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书·高句丽传》具有史料价值的同时,也有史料错误。将其与其他正史《高句丽传》、朝鲜史书《三国史记》进行对比,发现其问题主要是高句丽王的记载以及个别字词的误记。  相似文献   

2.
高句丽(BC37—AD668年)王系问题是高句丽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学界通常认为在高句丽705年的历史中,计有28代王,但对其王系世次、血亲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认识却长期存在不同见解。中国《三国志》等正史俱有高句丽王的相关信息,但不够完整;朝鲜半岛第一部正史《三国史记》中有完整的高句丽王系,然而存在多处与中国正史记述相悖的问题。国内的高句丽研究起步较晚,且着重于族源、社会性质、文化属性、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以及对好太王碑等金石文献的相关研究,而对高句丽王系问题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尽管一些学者已经在相关领域中个别触及了关于高句丽王系的研究,但还都仅限于个案分析,以及在考证其他历史问题时对王系的旁涉,还未有系统研究高句丽整体王系问题的著作问世,零散且篇幅有限的关于王系研究的论文尚不足以全面解析高句丽王系世次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国史记》中记载有关山上王延优和故国川王伊夷模两位国王的事迹,笔者考证发现,二者实为一人。这种重大历史错误的发生,在于《三国史记》的作者金富轼在面对同一历史事件时,既要优先利用以口碑资料为主的海东古记,又不愿放弃中方正史的记载,简单化的得一分为二,把山上王和故国川王同时列出。其结果是混淆了中国正史中伊夷模和位宫的事迹,又混淆了高句丽的世系。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将运用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对高句丽葬礼习俗进行探讨。特别是以文献中出现的高句丽习俗知识为基础,再用高句丽壁画图像加以补充,以此来增进人们对高句丽葬礼习俗的理解。本论文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稀有的高句丽历史记录去发现其固有文化要素,进而通过对葬礼习俗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句丽是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虽然这个民族留下的文字资料为数不多,但是他们却留下了大量记载着高句丽风俗文化的精美壁画。这些古墓壁画为人们研究高句丽这一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的少数民族文明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山城在高句丽时代的名称多见于记载唐东征高丽的史籍中,以《三国史记》所记城名最多。笔者在学习高句丽考古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山城在历史时期的名称问题偶有所得,遂草就此文,欲结合前人的研究结论试对部分山城的古城名作以粗浅的辨析。  相似文献   

7.
十六国时期,东北地区先后出现了前燕、后燕、北燕三个割据政权。其中前燕(337—370年)、后燕(384—407年)的建立者皆是鲜卑族慕容氏,而北燕(407—436年)的建立者高云,据文献记载,其祖父是高句丽人,在前燕对高句丽的战争中移民而至燕地。作为移民后裔,高云的相关历史颇为引人关注。本文通过对高云家世的叙述,进而对高句丽移民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请学界师友赐教。  相似文献   

8.
高句丽的历史和民族问题之争由来已久。本文就高句丽民族的来源、迁徙、语言和周边民族的融合论证了高句丽民族是以貊系为主体融合其他民族而成,而高句丽语也是以貊系语言为主体形成的。结合高句丽语对高句丽民族进行研究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高句丽的历史、民族和语言的综合性研究给本文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一个更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李晓薇 《兰台世界》2017,(10):116-119
张士东所著《高句丽语研究》一书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考证、充分的对比、全新的视角将高句丽语进行构拟和对比,是用历史语言学方法还原语言,恢复历史的一部力作,是对学术界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集安发现多座高句丽时期规模较大的阶坛积石墓,非常引入注目,根据其规模和有关材料看,其应为高句丽王的墓。笔者从有关材料和考证认为,将军坟为长寿王墓、太王陵为好太王陵、千秋墓为美川王墓、西大墓为西川王墓、临江大墓为东川王墓。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句丽遗迹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更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界对高句丽的研究工作,提升了遗迹所在地的世界知名度。文章概述了高句丽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分析了高句丽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指出进行高句丽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是摆在信息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提出了高句丽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策略措施:收藏实体文献;采集虚拟资源;建设数据库;为科学研究、政府决策、旅游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柳岚 《博物馆研究》2004,(4):43-56,42
高句丽王国存在于我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七百多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存。高句丽古墓是最重要的,它分布于我国吉林省集安、通化,辽宁省桓仁、宽甸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其中以辽宁桓仁(早期都城所在地)与吉林集安(中期都城所在地)数量最多,尤其集安市。对于高句丽古墓的石坟、土坟类型划分与年代推定经几代考古工作者、专家的不懈努力研究已经基本清  相似文献   

13.
史家对于高句丽的婚俗谓之以淫,是因为深受中原礼教文化浸染的缘故。身陷高句丽的隋人,其口中的游女,或许在他们看来是无主的女人,实际上指的可能是那些虽婚配而未生子、或虽生子但子未长大、或因各种原因丧偶的高句丽妇女。  相似文献   

14.
高句丽山城由城墙以及城墙内外的多种设施构成。其中城墙是防守的基本设施,城门用作平时人马出入的通道;但战时,城门则成为防御敌军攻击的重要防守设施。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守,高句丽从早期至晚期都筑建有瓮城。本文通过考古学的方法,对中国境内所发现的高句丽山城瓮城的形制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折天井"墓从形制、构造上看晚于禹山1041号墓,时代约为5世纪后叶早段,是集安地区高句丽最晚期积石墓之一,对于研究高句丽积石墓向封土墓的过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句丽民俗中,男女性关系远不如内地严谨,其后受中原文化影响,儒家思想盛行,但在这一点上还没有大的改变。考其原因,虽有人类社会进化次序的因素,但有一点,史家也不宜忽略:即高句丽的风俗,受到燕地影响很大。中原文化之人东北,也以燕地为主要渠道,而燕地风俗一直是比较淫荡的,高句丽民俗与燕地民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迄今在城墙上发现有石洞的高句丽山城已有七座,以往学界对其功能说法不一,本文在根据考古资料推定其为石柱洞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认为石洞应是用于构建战时防御工事——战棚、立排叉木或者结网阻挡弓矢的石柱洞。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世界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举行。7月1日,经会议审议通过,主体坐落于吉林省集安市的"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高句丽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吉林省境内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它不仅使吉林省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9.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是隋唐时期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征伐耗尽了隋朝强大的国力并使之如强秦一般迅速灭亡,在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历史研究的热点问题"隋军何以三战三败"?  相似文献   

20.
凤凰山山城位于凤城市东南郊三公里处的凤凰山东侧,是高句丽时期著名的山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