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石 《天津教育》2005,(10):31-32
面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浪潮迫近的新形势,新华中学张之鑫校长认为,学校要发展,必须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导下,走对外开放、合作办学之路,借鉴和引进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资源,为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多技能、适应中外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在教育国际化理念指导下,新华中学较早地把对外开放、中外交流活动摆在重要位置,走开放办学之路,取得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文化精神,是某种文化创造过程中基本的整合的价值系统,是维系民族团结和谐的纽带,是一种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特殊风格。“人人成功”理念就是一种文化精神,在人力资源整合、大学精神构建及先进文化凝练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统领的作用。作为文化精神的“人人成功”理念,为文化“化人”的过程提供一个科学的价值坐标,并为文化“化人”的终极目标提供指向。  相似文献   

3.
张晓震 《教育》2009,(1):38-39
前不久,《中国教育报》刊载了一篇河南濮阳“三万教师接受业务大考,斥资百万培养名师名校长”的报道。报道称,濮阳市教育局希望通过“考教师”等系列“教研赛考评”行动,力争在“两到三年时间内,创建一批‘规范+特色’学校,锻造一批名校长,成就一批专家型名师,培养一大批‘合格+特长’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4.
先进的设施,幽雅的环境,浓厚的读书氛围,这是一所让人向往的高级中学——惠东高级中学。她是一所办学历史短、起点高、发展快的公办高级中学,于1992年9月正式招生开办。2001年6月被评定为“市一级学校”,2005年1月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回顾惠东高级中学走过的十四年风雨历程,学校始终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逐步形成了“合格+特长,科学+人文。规范+自主”的办学特色,为高校和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晏阳初曾说过,教育者应有的态度和理念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信“人人都是可造之材”。如果教育者有了这样的信念,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反之,就会出现失常的教育行为,如偏爱、冷漠、讽刺、挖苦等。  相似文献   

6.
妈妈买了一个蛋糕回来,要两个孩子分。还没切,两个孩子就开始争:“我要比较大的那块!”“我要比较大的那块!”“上次哥哥拣了大的。”“我比你大,我当然吃大的!”“哥哥要让弟弟,书上这么说的。”眼看兄弟二人,还没吃就要打起来。妈妈把刀放在大孩子手上说:“你来切,由你弟弟挑。”于是哥哥小心翼翼地尽力把蛋糕切得左右相等,又高高兴兴地看弟弟挑走了其中一块。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李星辰 荐自《叛逆血液》)人人有份人人当家@刘墉  相似文献   

7.
南昌市实验中学以“办学有特色、校园有特征、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宗旨,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构建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他们的做法是:一、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石,确立学校办学新思路,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多年的办学实践,使他们认识到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和办学效益的困境,必须把握教育发展态势,围绕“办学有特色”这个主题,勇于创新,推陈出新。一是在教育观念上,确立“合格+特长”的人才观;二是在办学理念上,确立“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学研究人人可为”的提法时下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我国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从蓬勃兴起至今也不过只是20余年的历史。“教育科学研究人人可为”的观点真的能够成立吗?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讲,这个观点都还值得商榷。[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李峰 《甘肃教育》2008,(2):F0002-F0002
前身为兰州市第十四中学高中音乐班的西北音乐学校,是兰州市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校20多年来,学校坚持用“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作准备”的办学理念统领教育教学工作,按照“合格加特长”、“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和向高等音乐院校输送合格学生的育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培育音乐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汕头市金禧中学是一所环境优雅、设备齐全、师资雄厚、融人文积淀与代教育气息于一体的市一级学校。学校全面落实“德智两全,身心两健,有教育”的三维办学目标,提出“规范+特色”的学校观、“有爱+有为”的教观、“和谐+特长”的学生观,推进“人格+习惯+能力+两健”的素质教育,成了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动力.信息化教育和艺...  相似文献   

11.
牛子 《天津教育》2004,(10):4-6
新华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有重要影响的名校。今年,她刚刚迎来了自己的90华诞。作为一校之长,此时,您一定感慨万千。在任新华中学校长的近十年里,您亲手制定了学校三个三年发展规划,使新华中学连续迈上三个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您又带领新华人努力实现“把新华中学办成全市领先、全国名、世界一流的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校、窗口校、重点校和先进校”的宏伟目标。我很想听听您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城阳──春秋战国时代的“不其城”,延续着千年的文明圣火。千年文明让城阳人怀抱着一个梦想:“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接受好的教育。”而今,这一梦想正在成为现实。1994年,城阳作为青岛市的市郊新区正式建制。当时的城阳教育体系不太完备,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谈不上人人接受教育,更谈不上人人接受好的教育。但是,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城阳人具备打造区域教育“航空母舰”的信心和勇气。城阳区的决策者提出了“建区先建校,兴区先育人”的口号,于是,全区上下联动,社会各界参与,于建区当年通过山东…  相似文献   

13.
欲求人人成才先求人人成人──北京市平谷县成人中专重视德育工作北京市平谷县成人教育局杨国玲一、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机构,使德育工作组织化。学校坚持“欲求人人成才,先求人人成人”的育人目标,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07,(2A):76-76
成功教育,让“学习困难学生”体验到了超越自我、不断提高的成功感;也使闸北八中,从一所“垃圾学校”变成了轰动全国的“明星学校”。学校在成功教育的实践中形成了“深信人人成才,增加尝试体验,唤醒自我认识,学会自主成功”的教育理念。找到了一把开启学生成功的“钥匙”。  相似文献   

15.
王惠球 《河南教育》2005,(11):18-19
所谓“新三好”,即学生在校做“合格+特长”的好学生;在家做“勤俭+孝敬”的好孩子;在社会做“公德+责任”的好公民。“新三好”不同于老三好,两者的区别在于:“新三好”面向全体学生,数量上没有严格的指标限制,人人都可能经过努力达到评价标准,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积极性;老三好主要面向少数尖子学生,有严格的指标限制,对中、  相似文献   

16.
华宁 《西北职教》2007,(12):15-15
为全面提高城乡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宁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培训就业、跟踪服务”的原则,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一是加大宣传。在各相关学校、乡镇制作宣传牌、办板报,加大“人人技能工程”宣传力度,动员和引导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或短期技能培训。二是强化培训服务。由县职教中心和县教体局等部门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和课程,短期培训最低不少于3个月,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成功教育理念"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为成功做准备的教育,可谓之成功教育;一切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可谓之为成功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是大众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各类有用人才和优秀劳动者的教育。职业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场,使他们的潜能、特长得到发掘,使每一位都能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文章从人人都可成才、狠抓养成教育、改革传统教育,开辟成功教育途径、改革评价模式,创立学生成立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作了成功教育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张毅 《学苑教育》2012,(16):9-9
“2+2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科学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和一项科技特长。在农村硬件、软件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怎样有序推进“2+2项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不容忽视、不容逃避的难题。我们以“解题”的姿态,认真“解读”、切实“解决”,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参考》2014,(22):F0004-F0004
正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始建于1911年。历经百年,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形成了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曾获得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省首批示范性实验小学、省首批文明学校、省现代教育装备实验学校等荣誉。学校对学生着力进行个性化的特长培养。在"人人写得一手好字,人人学会一种泳姿,人人掌握一种画技,人人善奏一种乐器"的特长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匡爱红 《广西教育》2013,(46):36-36,51
创造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主旨,关注学生的发展,适应学生的需要,使人人有选择,生生有个性,个个都精彩。为了在课堂操作层面践行“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我校开展了“10+30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