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微格教学新模式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教育理论的革新,微格教学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工业时代模式的局限,形成了符合信息时代的新模式,即从只重视教学技能的培训到兼顾教育理念的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素质,使教师专业能力与专业自主性同时提高。微格教学遂成为教师教育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对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师专业自主性的形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善教师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其中的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自身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学生自身则是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系统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立足于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并具有学科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但是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中小学教学系统中从事辅助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依然扮演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员、教学课件的编制人员的角色,这实在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教师教育系统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增加学科教材教法的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思路,使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也具有参与学科教学的能力,成为复合型的现代教育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水平对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质量,乃至整个教师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提升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通过对现行的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反思,我们认为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养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基础实践、专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等。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扎实的教育专业理论、技能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研究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探究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学教学中尤其要运用探究教学方法。要用开放的教学方式来学习教育理论,用强化实践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师的核心能力。通过对中美两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教育开放性、实用性等特征,提出以政策为保障,以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为纲,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内容为中心,以信息化培训方式为路径,以教师能力测评为支撑的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在准教师培养阶段存在教育理论的内化与转化、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反思等教学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从构建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优化准教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准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来提升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师教育界兴起,之后迅速波及并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界,培养反思型教师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教师教学反思的特点与意义两方面,阐述教师教学反思促进个体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高等师范(以下简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儿童掀起了学习钢琴的热潮,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师课外成为最基层的钢琴启蒙教师,成为儿童钢琴启蒙教学领域的主要承载者,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高师钢琴教学的质量和理念,已直接影响到我国钢琴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多年以来,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沿用音乐学院钢琴主科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弹奏能力,以培养演奏型人才的一套模式应用于培养师资型人才的高师钢琴教学中,没有把培养启蒙钢琴师资列为教学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培养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及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在信息化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它不仅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前提和基本要求,而且是教师专业性的突出体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对于推动教师专业化、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一、当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困境"教师的专业性问题主要是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情意等的发展问题。"[1]而教师专业能力则是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新教师怎样在理论的丛林中寻找自我,在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活中提升自我,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由于新教师缺乏对不同教学情境的分析和灵活处理能力,因此对新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是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增强其教学实践能力,促使新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观念,开启了全新的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受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日益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新课程的理念也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和生存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理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观念,开启了全新的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受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日益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新课程的理念也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和生存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理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能力,它包含了知识、技能、教学技巧、教学策略、语言艺术诸方面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成为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作为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必须懂得教育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用教育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财富,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必须掌握教育理论,并用之指导教学实践,把教学活动建立在符合教育规律基础上。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了,才能培养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教师教育研究中,反思能力被看作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倡导反思性教学培养反思型教师也成为国内外教师教育理论界形成的共识。要使教师成长为一名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其拥有的知识和使用的方法技术策略,而是教师对教育对象、自身特殊倾向,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信仰,以及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和批判反思能力。例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就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案例教学成为我国在教育改革实践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知识。基于此,针对案例开发的教育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教育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能力,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滕书筠 《广西教育》2009,(18):65-66
新世纪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高职院校开展的专业教师培养工作,提出如何有效培养教师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反思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研究教法学法,在反思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是研究教法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校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引领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将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渗透于教师日常专业行为的方方面面。通过反思式教学,促使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反思,从而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扩延和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培养教师在反思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