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源杀虫剂在粮食储藏中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  梁燕理 《大众科技》2010,(9):126-127,93
介绍了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提取方法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害虫对植物源杀虫剂的抗性和植物源杀虫剂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植物源杀虫剂开发存在的问题,展望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白屈菜、狼毒大戟两种有毒植物提取的活性物防治油松毛虫幼虫的方法是以水为溶剂用索式提取仪分别提取的植物性杀虫剂,防治油松毛虫的效果很好,其中,白屈菜提取物配制的杀虫剂,防治油松毛虫效果最好,死亡率达60%;狼毒大戟提取物配制的杀虫剂,防治油松毛虫死亡率仅为10%,上述植物性杀虫剂均为无公害生物药剂。  相似文献   

3.
人类发现和使用 DDT 杀虫剂已经整整45年了。在这近半个世纪的科学技术史上,不仅记载着有机合成杀虫剂的发展过程,而且也记载着 DDT 杀虫剂所经历的兴衰。美国科学家 R·L·马卡尔夫,将 DDT  相似文献   

4.
正蜂蜜很甜,但对全球蜂蜜的一个抽样检查发现,它们中有约75%已受到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污染,这个结果可不"甜蜜"。不过,研究人员强调,蜂蜜中所检测到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浓度还在人类安全食用范围之内。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人工合成的烟碱(即尼古丁)衍生物,对害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这类杀虫剂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被认为是造成授粉类昆虫尤其是蜜蜂数量下降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吡虫啉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杀虫剂之一,为防治刺吸式口器蚜虫、飞虱、叶蝉作出了巨大贡献。该杀虫剂为新一代高效、低毒杀虫剂,在农药界具有划时代作用,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吡虫啉的作用特点,探讨了吡虫啉的生产工艺改进。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卫生杀虫剂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市场营销的三种策略,即老品牌经营策略、一般新品牌策略以及“艾克式经营”策略。本文还提出了用经营保健品的理念经营卫生杀虫剂,创造健康环保消费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植物害虫危害农作物造成减产,为防治害虫使用化学杀虫剂,极大地污染环境,殃及人畜健康、杀死害虫天敌等弊瑞。因此,迫使科学家另辟蹊径,寻求新型“绿色杀虫剂”,而采用高新技术综合防治虫害,是21世纪防治农业虫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彭文 《百科知识》2011,(3):11-11
法国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接触杀虫剂可能增加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等痴呆类疾病的风险。研究人员针对葡萄产区工人进行的跟踪调查显示,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的人比很少及不接触这类药剂的人患神经性疾病的风险增加4倍。  相似文献   

9.
化学防治具有快速、高效、规模化等特点,是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但是,化学农药的不合理、过量使用会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如农药残留、农产品品质下降、环境污染、威胁非靶标生物安全等。为了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杀虫剂在创制过程中特别强调选择性这一特征,以减少对高等动物、作物、天敌、有益昆虫的危害。另一个严重威胁杀虫剂防治效果的问题来自于害虫的抗药性,抗药性会导致杀虫剂防效下降、使用量增加、负面影响加剧。昆虫抗药性机制来自于多个方面,目前研究比较透彻的是靶标不敏感性机制和代谢增强机制。杀虫剂靶标蛋白的氨基酸替换和表达量变化,均可影响杀虫剂与靶蛋白的亲和力,导致高水平抗性。因代谢抗性相关基因家族多、成员多,且参与代谢抗性的基因家族在不断增加,代谢抗性机制与代谢酶基因表达调控,将成为害虫抗药性机制研究的重点。因此,害虫抗药性研究拟重点围绕抗性基因鉴定、抗药性调控网络、基于抗药性的杀虫剂结构优化与设计等几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化工研究所经过近几年的多次试验研究,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型高效熏蒸杀虫剂——磷化铝,并且已经在沈阳农药厂进行生产。磷化铝是防治粮食害虫的杀虫剂,它比目前应用的氯化苦、溴甲烷、二氯乙烷、林丹等杀虫剂的性能优越。磷化铝的药效非常高,在一般情况下,每吨粮食约用12~27克,在72小时内,就可以杀死各种害虫的卵、蛹、幼虫和成虫,杀虫率可达百分之百,而且没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李永夫  罗安程 《科技通报》2003,19(5):434-438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典型杀虫植物(主要包括楝科植物、豆科鱼藤属植物、卫矛科植物)的杀虫机理和开发应用情况,并讨论了植物源杀虫剂今后研究的几个热点:生物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中的应用;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杀虫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与植物源杀虫剂相比,植物源杀菌剂和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要少得多,然而目前人们已经在植物体内发现许多具有杀菌、除草活性的物质,因此开发植物资源合成杀菌剂和除草剂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春天来了,静悄悄的,没有鸟语,没有花香,到处死一样的沉寂……"这个可怕的春天景象是美国女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写的,她经过长达四年的调查研究,用大量的事实揭露了杀虫剂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在她的书中,她尤其抨击了一种叫做滴滴涕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3.
生物杀虫剂B_(9-1)是由几种植物有机体合成的,性状稳定。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及田间试验,对棉花、油菜、四季豆、菊花、枝枝花等作物蚜虫及夜蛾,叶蜂的幼虫药效可达95%以上,对小麦穗蚜、菜青虫、小菜蛾幼虫药效可达70.4%~76.7%。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生物杀虫剂同样可以防治作物害虫,并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科技商城     
纯天然植物型系列消毒、杀菌、杀虫剂 利用纯天然植物,采取特殊配方,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及独特工艺制成第三代多用途、天然、高效、广谱、无毒副作用,无环境污染的新型植物杀虫、消毒、洗涤类液体产品。目前已生产三大系列几十种纯天然植物型消毒、杀菌、杀虫剂。全国销售网络已经形成,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欧洲、非洲一些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15.
小麦穗蚜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由于一直采用有机磷杀虫剂乐果或氧化乐果进行防治,产生了抗药性.防效逐年下降。吡虫啉是一种烟碱类内吸性杀虫剂.为了解该药剂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和对麦蚜天敌的影响以及大面积示范的增产效果,2004年与氧化乐果乳油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红艳 《科技风》2016,(5):37-38
本文分析了绿僵菌杀虫剂的专利技术现状,对其致病机理、提取工艺、剂型研制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317-I0011
也许有一天,带上一瓶杀虫剂或许会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准装备。美国农业部和国防部共同建造了一些有效的障碍和工具,防止军人被传播疾病的蚊虫叮咬。  相似文献   

18.
杀虫剂杀死一只鼠,也可能杀死一只猫。根据食物链原理,一只猫死后,成千上万的鼠便生存下来,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无穷。  相似文献   

19.
环境水中有很多微量污染物,如洗涤剂、染料、杀虫剂、除草剂、药物.而常规的废水处理程序如吸附、氧化、紫外线照射、生物分解等只能去除其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绿色杀虫剂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物资。随着全球农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进程,靶标导向并且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的新农药创制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必然趋势和制高点,其核心基础是农药分子靶标的创新。一方面,全球超过80%杀虫剂是基于4个晶体结构明确的分子靶标设计的,这一局面导致极高的害虫抗药性;另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功能验证技术揭示出大量害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关键基因,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创新的分子靶标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在靶标研究中,获得原子水平的靶标结构信息以及靶标分子与活性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是难点。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针对害虫特有而人畜没有的分子靶标挖掘与利用的技术体系,推进安全高效绿色杀虫剂的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