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文素质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一词,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是指人们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它主要由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所构成。人文精神则包含着注重实践、大胆怀疑、理性反思、宽容大度、勇于创新这五个要素。  相似文献   

2.
人文及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厘清了人文、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术语基本内涵之后,我们发现,人文教育乃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文科学不仅是一门博大的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精神体系和价值体系,比起自然科学体系来,人文科学知识则更容易直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人格品质;人文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而素质教育的人文本质特征是完满人格的培养;我们还必须关注人文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设计建构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强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把人类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气质品格,全面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陈建国 《承德师专学报》2002,22(1):67-71,76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应由语文能力培养目标和人文教育目标两个子系统构成。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三个要素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智力。语文人文教育目标的四个要素是思想品德、意志培养、情感熏陶和审美教育。在语文能力培养和语文人文教育两个目标的指导制约和调控下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同时发生发展的,两者相随相伴,贯穿始终,互为目的的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我国目前的教育观念、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职业教育来说,在教育思想和观念上必须来一个转变,即由重视学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单一技能的专才教育向具有创新能力的通才教育转变。一个时期以来,职业学院比较注重专业技术教育,也较重视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但对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研究的还很不够,认识上亟待提高。一、人文素质的构成人文素质主要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其中人文知识是关于人文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学生的人文知识不断丰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人文素养"指的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底蕴。在如今这个物质文化高速发展,而精神文明却极度匮乏的社会,人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观念滞后,教学方式陈旧,过度注重学生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人文",在这里当为"人文科学";"素养",由人的"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人文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不同 ,人文世界是由价值和意义所构成 ,在人文世界里 ,意义取代价值成为核心。人文世界在人类总体世界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人文知识在人文世界建构中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知识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相比较具有其独特性。因此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 ,我们应当彰显教育的人文性 ,同时对人文教育的价值目的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要服务于现代社会,并为下一个世纪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大交叉大融合大发展创造条件,要求科技期刊编辑调整和完善编辑素质结构,加强人文素质养成。人文科学的吸纳和实现能力的转化,是人文素质养成的主要内容。科技期刊编辑人文素质的养成,要更新观念和提高自觉性,在内容和方法上,则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