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素养是支撑学校软实力的核心力量,而学校教研组这一平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撑,因此,开展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围绕普通高中特色教研组建设,提出“内生课研”这一概念,并结合案例深入阐述其“案单式课前研学,夯实团队学情观察;菜单式课中研教,筑实团队教学实践;定单式课后研题,扎实团队专业素养”三大研究路径,以期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研究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实践性研究。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对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校本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以"教"为着眼点的教学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的研究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的学习型教研等。笔者认为,教研组(备课组)以课例为载体,就如何上好一节课开展学课、研课、讲课、观课、议课、再上课、反思等教学研讨活动的校本教研,是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而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备课组逐渐成为校本教研的最基层单位。其原因有三:一是学校规模的扩张使教研组人数激增,教研组人员臃肿,特别像语文、数学等教研大组,人数过多不利于教学研讨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规模较大的学校分年级组办公、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研组作用的发挥;三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更强调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和互助。同时,备课组还承担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来促进教师的发展。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有着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建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主题教研机制,是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是教研方式的一次深刻的变革。两年来,我校各教研组全面开展以“主题研讨课、主题研讨会”为主要形式的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它不仅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而现实的途…  相似文献   

5.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是有效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开展校本培训的关键。长期以来,教研组在组织学校各学科开展教研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点应值得肯定。但在上海二期课改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好教研组的作用,我们认为应重新认识教研组的功能,拓展其功能,使其转变为以教、研、训一体为主的组织。  相似文献   

6.
除了进行常规意义上的教学理论学习、听课评课等活动之外,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可以与主题研究相结合,组织教研组成员实施目标清晰、主题凸显、且有一定深度广度的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近年来,上海市高行中学政治教研组尝试开展了以"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情境体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落实了教研组建设行动计划,提升了教研组成员专业素养与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研组是教师个体与团队组织的载体,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教研效能,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可以通过开展适合基础教育发展的学术共同体教研组建设,在教研组内部形成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等多维共进的发展团体,细化教师角色,发挥教师特长,以教促研,以研“哺”教,从而有效激励教师主动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研组的可持续、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静 《中国教师》2014,(1):33-35
《中国教师》:王校长,您好!学校历来有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例如备课研讨、听课评议等,对于校本教研,您认为在概念以及实施方面与学科教研组活动有什么区别?王生:学校不同,对校本教研的理解可能也会不同,具体操作方式也会不同。教师素质与基础参差不齐,通过校本教研来提高教师的素质,这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丰 《江西教育》2014,(1):46-46
主题研讨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教学中的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渠道的校本教研方式。建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主题教研机制,是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校本教研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研组长应该是学校学科教学的引领者和研究活动的策划组织者,一般来说,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并带出一个好的教研群体,其较高的教学领导能力能有效引领学校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从而保证学校教学工作在一定的水平之上自主和可持续地开展。所以,校本教学研究内涵的开掘与功能的发挥同教研组长专业素养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态势也对教研组长的工作方式和功能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徐汇区校本教研项目的探讨重点,在关注校本研究活动的改进与完善,提高实效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开展"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是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需要。为此,笔者结合泌阳市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以有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目的,整合教研室、校际间教研组和年级教研组的力量,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搭建立体式教研平台,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形成了教学、研究、培训密切结合的教研体系。并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学科活动,取得了以校本教研促教师成长,以教师成长促教学质量提高,以教学质量提高促学校发展的良好成效,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市校际间教研活动不均衡,农村教师信息闭塞、理念僵化、方法陈旧、缺乏专业引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师落实教学常规、开展校本教研、实施教研课题的基层组织,是教师间交流协作、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重要阵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建设关系到教育理念的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所以,探讨教研组建设的策略,促进教研组基础组织的发展,有其重要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一、以先进理念为引领,营造学术研究之风  相似文献   

13.
教研组是学科教师群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单元,其健全程度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关系着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农村学校一般说来基础比较薄弱,教师素质相对而言较为逊色,这就更需要加强教研组工作,发挥群体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新课程实施以来,绝大多数学校都在校本教研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校本教研活动中,学校领导“热”,教师“冷”的现象普遍存在,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令人担忧。本文想从评价的角度剖析校本教研活动中造成这一症结的原因,力求为改进校本教研提供有益的借鉴。现状一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目前学校教研组研讨课的一般流程是教研组集体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教研组内上公开课,组织集体议课,从形式上看大同小异,无可厚非。问题是集体备课大多流于形式,往往是执教者一人唱主角,…  相似文献   

15.
审视: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与校本教研脱离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最基本(最基层)的组织,是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小家”,可以这样讲,很多教师的教育生活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学科教研组里进行。一个个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不同性格的教师组成了学校教研队伍的小团队,同时,  相似文献   

16.
杨慎敏 《考试周刊》2014,(4):157-157,176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极为有效的推进策略。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它虽然不是一级行政组织,但在教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具有很大作用。教研组长是组内的核心人物。在这种以问题研究为核心的校本教研中,教研组长应找准角色定位,努力发展,推进校本教研。  相似文献   

17.
孙瑞欣 《河北教育》2010,(11):42-43
教研组是是一个学校学科教师间交流协作、资源共用、智慧共生、成果共享、共同提高的重要场所,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主要基地。它的作用发挥得怎样,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实施效果。然而目前,一些学校的管理者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教研组教研活动开展的优劣,致使教研组的教研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了校本教研的全面启动,这也明示教研工作的重心逐步下移到学校。在提倡开展校本教研,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许多学校已提出协调好年级段管理和教研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校本教研,而这些活动的组织都离不开教研组活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来促进教师的发展。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有着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建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主题教研机制,是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是教研方式的一次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学校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在一所有着众多青年教师的学校里,更需要教师抱团发展。原先的校本研究已经不能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在对校本研训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后,形成了适合教师发展的"二轮五环"研训模式的主题式教研活动。它能发展学生学习力,彰显教师新魅力,构建教研生命力,让教师的"抱团发展"成为可能。该校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开展主题式教研,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科研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