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地位淮南教师进修学校高原现行语文教材,绝大部分是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就是以语言塑造形象的审美性,包括形象性、情感性、间接性等特点。朗读教学,即通过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和...  相似文献   

2.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人文品位和审美情趣。”新教材改革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强调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新的语文教材在选材上突出了人文性,这也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语文教学过程。本文试图就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新教材蕴涵的人文因素加强审美教育这一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看法。一、利用课文中再现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3.
美育功能就是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来源于语文教材,依托于语文教材。汉字在音、形、义上都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语文教材中有三分之二的文章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历来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客体之一。文学作品具有广泛性和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语文教材在美学上属于艺术美的范畴,其审美观具有直接性,教材内容作为一个审美观体是多样化的。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重视和挖掘教材的美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感知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轻朗读的问题,论述了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发展学生智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属于文学范畴的课文大都占百分之六七十,而随着教材的不断改编,还有增加的趋势。可见文学作品的讲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要在语文的讲读教学中,加大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积极引导学生的审美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集各种美于一体,是一个较完整的美学体系。我们应有意识地从语文教学本身出发,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指导,培养审美素质,形成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主要是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文学作品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再现,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作家主观思想感情的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作为艺术美而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正处于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的年龄阶段,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为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教师可以尝试在朗读、文学作品欣赏、写作、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尽之责,培养学生的美感是人文教育应有之义,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资源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审美,不但可以更充分地发掘教材的内涵,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其中,利用文学作品蕴含的美育因素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一、在品析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符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然而,  相似文献   

13.
吴昱 《时代教育》2015,(4):169+172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同时结合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审美经验,采取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等多种方式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理解的同时,能更好地去体味、感受作品中的色彩美、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等,最终形成理性、全面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张承吉 《教育革新》2009,(10):48-48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审美教育这一环,就会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在美的熏陶和享受中孜孜以求。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  相似文献   

15.
陈健 《河南教育》2005,(10):22-22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既符合新课标对语文课的要求,又体现了重视个人感知的人文精神。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一个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应该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恰如其分地利用这种近似于质朴的原始情感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语文审美教育,实质上是语文情感教育。作为审美对象的语文教材,大部分内容都是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统一体。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语文审美教育,让学生从原…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要用"美"来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语文美育教学倡导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课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情感的体验和熏陶,要把审美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审美情趣,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渗透,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审美意念,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在众多教学手段中,朗读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不容小觑,本文将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及语文美育研究,就朗读教学在语文美育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使他们变得高尚、积极、向上,在思想感情上健康成长。现在中职校很少开设美育课程,但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很多审美对象,以独特的语言美、形象美、情节美、环境美、节奏美、风格美等形式蕴含在文学作品中,因此,中职语文教学目标,除了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外,还兼有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重任。一、寓教于愉悦,寄教于美的享受之中在语文教学时可运用文学作品中直观的艺术形象或优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别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学科之一,是审美教育的主阵地。教学中,应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通过对作品语言、形象、背景等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联想、想象、感悟等手段,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要深入教材,挖掘审美教育的素材;朗读美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整体领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写作指导,升华学生审美体验等,广泛渗透审美教育,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学习,最为关键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化的语文教学。 一、剖析形象,审美鉴赏 1.历史的角度。把人物放任发展的历史潮流中,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更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理解人物性格。作为一个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若把其单独地放在一个片段里去理解,那只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