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10月22日,印度将一个名为"月船一号"的无人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成为亚洲第三个将人造卫星送入月球轨道的国家。这是继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国际探月活动。在此之前的2007年9月4日,日本发射了探月卫星"月亮女神"。更早一些时候即2006年9月3日,欧盟发射的一颗卫星对月球进行了撞击试验。德国最近启动了  相似文献   

2.
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成功发射2007年9月14日,日本耗资2.72亿美元的"月亮女神"号探月卫星成功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在围绕地球两圈后飞向月球,在月球轨道上发射一颗主卫星和两颗小型姐妹卫星,对月球进行全方位探测。日本研究人员称,这是日本2025年建立载人太空站的第一步。同时,这也是继美国首次登月之后,人类最大规模和技术量为复杂的月球任务。  相似文献   

3.
罗建美 《物理教师》2008,29(4):59-60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1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4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中国“嫦娥1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2次、第3次的制动,  相似文献   

4.
卫星撞月球     
美国又要对月亮“动手”了,这一次可不是让卫星绕着月球飞一飞那么简单,而是要狠狠地撞它一下。美国宇航局宣布,2009年将发射探测器对月球南极进行撞击。美国制定“重返月球”计划,让宇航员在2020年前再次飞上月球,建立一个人们梦想中的月球基地。“卫星撞月球”是想了解月球上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知识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与月球“相会”时减速制动被月球俘获,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再经过两次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逐渐变成周期为127min、轨道高度为200km的环月圆形工作轨道,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2007年月10月24日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日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为轨道周期127分钟、轨道高度200公里的环月圆形轨道.11月7日,  相似文献   

7.
在不断升温的空间探索热潮中,月球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继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在2006年9月撞击月球成功后,中国定于2007年发射绕月探测器,美国计划于2008年10月发射观察与感知卫星撞击月球。这一系列的探测活动,是人类观测和研究月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寻找水或者冰等物质,为建立月球基地作准备。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07,(Z5)
在不断升温的空间探索热潮中,月球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继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今年9月撞击月球成功后,中国将于2007年发射绕月探测器,美国计划于2008年10月发射观察与感知卫星撞击月球。这一系列的探测活动,是人类观测和研究月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寻找水或者冰等物质,为建立月球基地做准备。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太空网等媒体发布消息称,为实现重返月球的目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开始进行"月球导航"验证。他们表示,目前地球轨道上的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在月球上可以接收使用,定位精度能达到200~300米。在月球上竟能用"蹭"到的GPS信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月10月24日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日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中国“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成周期为127min、轨道高度200km的环月圆形轨道!11月7日,中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  相似文献   

11.
从48年前苏联发射的探测器第一次掠月而过,到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全世界共进行了124次月球探测活动,但直到今天,这个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上的任何资源都尚未在人类生活中得到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48年前苏联发射的探测器第一次掠月而过,到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全世界共进行了124次月球探测活动,但直到今天,这个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上的任何资源都尚未在人类生活中得到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13.
据资料表明,月球外有一颗巨大的卫星不是人造的,它的来历尚未查明。在1989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前苏联宇宙专家马斯·捷诺华博士在日内瓦透露了这个惊人的消息:"这枚卫星是1988年底出现在地球轨道上的。"  相似文献   

14.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乘"阿波罗号"首次踏上月球,成为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壮举之一,当时全世界5亿电视观众目睹了这伟大的一幕。月亮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了,它再一次被证实并非是梦幻的世界,它的表面是由平原和峰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巨大的陨石坑,它只不过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尽管月球上是死寂的黑暗,但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芒,因而  相似文献   

15.
图解词句     
仰望苍穹,想看看天外的世界吗?从研制出第一架飞机到第一次从空中收听到音乐,从第一次发射太空船到第一次在月球上漫步,从在卫星上获得新闻图片到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成功飞行。"一步登天"不再是梦,而"九天揽月"也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目前正按计划进行研制.卫星各关键技术已获得突破性进展, 将力争2006年12月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2006,(Z1)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后,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东方。一次次的成功,把默默奉献的中国航天人从幕后推到了公众的面前。中国航天的下一步——探月工程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的总设计师、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所带领的航天人已经完成了月球探测卫星的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已经有了突破,初样工作也已结束。在可以预测的最近几年,中国嫦娥奔月的神话必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此之前一个多月,日本发射了类似的卫星"月亮女神"。更早一些时候,欧盟发射一颗卫星对月球进行了撞击试验。  相似文献   

19.
"嫦娥一号"正围绕着月球转啊转,和早一步升空的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一起近距离端详着月亮的容貌,印度的"月球飞船1号"也将于今年4月前往月球,而早在1969年就登陆月球的美国人也计划在2020年重返月球。人类为什么如此关注月亮呢?也许,可以反过来畅想一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月球表面及引力日拟六年后发射月球卫星日本科学技术厅28日宣布,日本将研制并于2003年发射一颗人造月球探测卫星.据悉,这颗名叫“月球工程探测器”的卫星将围绕月球运行并向月球发放一颗飞行器,以研究月球表面及引力.该卫星还将收集有关月球表面及其周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