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于电视媒体和社交媒体都有着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二者的用户也有着较高的重合率,使得电视媒体和社交媒体的融合与互动逐渐成为媒体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互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互动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背景下,电视媒体互动营销虽然还面临很多困境,但是在营销活动中,参与和互动成了电视媒体一直追求的潮流,能否遵循互动原则进而实现创新成了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大数据背景下,电视媒体整合开始朝社交化、移动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因此,电视媒体营销互动要积极与不同类型的媒体展开深入合作,科学制定最为合理的互动策略,加强受众互动质量的维护,构建全台一体化的云计算平台,扩展电视媒体营销的空间,并通过与受众的互动,提升电视媒体营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宇哲 《视听界》2013,(5):46-47
电视内容二度加工投向新媒体平台并不是无奈的屈服,而是新环境下的求变。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互动特性创新电视媒体平台,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灵活应变。传统电视正一次次颠覆着日薄西山的宿命论。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在发生着新鲜事,每天都会有大量用户参与讨论,社交媒体在受众渴望寻求共鸣、渴望参与的需求下迅速发展,并不断吸引一些传统媒体与之融合,电视媒体就是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随着技术的成熟、时代的发展,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互动融合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文章对二者互动的意义和方式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闻动态     
《中国传媒科技》2006,(10):63-63
体验“私人电视”南京互动电视将全面推出;百度牵手维亚康母 将共拓中国数字媒体市场;Autodesk三维产品线全面升级M3亚太区首次隆重发布;百度牵手维亚康母 将共拓中国数字媒体市场;第四张IPTV牌照花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索尼东芝日立拟组建“网络电视门户网站”。[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辛文山 《视听界》2000,(2):37-37
扬子晚报每日“荧屏导看”对精彩电视节目作介绍,有时还配上插图,为读者开辟了一扇了解电视的窗口。“欲知详情”的读者就可能通过报纸的介绍而去关注电视节目,从而扩大了电视的影响范围。江苏有线电视台、南京有线台音乐频道这两年不断把电台的优秀节目主持人请到演播室,他们丰富的音乐知识给电视音乐节目添了彩,他们的忠实听友也籍荧屏有缘一睹偶像的风采。这种媒体之间合作沟通的互动形式已被越来越多地采纳运用。粗略分来,这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好处:  相似文献   

7.
贾小霞 《今传媒》2024,(1):40-43
在融媒体环境下,优化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构建电视新闻新型传播机制,已成为电视新闻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研究以此为背景,探讨了“大屏+小屏”电视新闻互动传播机制的价值,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以及“大屏+小屏”电视新闻互动传播机制的实施路径,旨在为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赵明 《记者摇篮》2004,(11):4-5
技术进步与电视“互动”电视这个以电子为载体的媒体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突飞猛进的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比翼齐飞。时至今日, 在电视人身临网络的汪洋大海求索电视的新突破时,应运而生的各种各样的传输手段为他们的创意和梦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世界杯期间,央视推出了一种叫做“交互电视”或“互动电视”特别引人注目。这种电视对每场赛事都提供四个角度的选择,观众可以通过手中的遥控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模式迅速的发展,传统的四大媒体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特别是本就被称作是“弱势媒体”的广播,那么字这个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期,广播媒体应该如何与新媒体融合互动,开拓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就以传统的广播媒体为例,阐述新旧媒体的融合互动.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传媒界无法绕开的论题。本文从电视媒体角度出发,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的必要性,它们之间互动的路径,以及互动后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唐嫣妮 《东南传播》2021,(12):133-134
尽管如今新媒体、融媒体、自媒体等媒介样态层出不穷,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但传统主流媒体在时政报道、权威报道、主题报道等方面的地位依然稳固,地方台与省级电视媒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也是有着永久的存续期.作者深耕省级电视媒体30余载,本文集结了作者在地方台和省级电视媒体新闻互动方面的思考,探讨如何提高地方新闻的录用率、出镜率,让地方新闻更多地在省级平台上呈现,也成就省级媒体平台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电视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得以建构,传受双方主体间的互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广义上的电视互动即是指电视媒体与观众的双向互动,而更具体的电视互动是指借助新技术与新媒介而产生的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如今的新媒体技术让狭义的双向互动过程更加显化,电视互动的关键——受众反馈环节不仅越来越呈现出即时性的特点,而且日益成为众多电视节目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刘嘉 《记者摇篮》2009,(11):72-72
现在没有专门来为广播媒体互动的定义,但是现在对于电视媒体的互动,人们在表述上是这样认为的:互动,从抽象意义层面上来讲,"互动"就是发生在两者之间的行为或行为的可能;具体说来,互动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成的一种数字播出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互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激烈的竞争是电视互动的催化剂。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比尔·盖茨曾经称,互联网势必取代电视成为第一媒体。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视主动与新媒体相融合,新媒体的互动传播特性被电视媒体普遍使用,互动正成为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发展为互动传播提供了基础,本文基于“党徽大叔”事件,以《新京报》、石榴云、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报道为分析样本,探讨事件主体即“党徽大叔”、媒体、受众之间多层面的互动传播,以及其如何在互动中形成和扩大社会共识,强化社会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对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带来了强大的冲击。究其实,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于网络自身所拥有的独特的“互动”功能与优势。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问欲得到有效的拓展。也就必须大力开发电视的“互动”潜能,尽可能地强化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主导权利。新闻是立台之本,因此,如何全方位地开辟和畅通新闻节目中传受双方间的“互动”渠道,不断地确立和稳固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的电视节目经营中,我们不难发观,新闻节目的“互动”仍未引起从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新闻热线作为受众与媒体之间的桥梁,不仅是媒体收集新闻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媒体依据受众需求与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改进业务流程,提高节目质量的可靠方法。新时期的媒体新闻热线应建立良好的互动链,有方向、有目标地延伸互动链,与受众构建起良性、高效的互动关系,帮助媒体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主动权。本文结合对媒体新闻热线互动链建设现状分析,初步探讨了媒体“新闻热线”延伸互动链要点,以期为我国媒体新闻热线的更好开发与应用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今,微信公众号已成为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的标配.然而,目前电视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依然存在着内容简单移植、 用户数量有限及互动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实现电视媒体微信公众号的长久健康发展,就要强化对接意识,积极推进与微信间的有效融合;注重经营管理,借集聚效应提高微信帐号的知名度;优化互动方式,切实满足用户的参与性需求.  相似文献   

19.
李婷婷 《传媒》2016,(7):72-74
媒体“双微”建设是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参与、互动、个性化特征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梳理了推动媒体“双微”互动的条件,并进一步分析其需要克服的障碍,最后提出践行互动理念的路径,以期为其实际运作提供参考,提升媒体“双微”在移动互联网空间的信息传播能力,助推其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20.
刘卫 《新闻前哨》2007,(11):65-66
"努力让报纸与读者互动起来"。尽管传播学理论早已表明传播是双向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传播系统中,传递与反馈也是相依相存、相互作用的,但过去任何时候都不如21世纪对互动报纸的呼唤更迫切。当网上BBC、网上聊天、互动游戏、互动电视、手机短信等互动方式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时,人们再迫切不过地希望媒体成为双向交流的互动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