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农村30年来的反贫困行动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就农村反贫困战略而言,运动式治理是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本质特性,亦是其陷入困境的深层次根源。实现反贫困战略从"运动式治理"向"制度性治理"的转向、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的力度和深度,不仅是中国农村反贫困行动走出困境的最佳选择,也是今后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内部治理受多元因素的影响,构建"行政权主导下的共同治理"是现实的需要,旨在运用有力的行政管理,保障学校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同治理,有效协调学术权和行政权,为学校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此,要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建立基层学术组织和校务委员会等,保障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学校决策的机制;要建设完善的行政管理机制,实行"校-院"分权分层治理,保障决策效率和决策执行力;要建立内外部激励监督机制,建立监事会,健全教代会、学代会,实现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的内涵特征、历史使命与发展路径。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着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把学校治理转变为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推力。学校推行教育综合治理理念下的“学校治理”,坚持守正创新,从“管理”走向“治理”、从“制度”走向“文化”,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然之势。  相似文献   

4.
如何从当下校情出发,提升管理效能,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需要管理者不断反思,通过辩证地看待问题,挖掘其中人的因素,寻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同时,以评价为导向,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多元化的治理体系,形成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实现从规范管理、精细管理走向学校治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走动式管理"的特性,探讨在职业学校实施"走动式管理"的优势与操作方法,并对如何在职业学校中推广"走动式管理"提出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亟待学校变革,大学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协作关系的"U-S"式学校变革是一种重要的变革路径,它对于中小学和大学的发展各具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中,"U-S"式学校变革要取得成功会遇到重重阻碍,但只要努力捕捉和创生"U-S"式学校变革取得成功的条件,即根据不同变革阶段及时调整变革策略、发挥"变革金三角"的关键作用、以学生的真实成长评价变革、创生变革过程中的意义与情感支持、实现"U-S"双方的文化融合,"U-S"式学校变革仍然可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成人礼仪式所富含的隐性德育功能使其日益成为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中日成人礼仪式的交融与发展、特征比较中进行解读与分析,探索如何构建现代成人礼仪式,更好地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成人礼仪式的建构需要遵循社会性与个体性结合的仪式理念,要多层次仪式目标与特色仪式内容的结合,以实现新成人主体下现代"成人礼"仪式的多元化呈现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值班过程中对迟到学生的劳动教育,从传统命令式的"处罚式管理"转变为"倡导式管理"所取得的效果受到的启示中,提出在"班级管理中变‘惩罚式管理’为‘倡导式管理’",提倡在班级管理中学习、借鉴、推广"倡导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师资的均衡化是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间、校际间教师数量与质量的不均衡。在促进师资均衡化的政策实施中,形成了以促进教师流动为主的"配置式均衡"模式。"配置式均衡"旨在通过对现有师资的分配和再分配实现"均质化",却存在着实践困境和根本性的难题。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需要形成一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教师愿意"扎根"学校的"发展式均衡"路径。应通过加大扶持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的政策倾斜、立足于本校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增强教师对区域和学校文化的认同等政策变革,形成基础教育师资的"发展式均衡"新路向,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均衡。  相似文献   

10.
在科层制理论、管理主义和传统治理的路径依赖的影响下,我国公立大学出现"碎片化治理模式",呈现压力型治理模式、科层式治理模式和运动式治理模式,继而导致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的"碎片化"困境:治理理念的断裂、治理结构的分化和治理机制的裂化。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和治理结构的整合以及治理机制的创新,为公立大学内部治理模式的转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为实现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由"碎片化"向"整体性"转型,治理理念应由治理者的合理性向被治理者的合理性的转型,治理结构由集权分散式结构向多元整合式结构的转向,治理机制由从应急式运行机制向制度化运行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学校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在一所有着众多青年教师的学校里,更需要教师抱团发展。原先的校本研究已经不能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在对校本研训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后,形成了适合教师发展的"二轮五环"研训模式的主题式教研活动。它能发展学生学习力,彰显教师新魅力,构建教研生命力,让教师的"抱团发展"成为可能。该校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开展主题式教研,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科研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民主型组织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追求的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学校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脱离现实生活、强调道德知识灌输"的学校治理体制,形成"学生民主自治"的学校治理体制。学校在三个层面进行具体实践:在学校层面建立"模拟城市"学生校园自治系统;在学生公寓层面创建"社区化"自治管理模式;在班集体建设层面探索班级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民主自治"机制的建立与实践,引导学生在校园真实情境下自主构建生活秩序,在实践和体验中走上自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建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的"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议题,这就需要学校重新审视自我,从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出发,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不断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叶飞 《教育科学》2014,(1):7-12
"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在当前获得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治理"理念倡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扩大和提升学校的公共利益,培育学生的更为健全的公民品质。因此,学校"治理"与公民教育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有机联结的关系,学校组织的治理型建构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公民教育则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提升他们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治理的发展。基于"治理"理念而建构起来的公民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概念式的公民教育,而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公民教育,它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使学生成长为治理型的公民。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孕化新教育,新时代需要新学校。责任和使命的驱使,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于2017年启动实施了以"守正出新,质朴求真"为内涵的"元典教育"改革实践。学校将科学构建学校的改革理念和实践体系作为图"新"之要,建构新理念,提出新主张,确立新追求,实施新管理,迈上新征程,实现新愿景,打造"新学校"。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现代学校治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都意识到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然而从观念转变到实践落地常常需要更多的用心投入。以笔者所在的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小学为例,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多年的卓秀书院文化积淀固然形成了学校发展的良好基础,但"管得多、服务得少"的传统办学方式也容易让学校管理浮于表面,办学理念成为高高挂在墙上的一句口号。只有学校管理"走心"了,办学理念才能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六段式"教研模式从教师实际和学校现状出发,整合学校内部资源,有利于新、老教师之间经验的传递,有利于新老教师教育理念的共同更新,有利于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成长。"六段式"教研模式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扩展到整个地区,有利于优秀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班级是组成学校的细胞,因此,班级管理自然而然地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有许许多多的管理方式和策略。一个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无疑可以极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维持正常的班级秩序。实践证明,"激励式"管理策略是一种简捷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教师可以从情感激励、团队激励、肯定激励等几方面入手,使得班级管理更加简单和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9.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已是当今教育界无须争辩的事实,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也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关键问题是:到底该怎样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本文从"海绵式"和"淘金式"这两种风格的思维方式入手,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例,从以下三点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进行探讨:一、运用海绵式思维获取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为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打好基础;二、运用淘金式思维延伸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思维具有批判性特征;三、融合"海绵式"和"淘金式"两种思维风格,反复练习以拥有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基地学校和聘用学校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形成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奉贤区尝试采取了"浸润+实战"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成效。一、"浸润+实战"培训方式的概念界定"浸润+实战"培训是将在基地学校的浸润式培训与在聘用学校的实战式培训相结合的一种培训方式。基地学校浸润式培训,是指见习教师整整一个学期都"沉浸"在基地学校接受培训。浸润式培训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基地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