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觉悟》     
《新闻与写作》2007,(4):37-37
天津学生革命团体“觉悟社”社刊,32开本。周恩来主编。“五四”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著名刊物之一。在“五四”运动影响下,1919年9月16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20名进步青年组成了革命团体“觉悟社”,其主要成员有周恩来、邓颖超、谌志笃、马骏、刘清杨、李毅韬、郭隆真等人。  相似文献   

2.
一九一九年六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到天津,正逢“五四”运动,他以母校南开大学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天津学联,在担任领导工作后,便积极筹备出版《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下称《会报),并担任了主编。《会报》初创时,三天出一期,很快改为日报,对开一大张,共四  相似文献   

3.
韩托 《档案天地》2014,(6):20-22
正她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天津"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她是天津"觉悟社"的创始人,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女性,也是中国第一位留法女博士。她才华横溢,胆略过人,却命运多舛,悲壮一生……少年壮志时代精英张若名,字砚庄,1902年2月23日生于河北省清苑县温仁村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她自幼聪明活泼,性格倔强。1910年,望女成凤的父母,送她到天津上小学。小学毕业后,张若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名闻遐迩的"重点学校"——"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  相似文献   

4.
郭隆真,又名郭林一,1894年出生于直隶大名县封建士绅家庭,回族。受父亲影响,郭隆真自幼喜爱读书,并富有反抗精神。1909年,她与父亲一起在自己家里办了一所女子小学。1913年,她进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与邓颖超、刘清扬等人一起探讨国事,领导和参与学界、妇女界的革命活动。从此以后,郭隆真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5.
50年代调任中央的谷牧,先后辅佐周恩来和邓小平,从1975年开始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他一生坚守“常识”与“理性”。正是党内这么一股绵延不绝、不断壮大的坚持常识和理性的力量,最终推动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席卷全国的伟大斗争中,天津群众发动之广泛、持续时间之久、斗争之坚决、以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成为全国爱国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编写的<警厅拘留记>,真实记录了1920年1月23日至4月7日因参加爱国运动而被捕的天津各界代表在狱中斗争的事实.是一部反映五·四时期天津群众爱国斗争的珍贵史料,也是再现周恩来青年时代革命活动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7.
梁波 《天津档案》2006,(10):47-48
1919年4月底。周恩来从日本乘船回到天津。他得知南开学校要创办大学部的消息后,决定“返国图他兴”的。 周恩来回来不久。北京爆发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天津最先起来响应和声援北京爱国运动,各中等以上学校成立了“天津学生联合会”以直隶女师为主成立了“女界爱国同志会”.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天津迅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时,由周恩来倡议,天津青年学生成立了进步的爱国团体觉悟社,在中学读书的邓颖超,参加了该社。该社初建,五十位青年男女为避鹰犬注意,隐去真名,大家抓签以数字号码代替名人姓名,邓抓到的是“1”。觉悟社创办刊物由周恩来主编《觉悟》杂志,当时邓颖超同志只有15岁,  相似文献   

9.
在陕西省档案馆藏革命历史档案史料里,保存着一册《觉悟》刊物,是1920年周恩来在天津领导学生运动时期编著的,是研究青年时期周恩来思想、政治及人生观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世界》2008,(3):9-9
周恩来的签名很多,因为他曾担任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长达半个多世纪。革命成功后,周恩来担任了新中国的开国总理,但在20世纪50年代初和后来的签名有很大的不同。据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介绍:新中国刚诞生时,周恩来日理万机,由他签发的文件、签批的材料太多,他就按行书的写法,把“周”字写成个三角形.以节约时间。可时隔不长,他收到一位老常员的来信.信中批评他说:  相似文献   

11.
难忘周总理对记者的关怀金凤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作为人民日报记者,我有幸就近观察和接近过周总理,最难忘的是周总理关心人、爱护人、吸引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周总理青年时期担任过《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主编,1920年赴欧洲学习时又当过天津...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与趣味     
1919年6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到天津后,便以母校南开大学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天津学生联合会的领导工作并积极筹备出版《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担任《会报》主编。不久,为了斗争的需要,《会报》从3天出一期改为日报,工作更紧张了。周恩来索性把办公室搬到位于天津南市区荣安大街协成印刷局旁边的一间小屋里。他改编完稿件以后,立即到印刷局和工人们一道工作。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关心他们的生活,用真理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  相似文献   

13.
翔宇 《兰台内外》2006,(3):54-55
1974年和1975年,是周恩来辞世前最后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他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而又讲策略的斗争。周恩来在这两年对“四人帮”的斗争和对邓小平的支持,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最终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也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不能再搞一场“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政治运动1973年底,周恩来病情进一步发展。“四人帮”密谋要在1974年把他的身体搞垮,他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对周恩来使用轮番轰炸的手段。他们明知周恩来重病在身,却大事小事都推给周恩来,轮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在1954年4月差一点被台湾特务炸死。负责执行谋害周恩来任务的大特务,最近暴露身份。他就是长期隐瞒身份,现年81岁的谷正文。38年前,当时在台湾情报部门担任“特种工作”侦防组组长的谷正文,奉命执行一项绝密的暗杀任务:在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赴印尼出席亚非会议(也称“万隆会议”)途经香港停留时,派人混上飞机安置定时炸弹,炸死周恩来及全团人员。台湾情报部门当时接到机密情报说,周恩来及中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后,中国排球运动每一次在国际大赛上取得骄人战绩,都会让人们不禁回想起周恩来总理的排球情结,怀念他对中国体育事业特别是排球事业的重大贡献和殷切关怀[1]130。一、革命战争年代的周恩来与排球运动周恩来从小热爱体育运动。1913年,他顺利进入当时的南开学校。在那里,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运动。1916年,两名校友因病夭折事件对周恩来触动颇深,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以“三一”运动为起点的朝鲜独立运动同为20世纪远东的伟大革命运动。两国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联系渊远流长,近代共同遭受日本侵略,面临类似的革命任务,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与朝鲜独立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三一”运动席卷朝鲜半岛之时,正值中国“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前夕,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早期活动家以满腔热情和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着这一场民族革命。中国传播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刊物《每周评论》详尽报道了朝鲜“三一”运动,陈独秀以“只眼”为笔名,在该刊物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家族为什么由绍兴迁居淮安?对此,周恩来本人有两次扼要的说明。1914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曾写过一篇回忆故乡淮安的作文《射阳忆旧》(刊于《敬业》1914年第1期)。文中写道:“余本浙人,自先大父为宦吴省,遂徙家而居焉。”另据南开学校毕业同学录,其中《周恩来小传》写道:“君字翔宇,号飞飞,浙江会稽人。自大父宦于吴,遂徙居焉。”  相似文献   

18.
<正>【相关链接】朱少屏(1882-1942),上海人,1905年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1906年回国后与柳亚子等发起组织"南社"。1912年应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之邀,担任总统府秘书。1916年至1940年,他一直担任寰球中国学生会总干事之职,帮助国内青年赴国外勤工俭学,其中就包括周恩来、陈毅、蔡和森、聂荣臻、邓小平、蔡畅、向警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与天津早期报刊廖永武周恩来的青年时代,是他一生中光辉的篇章之一。他在中学时期,就从事报刊的编辑工作,并以报刊为武器,进行革命斗争,为天津早期的新闻出版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天津近代史留下了宝贵的史料。中学时期周恩来于1913年至1917年在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博物馆》2009,(3):96-96
2008年3月2日至3月12日,中国美术馆策划主办题为“周恩来与中国美术——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专题展”。汇集在这个展览中的全部图文作品,让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周恩来同志对中国美术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感受党和国家对中国美术事业的重视与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