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热爱档案工作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档案事业是我长期遵奉的圭臬 ,毕生追求的标的。”这是松桃档案局长龙光辉说的话 ,他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请看———执著追求默默奉献龙光辉参加工作 1 9年 ,也就在档案战线上奋斗了 1 9个春秋。1 985年 ,世昌区委推荐他到省委党校进修 ,而当时任区委秘书的他却选择了去省电大档案专业读书。学成回来后 ,领导找他谈话 ,要他去花溪乡任书记 ,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差事 ,可他觉得学非所用 ,况且全区的档案工作还没有按规范化要求建立起来 ,于是请求领导让他抓几年档案工作 ,区委领导同意了…  相似文献   

2.
赵忠副校长工作严谨、平易近人,事必躬亲,对学校档案工作“情有独钟”。他不仅高度重视学校档案工作,而且对档案的认识非常到位。时刻关注着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强调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他说,自己曾经主管过科研工作、深知档案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30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其实那位档案朋友才40来岁,然我却还比他大几岁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4.
王文清同志出生在扶沟县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河南大学。农民的淳朴、厚道,良好的教育造就了他聪颖的智慧和憨厚的品格。身为局长不骄不躁,从不摆官架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扶沟县广大档案工作者默默地为全县档案事业贡献自己的热血和激情。“群羊上山靠头羊”。他常说:“既然党和同志们信任我,把我放在档案局局长的位置上,我就要对得起党对我的培养,对得起同志们对我的信任,把扶沟的档案工作做好,当好这个领头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常说:“档案工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工作,不是形式主义、花架子工程。看准的事情就要…  相似文献   

5.
历时十年、备受关注的海灯名誉侵害案已于1998年8月终审尘埃落定。此案结果也已为法律界、新闻界的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普遍接受。然而,事实本身永远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法律这把“尚方宝剑”虽然在形式上维护了“法师”的名誉,但法律毕竟不能创造或伪证事实性真实。缘于近期所闻有关此案的某些鲜为人知的幕后事实,对于此案,笔者不免抱有困惑:某些虚假的“事实”何以能在一审、终审中被法庭采信?如果不是借揭批“法轮功”的契机,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法师”奇功宣传声威,是否有可能永远将被告追求真实、真理的勇气淹没?  相似文献   

6.
《浙江档案》2003,(8):35-35
7月21日开始,到杭州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就要开始办理报到手续了。很多没有找到工作或是尚未打算找工作的同学,却是两手一拍,自己走了,也不管人事档案在哪里,更不会关心以后档案该怎么转。档案可有可无?“现在都是聘用制了,反正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少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两年前毕业的小马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还不到一年,就萌生去意,打算“跳槽”。但他考虑到当初和单位签订了3年的工作合同,如果按正规手续办理辞职,拿回档案,就必须赔偿单位4000元违约金,最后他招呼也没跟原单位打就“跳”走了。他不无得意地认为:“如果我一…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20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一幽自己的我的那位档案界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然我却还比他大两岁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8.
江洪 《兰台世界》2013,(10):79-80
海灯法师是近代著名的武术家,他通晓少林拳术,其中尤以少林绝学童子功和二指禅等神功闻名中外,在习武之余他还深入研究佛学经典并通晓诗词书法,是一位在武学、文学上都有深厚造诣的大师.  相似文献   

9.
海灯法师是近代著名的武术家,他通晓少林拳术,其中尤以少林绝学童子功和二指禅等神功闻名中外,在习武之余他还深入研究佛学经典并通晓诗词书法,是一位在武学、文学上都有深厚造诣的大师。  相似文献   

10.
刘子芳同志是许昌县档案局副局长,认识他的人戏称他为“年轻的老档案”。说他年轻,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工作态度和热情;说他“老档案”,是因为在他43年的生涯中,已在档案战线上勤奋耕耘了22年。爱岗敬业忘我工作1983年,刘子芳同志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县档案局工作,一干就是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保管期限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保管期限是档案的生死年限,它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命运。有一位即将离休的老档案工作者,别人问他:“档案人员一生最遗憾的问题是什么?”他说: “留下的档案无用,有用的没有留下”。是啊,档案工作的对象就是档案,档案人员一生的汗水都洒在库房与案卷之上。如果老了返回头一看,当初档案选择留存搞错了,我想这可能不仅是档案人员一生的遗憾,而可能是子孙后代都戳脊梁骨的世代遗怨。  相似文献   

12.
在茫茫人海中,他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员,但在普通平凡的工作中,他却以一个共产党员坚韧不拔和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人,为共创档案事业的美好明天,默默地奉献,创造了值得人们称颂的业绩。他就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档案事业局局长、档案馆馆长云保华同志。同志们说:“没有云局长,就没有我们州档案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他是我们州兰台路上的排头兵。”是的,云保华同志担任局长7年多来,确实为档案工作付出了不少艰辛的汗水。不畏险阻受命于困难之中1996年7月,云保华调任大理白族自治州档案局(馆)任局(馆)长。那时他面临的工作困…  相似文献   

13.
张方高  黄鹰 《档案时空》2003,(12):18-19
曾是“商海”领潮人——株洲市工商局局长的郭子光,2001年担任株洲市档案局局长。从喧闹的商海来到平静的兰台,他很快完成了角色的转变。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在他的率领下,株洲市的档案工作热火朝天。用领导和群众的话来说:“老郭来后硬是把档案局的干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局领导班子的思想观念彻底改变了,三改举措给全市档案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郭子光能把这样一个清贫的档案部门搞得这么红火,确实不简单!”昔日商海的领潮人成为今日兰台的弄潮人。迈步从头越档案部门对郭子光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他没有拿自己在党政机关工…  相似文献   

14.
凭什么不让我查阅——天津市一起房档利用遭遇诉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是非 《北京档案》2003,(3):21-22
从事档案法制工作的同志在业务研讨中经常埋怨可供分析的案例少。这当然是指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不多,其实在社会档案事务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纷争也不少。本刊下面将要介绍的这起案件就极具典型性和普遍性。天津市公民张岩是一起“民告官”诉讼案中的原告,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是被告。张岩诉称,其曾祖父张梦明1912年在天津市红桥区福泉里大街盖有房屋36栋,1953年张梦明去世。1956年被告去信让原告之父张广荣回津接管张梦明遗产。因张广荣在上大学,无力接管,被告遂对上述全部房产进行了“改造”。因“改造”前遗产尚未分割,故张广荣及原告以后多次向被告提出要求查阅张梦明的房产档案,但被告予以拒绝。原告依据我国《档案法》,认为此档案属于可公开的档案资料,个人有权查阅,故请法院判令被告纠正过失,公开有关档案资料。结果原告在一审中败诉。自从《中国青年报》记者王亦君以“我为什么不能查阅自家的房产档案”为题公开报道了这一案件后,张岩的遭遇牵动了档案界许多人的心,人们透过张岩“《档案法》上写得清清楚楚,他们凭什么不让我查阅”的呼喊,再一次审视档案利用工作,再一次审视档案法制工作。“明镜高悬”的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的判决有些令翘首以待的民众失望,但法院又是依法从事审判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档案工作虽然很辛苦,也很清贫。但通过默默无闻的努力工作能为社会各方面做出服务。江泽民同志为中央档案馆建馆40周年题词:“做好档案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胡锦涛总书记一直很关心档案工作,他指出:“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档案事业的重视和档案工作的支持。作为我们档案工作者没有理由不热爱本职工作。记得那是今年的3月5日,计划生育局办公室来了两位心急火燎的客人,要求马上查找一份照顾生育的文件档案,说这是他的最后希望…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鄂州市委书记马荣华同志,于3月20日在接受《中国档案报》记者柴丽采访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现在的工作都将载入档案。”这句话讲得好,好极了。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马荣华同志有很强的档案意识。他立足本职、立足现实,十分珍惜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他不搞邪的歪的,非常重视自己的节操。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实事求是地、积极地、正直地朝前走。“我们现在的工作都将载入档案”,正说明他不但履行建立和保护档案的义务,而且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了档案利用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  相似文献   

17.
档案人向来以“默默无闻”著称于世.之所以“默默无闻”:一方面是档案工作基础性、服务性的性质决定的,和中心工作、一线工作比较起来,不显山露水;另一方面,档案工作者自认为工作平凡的连自己都说不出口,尽管整天在忙,但都报不出帐.不愿说自己,不会说自己.自己不说,社会就不了解.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通病.  相似文献   

18.
我主张每个编辑都建立编辑档案。这档案当然不是人事档案,也不是书稿档案,而是编辑在伏案工作时积累起来的文书档案。我想,真正的有心人,真正以编辑作为事业的人,总多少要有点自己的工作记载。我的实践告诉我,有没有这样的档案积累大不一样,从长远着想,建立编辑档案,更是搞好编辑工作,提高编辑素质非要不可的。现在我已经积累了六十余袋编辑档案。也许那收破烂的凭他那比秤还准的眼力,会估一下说:“五十斤,给你八元钱吧?”而我哩,却视之如宝贝。它真有点什么价值没有呢?  相似文献   

19.
案情:原告:D软件开发公司 被告1:S软件开发公司 被告2:中国××出版社1996年中关村S软件开发公司在自己开发的部分软件的基础上,又从Internet上下载收集了一些共享软件和免费软件,其中有原告的共享软件A和免费软件B,并对免费软件B进行了二次开发,未征得原告的同意,即凑成一张光盘在中国××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销售,获利颇丰。原告认为S公司侵犯了其软件版权,S公司认为“共享软件”和“免费软件”没有版权,所以没有侵犯原告的版权。原告在与中国××出版社交涉也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将二被告推上了被告席。本案焦点:1S软…  相似文献   

20.
“神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远古人们集体创作的神异故事”。而“新闻”的定义则是指时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与“神话”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何能扯到一块去呢? 看了中央电视台4月14日和4月19日播出的《海灯神话》,诸位就会明白,那“荒诞、夸张、不能实现的神话”经过怎样的加工变成了鲜活的“新闻” 八十年代著名的海灯法师竟是被少数人吹出来的“肥皂泡”,什么“绝世武功二指禅功、什么正宗少林传人、少林寺第三十二代住持”等等桂冠,竟然全是假的,是少数媒体不负责任炒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