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雀》是一篇讲读课文,我这样教学: 一、初读课文,了解梗概。读后提出: (1)这篇课文写了几个人物?都是谁?(两个人物,一位是列宁,一个是小男孩。) (2)课文中通过一件什么事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丢失一只灰雀) (小结:通过灰雀的丢失和再飞回来,反映了列宁和小男孩的不同心情)  相似文献   

2.
一 本册课本概况 本册课本共有8个单元,36课,37篇课文(第20课有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绿》),其中新课文13篇(现代文9篇,文言文4篇)。 本册课本的教学重点是记叙文和文言文。 这一册课本和1983年版高一册的单元安排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初级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以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课文除教学大纲规定的110篇外,原课本中没有列为基本篇目的70篇,抽去23篇,保留47篇。新增课文83篇。修订后的课本,共有课文240篇,每册40篇。修订本比原课本增加课文60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讲读课文,除基本篇目外,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和可能,另安排10篇,  相似文献   

4.
一初级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以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数学六纲》为依据。课文除教学大纲规定的110篇外,原课本中没有列为基本篇目的70篇,抽去23篇,保留47篇。新增课文83篇。修订后的课本,共有课文40篇,每册40篇。修订本比原课本增加课文60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讲读课文,除基本篇目外,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和可能,另安排10篇,共120篇,平均每册20篇。课内和课外自读课文各安排60篇,平均每册10篇。为了方便教学,课文分实用文章(包括现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作品(包括现代散文、小说,  相似文献   

5.
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根据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散文改编而成。整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隽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典范的文质兼美的散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要在保持散文的整体美、语感训练的整体性的前提下,以课本为点,  相似文献   

6.
课本乃教学之“本”。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它们是语文教学的依据和凭借。因此,学好、教好每一篇课文当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的五篇课文,一般分别安排为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的《初中语文课本修订说明》指出:“修订本比原课本增加课文六十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这就阐明了把课文分为三类,是为了处理好  相似文献   

8.
《灰雀》是小语课本第五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在该文中共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列宁,一个是小男孩。有些老师认为该文中描写列宁的笔墨很多,因此该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列宁,对于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我倒认为该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小男孩,理由是:一、从课文的主要内容看。该文主要叙述这样一个事件:灰雀欢跳—→灰雀失踪—→灰雀复现。而这一切的“幕后操作者”是一位小男孩,由于他的偷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后,增加了课文篇目,如初中由原课本每册的30篇增加到40篇,其中讲读课文每册20篇,自读课文每册20篇。新增课文大都是自读课文,以初中语文一、三、五册新增加的41篇课文来说,就有39篇是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分为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两类。“课外自读课文没有提出教学重点。”(见《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修订说明》)为此,就部分新教材加以提示并配上练习题,请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单元主题’’的概念。即:一个单元之内的课文,归纳出一个共同点来解决几篇课文的内涵。采用的方法是:先精讲两篇课文,剩下的一篇交给学生沿着这条共同的主线,独立学习这一篇课文。笔者选取了三册教材中几个单元作了示范,帮助学生活学活用,同时,举一反三把课本中的知识活用到习题中,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蒋成云 《今日教育》2006,(7S):60-62
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根据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散文改编而成。整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隽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典范的文质兼美的散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要在保持散文的整体美、语感训练的整体性的前提下,以课本为点,通过朴实的语言训练、清爽的学习过程、自然的生活对话.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12.
由林徐典主编的《华文》课本1—8册是新加坡统一的《华文》课本,它共有228篇课文,其中文言文37篇(包括古诗词曲等),香港的语文课本种类较多,余景山、许锡庆合编的《中国语文》初中1—6册共有161篇课文,其中文言文38篇,占的比率较大。他们的文言文选目有不少是和我们现行的语文课本一样的。这里选摘一些《华文》课本和《中国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练习,供大家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参考,比较,选用,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吸收海外文言文教学的长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比较注重单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而对单元教学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现行中学语文通用课本尽管是由一篇篇的课文组成,但各册课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将课文按文体特点组成了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体现了教材和教学的规定性、阶段性。如果游离于单元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读代讲突破难点──《灰雀》一文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江苏洪泽县实验小学唐文国《灰雀》一文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同时也写了一个小男孩在弄宁的爱鸟思想影响下,把捉回家的灰雀又放回公园,列宁...  相似文献   

15.
新编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和第十一册,今秋开始供应。这两册课本的课文,绝大多数采用五年制课本的课文,以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但也编进了一些新课文。为了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利于教学,现将几篇新课文简要介绍如下: 第九册有四篇新课文:《登山》《水晶宫的秘密》《白杨》《雕凤凰》。《登山》选自《中国少年报》,作者[苏]H·霍德扎。这篇课文属阅读课文,讲的是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自觉锻炼革命意志的事。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的小地方。有一天,列宁  相似文献   

16.
以下是在不同场合听到的同一篇课文近乎相同的引入环节。[案例A]师:请同学们读读课题——《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救小鱼的事。(其他学生纷纷举手,似乎还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的许多著名片段被选入中学课本,其中《林黛玉进贾府》就被选进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之中。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不能将它仅仅作为一篇独立的小说来学习鉴赏,因为这篇课文不仅可以作为一篇独立的小说来鉴赏,它的身上还担负着为高二选学文科的学生开展名著导读的任务。所以教师在学习课文时还要拓展一下整部书的重要内容,如书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特征,以便学生在读书时能读得更细致一  相似文献   

18.
《故乡》这篇课文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篇目,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学习鲁迅的文章是中学语文教学绕不过的槛。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鉴赏分析。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笔者优化了本节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小语第二册《自读课本》学习设想贾恩亮小学语文教学1、课本特点五年制第二册《自读课本》紧密配合第二册语文课本中九个单元38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了九组45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明上口,为小学生所喜爱。每篇文章全篇汉字注音....  相似文献   

20.
一个民族的文化大凡可以从物质生活和道德精神两个方面去探讨,而精神文明显然比物质生活更能代表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实质。这在学校的母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众所周知。台湾、香港与大陆的社会制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意识形态也不同,考察这三个地区中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固然有其不同的运动轨迹,但同宗共源的民族文化的根基却使三地的语文具有许多相同和相通之处。根据1990年底的粗略统计,大陆与香港课本的相同课文有29篇,台湾与香港课本的相同课文有14篇,大陆与台湾课本的相同课文有12篇,台湾、香港、大陆三地共有的相同课文14篇。以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