最后一句.“可惜成了些。”  相似文献   

2.
季存道 《课外阅读》2011,(12):357-357
作文与说话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说话。人们平常说话时,何曾有为难、发愁或劳累的感觉呀?作文呢,其实就是说话,只是不用口而用笔罢了。对此,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也可以说,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作文。可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作:史时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3.
一、从训练中来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就是说话,它“是生活的必需,并不是生活的点缀”。如果我们降低作文教学理论的门槛,教育学生养成了“只有先说好了,才能写好”的写作思维习惯,作文就不会是如此的可怕、可憎。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平时聊天玩耍时口齿伶俐、思路清晰、绘声绘色、很有口才。我先鼓励学生说,不限制也不指责,内容随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定,自己想说的话、见闻、感受和想象均可,充分地展示自己,随后再要求写下来。当学生能说清楚说好了,自然就能写明白写好。听说是读写的根基,小学低年级的写话和口语交际尤为重…  相似文献   

4.
闯关游戏     
作文就像一个闯关游戏,有快乐,有轻松,有困难。快乐的作文就是写你很顺手的内容,这样你心情一定很愉快。你愉快,那作文肯定好,作文好,你便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你能不愉快吗?  相似文献   

5.
黄德灿 《华章》2011,(3):30-31
【想一想】为什么作文总是内容单薄,读起来很乏味?为什么写着写着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写不下去了呢?看别人的文章内容那么丰富,有分量,是如何做到的?不少同学很苦恼。是的,说话如果淡而无味就没有听众,写文章如果干瘪无味就没有读者。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对参观、游览活动很感兴趣,但听说结束后要写作文,就兴致全无;考试前,学生也常常向老师打听有没有作文?没有作文,则兴高采烈;有作文,则兴味索然。学生为什么这么怕作文呢?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一、学生生活贫乏。小学生作文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然而,小学生生活单调,活动范围有限。二、被度太陡。《大钢》指出:“作文教学应该按从说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按这一要求,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开始。低年级侧重说话、写话训练,中年级…  相似文献   

7.
学生都很害怕作文课,当年钱穆教作文的方法很有趣。他认为,作文就是说话,口中如何说,笔下就如何写。出口为言,下笔为文。他要求学生想说什么如实写下即可,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提问。一天下午。钱穆要求学生做作文,作文题目为《今天的午饭》。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以后,钱穆选择一篇写得好的抄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开始写命题作文。为克服学生对命题作文的畏惧心理,我决定从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入手。 第一周作文课,我以“说话与写话”为题,上了一堂作文启蒙课,重点向学生指出:所谓作文只不过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没有什么神秘,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难。我对同学们说:“不会说话的请举手。”全班无一人举手。我接着说:“同学们都会说话,而且有的学生说得很好,很流利。老师相信同学们也会写话,有的还会写得很好,让人喜欢读,说不定将来还会成为记者或作家。”说到这里,有的同学喊起来:“老师,快出题吧,我们写。”接着我鼓励说:大家的热情值得赞扬,但要写好作文,我们得先“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相似文献   

9.
不少人认为文章写得好就是作文方法知道得多 ,不会写文章就是不知道作文方法。受这种观点影响 ,许多同学学写作文也在掌握作文方法上下功夫。这实在是把劲用错了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呢 ?理由如下 :一、我们本来就不缺少作文方法 ,只是我们没有感觉到而已。因为作文就是说话———用书面语言说话 ,所以说话的方法就是作文的方法。因此 ,从幼儿学习说话开始我们实际上就在学习作文方法了 ,到会说话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就学会了作文的方法。不相信么 ?你看幼儿园的阿姨组织小娃娃讲故事 ,一个个把故事讲得清清楚楚、完完整整。从作文方法的角度看 ,…  相似文献   

10.
“万事开头难”。小学生初学作文,不知道怎么写,不是抓耳挠腮,就是看着黑板发呆,要不就胡抄一通。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起步作文呢?我的体会是:只要从兴趣入手,先说,再察,最后写、改,循序渐进的进行,学生就会很轻松的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1.
浅谈作文指导课中的“说”与“写”王玉铃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时有这样一段话:“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作文的本质特征.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该辩证地处理好“说”与“写”的...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小读者,上期我给你们讲了如何依靠材料写出有趣味的作文,你照着做了吗?现在我继续讲如何通过语言的变化写出有趣味的作文。我们知道,同样一个意思让不同的人说,其说法是不相同的。有的人说出来很死板,听的人没啥反应;有的人说出来则很幽默,听的人会捧腹大笑。如果我们写作文时能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我们的作文不就有趣味了吗?我这样说,你可能会想:这谁不懂,问题是写不出幽默的语言。没错,幽默的语言不是谁想写就能写出来的。那怎么办呢?很好办呀,生活中有许多说话非常幽默的人,你把他们的话多记一些,写到作文里不就可以“幽”一“默”了…  相似文献   

13.
杨玉霞 《学周刊C版》2014,(5):166-166
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究其原因,学生多是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总有一种情结.作文就是写名人。写大事,写崇高.写大气。可是,学生的人生经历少.分析问题的能力低.且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他们来写呢?叶圣陶说过.作文即生活.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我觉得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让学生把眼光放低,形成一种意识.只要有生活,就一定有作文:生活本身千姿百态,作文必定丰富多彩;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我的作文也一定能够出类拔萃。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师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板书)“话题作文” ,大家一起读一遍。生 :(齐读)师 :你们读了这个题目之后有什么疑问?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我们过去的作文有什么区别?话题作文怎样写……评析】话题作文是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作文形式 ,教者首先激疑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 :什么是话题作文呢?大家一起学习几篇文章。生朗读第一篇文章 :《会说话的眼睛》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会说话的眼睛》 ;谢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生朗读第二篇文章 :《她真像妈妈》)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  相似文献   

15.
郭瑞炜 《家教世界》2014,(12):51-51
师: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记载下来,写成文章。你每天都在说话、都在听别人说话。生:如果说的话干干巴巴,一点生气也没有,谁爱听啊?同样地,如果写出来的作文干干巴巴,一点生气也没有,谁爱看啊!师:说话要说得生动、说得实在;作文也要写得生动、写得实在。而我们每天经历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正是体现我们丰富多彩、表现文风实在的最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纵观小学生作文,呈现出的一个通病就是不知道写什么,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小学生作文,首先要突破“敢写”。 我们从字面上看:“语”就是我用嘴巴说话,“文”就是作文,所以 我们可以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说话,教会学生写作 文。笔者认为:小学生写作文,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敢写”。  相似文献   

17.
黄群英 《考试周刊》2013,(77):58-58
在平时的教研中,常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写不好作文,普遍对作文有种畏难情绪,而大多数学生提起作文更是谈虎色变.不知如何写起,举笔难下。然而,写作能力又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写不行。那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个聪明的“巧手妇”。先识好大米,而后煮成香喷喷的饭菜,供人品尝。然而好米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中考结束,考试情况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议论,而作文更是首当其冲。那到底什么是作文呢?从小学到中学,学生每周都要写作文。但我们注意到学生对作文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有的甚至认为,作文就是把自己脑袋里的一些好的形容词、句子想出来写在纸上。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  相似文献   

19.
说话、作文,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基础却在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首先应当关注些什么?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很少考虑这样的问题:学生作文写了有什么用处?学生的习作价值在哪里?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锻炼学生字、词、句等语文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作文教学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技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很害怕写作文.甚至很厌烦写作文,有的学生往往感到没有什么好写.有的不知道怎样着手.有的只是一堆材料的简单罗列.有的写出来的所谓作文病句一大堆……其实.不论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还是喧闹活泼的校园.每天都发生着许多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但由于学生不懂得留心观察,不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善于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并有意识地积累资料.才使作文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积累资料,勤于练习,就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