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焦婷婷 《内江科技》2009,30(9):90-90
单家寺地区的浅层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济阳坳陷滨县凸起南斜坡上,滨县凸起南斜坡是新近纪时期发育的大型隆起,浅层披覆构造成为天然气有利的运移指向;馆陶、明化镇组发育的河流砂岩为天然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河泛沼泽相泥岩为天然气成藏提供了重要的封盖条件;来自洼陷的天然气沿地层不整合面及凸起断裂带的断层源源不断运移到凸起之上,形成了单家寺地区浅层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2.
陈茜 《今日科苑》2011,(2):184-185
孤南洼陷带沙三中亚段油气资源丰富,多口井试油见较好产能,显示了本区的较好勘探前景。但近两年对该块的开发呈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本文剖析了该地区的成藏基本条件及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该区储层发育,物性较好,油气成藏主要受圈闭条件和构造位置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乐东X-1为莺歌海盆地乐东底辟围区莺歌海组的水道砂岩性圈闭。本文从天然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出发,分析了该水道砂的烃源、储层、盖层、圈闭、运移等成藏条件,分析认为该水道砂岩性圈闭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4.
徐刚 《内江科技》2012,(7):132+179
车西洼陷勘探面积约为1000km~2。根据三次资源评价结果,该区剩余资源量约为2.5亿吨。文章在地层精细对比的基础上,对构造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对成藏条件及成藏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确定了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
东营凹陷北带深层裂解气藏为凝析气藏和纯气藏,沙四下亚段高成熟烃源岩是其成藏的物质基础;膏盐岩、泥岩及碳酸盐岩是该区的三套优质盖层;发育在大断裂背景上的各种砂砾岩扇体储层是油气成藏的储集层。东营凹陷北部断裂陡坡带具有这种有利成藏组合条件,是深层天然气富集和分布的区带,也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孝军 《内江科技》2009,30(6):91-91
本文通过对埕东北坡新近系气藏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气源是埕东北坡天然气成藏的物质基础、断层和不整合面是天然气运移的有利通道,盖层是新近系天然气藏形成的重要保存条件利用“网毯运聚”成藏模式,指出生油洼陷中天然气先沿成藏体系下部的油源断裂网纵向运移,再沿不整合面和馆下亚段块状砂岩等“毯状”疏导层横向运移,在内部油气沿砂体及切割砂体的小断层进行再分配,最后在新近系曲流河道沉积有效砂体中聚集成藏。同时,利用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对埕东北坡新近系含气河道砂体进行描述,通过钻探证实该区具有较大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页岩气是目前发现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具有较大潜力。其分布广泛。页岩气因自身的成藏特点,所以其开发较困难。为更好开发页岩气,需深入探究页岩气的成藏。本文首先探究了页岩气的成藏机理,主要分为吸附、活塞式运聚以及置换式运聚三个主要阶段。再次,对影响页岩气成藏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张培智 《内江科技》2013,34(5):42+108
东营凹陷北带天然气在中浅层以油型气为主,陈家庄凸起上有部分菌解气;盐下深层主要是油裂解气。沙四段膏盐层将该区天然气分为盐上和盐下两个含油气系统。盐上天然气主要受"温压-断裂"控制,溶解相天然气沿着断裂运移,至中浅层呈游离气相在断裂带附近形成构造气藏;盐下天然气藏主要受"温-相-势"控制,油裂解气向流体势降低的方向运移至水下冲积扇砂体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9.
李继成 《内江科技》2014,(3):112-112
南盘江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由于经历了长期、复杂、独特的沉积和构造演化,导致多期改造、多期聚集成藏。通过对后期构造变动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研究,表明南盘江坳陷断裂活动和地层抬升剥蚀作用是油气藏保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断裂活动对研究区油气藏保存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前陆冲断带勘探技术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入手,通过典型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探讨了酒泉盆地南缘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和油气富集特征,提出了南缘山前冲断带油气成藏模式,明确了逆冲推覆山前带的油气成藏关键因素。结果认为:酒泉盆地南缘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优越,油气勘探潜力大,有效烃源岩分布、沉积相类型和构造变形差异是本区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友强 《内江科技》2013,34(3):137-138
本文从成藏条件、典型井解剖等多方面对宗巴音凹陷查二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查二段主要发育构造油藏,同时也发育岩性构造及构造岩性油藏。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控制,其次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12.
刘晓丽 《内江科技》2013,34(4):134-135
临清坳陷德南洼陷油气资源基础较差,成藏条件复杂,本文在消化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成熟探区的成功经验,对德南洼陷进行精细构造解剖,分析沉积储层特征,评价生烃潜力,归纳德南洼陷的成藏主控因素,综合分析该区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实验室。实验室由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成藏和天然气开发三个专业实验室构成。实验室拥有国内或行业知名的学科和专业技术带头人,确保了实验室建设的前瞻性、实验技术的领先性和科研成果的先进性。重点实验室按照“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机制,立足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天然气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4.
冷湖0-5号构造是柴达木盆地以下侏罗统为烃源岩的一个含油气构造带,目前除冷湖3号油田为侏罗系原生油气藏外,其他所发现的油田均为第三系次生油气藏。通过对该构造带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钻井分析认为,冷湖0-5号具备形成侏罗系原生油气藏的石油地质条件,并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及其具体成藏条件,提出了冷湖0-5号构造"下断阶找油"的勘探思路及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展示我国地质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提高地勘行业的社会认知度,不断推出地勘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地质学会自2007年以来连续组织举办“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年度评选。在今年初结束的2013年度“双十”评选中,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谢玉洪研究团队承担完成的“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规律与重大发现”脱颖而出,成功入围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谢玉洪研究团队在莺歌海盆地开展的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和勘探突破方向研究,建立了临界温压条件下水溶相天然气级差出溶理论模型,丰富了天然气脱溶成藏理论;构建的伸展-走滑型盆地重力流沉积模式,破解了在坳陷内寻找大型优质储层的重大难题;建立的底辟区“裂隙系统沟烃源、重力流扇体定储层、高压封盖控气柱”三元耦合成藏模式,指导了中深层天然气勘探方向,发现东方13-2大气田,共探明天然气储量1035亿立方米;创立的多机制超压成因的压力预监测技术,地层压力预测精度高达95%,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相似文献   

16.
青南洼陷位于东营凹陷东部,具有多方向物源、多样式沉积及多类型油气藏等特点,主力含油层系为沙四纯上亚段。该区钻遇沙四纯上亚段的探井有15口,通过对实钻井的分析,认为青南洼陷沙四纯上亚段储层空间横向上变化大,单层厚度薄,岩性组合复杂。由于对沉积类型认识不清,导致储层展布情况不明,是制约该区勘探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该区的勘探难点,分析了沉积特征与成藏条件,明确了储层展布特征以及成藏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两个典型含气构造(五口井)进行解剖,对比和分析各典型气藏的成藏条件,找出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区域构造背景和沉积规律研究的前提下,以岩心、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对盐家地区中深层砂砾岩体开展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盐家地区浅层砂砾岩油藏受扇根的侧向封堵、构造形态及烃类粘度差异等因素形成稠油成岩差异封堵构造岩性油藏、稀油背斜构造油气藏及稀油断层遮挡的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9.
樊素烨 《内江科技》2010,31(8):120-121
通过对陈家庄凸起的整体评价,认为陈371块以东、陈4潜山馆陶组超覆带具有同陈家庄油田主体相似的成藏条件,该带有可能形成千万吨级的储量规模通过加强对陈家庄凸起馆陶组下段成藏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在描述馆陶组河道砂体空间展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成藏控制因素,从而指导该区的整体勘探。  相似文献   

20.
孤北-渤南地区天然气来源多、分布广、成因类型多样,是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通过对构造特征、气源条件、储盖层特征、运移通道和保存条件等的系统分析,阐明了该区天然气富集的地质基础。结果表明:多套气源岩是天然气富集的物质基础;多种储盖组合为不同类型天然气的聚集提供了保障;良好的运移通道有利于混合天然气的形成;主生气期晚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