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出版经济》2001,(6):4-5
2000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宣传文化单位出版物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字[1999]305号),使现行出版物增值税优惠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为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产业总体实力,促进新闻出版产业发展,2001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1]41号)精神,联合下发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版物和电影拷贝增值税及电影发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88号)。出版优惠经济政策的再次延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闻出版业的关怀和财政、税务部门对新闻出版业的积极支持。新闻出版总署于近期向各地新闻出版管理机关转发了这个通知,要求出版单位借优惠经济政策的东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就新闻出版业在2001年再次继续执行优惠经济政策的有关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计划财务司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2.
今后十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我国新闻出版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当前的形势下,在启动编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时,全系统都在关注下一个五年乃至十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站  相似文献   

3.
王文锋 《编辑之友》2012,(3):17-19,2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产业迅猛发展,同时也日益遭遇行政区划体制的制约,表现出较强的行政区经济色彩.本文分析我国新闻出版业中“行政区经济”现象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及其负面影响,提出弱化行政区经济现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出版经济》2000,(1):13-14
为支持出版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包括新闻出版单位在内的宣传文化单位实行了优惠的经济政策。在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项优惠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新世纪的到来,如何在党和国家优惠经济政策的扶持下,通过深化改革,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一直是广大新闻出版单位极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  相似文献   

5.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正在逐步放宽新闻出版业投融资方面的政策限制。这些政策调整激励新闻出版单位在投融资方面进行了多方式、多方位的尝试,促进了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一、2003年新闻出版业投融资状况 1. 报业投融资两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报业融资  相似文献   

6.
充分认识非公经济在新闻出版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和显著成就,多种媒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局面,从多个方面促进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出版大国。  相似文献   

7.
冉然 《传媒》2012,(4):21-23
正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首次提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目标和政策。2012年1月9日,总署出台了年度"1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对"走出去"进行全方位布局。基于国家层面的政策与导向,在推进落实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批国内  相似文献   

8.
贾宝疆 《编辑之友》2017,(10):108-112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力量,新闻出版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为保证新闻出版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其中财税政策尤为重要.文章立足美国、日本、欧盟财政政策,对西方现有新闻出版行业发展形势和现行的财税政策进行分析,旨在为促进国内新闻出版业的繁荣壮大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十大新政     
《传媒》2013,(1):10-17
一、《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 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出台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全面梳理了"走出去"已有的扶持政策并颁布了新的政策.这是我国第一次围绕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出台专门文件. 《意见》提出"走出去"的具体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版权输出数量突破7000项,引进与输出比例降至2∶1,力争持平;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出口金额突破10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实物出口数量突破1150万册(份、盒、张),出口金额突破4200万美元;印刷服务出口规模总量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力争到"十二五"末,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政策体系更加完备;新闻出版企业海外投资额显著增长;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实力雄厚、有国际竞争力的"走出去"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外向型高层次的新闻出版专业人才;"走出去"国际布局基本完成;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这是总署在系统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全行业走出去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在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基本态势和有利条件,全面梳理了走出去现有扶持政策之后,为加快"十二五"时期  相似文献   

11.
新闻出版上市企业对整个新闻出版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通过制定政策更好地促进新闻出版上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在分析我国新闻出版上市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策缺失是新闻出版上市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而认为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上市企业发展亟需三大政策支持。这三大政策是积极推动兼并重组、主动实施资源倾斜、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新闻出版业的支持持续加力,利好财政政策不断推出,给新闻出版业注入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制约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破解“信贷难”“融资难”“投资难”等老难题,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系统梳理我国政策扶持和市场环境变化出现的新型融资模式,分析我国新闻出版业融资问题,希冀对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新闻出版业融资的基本情况 2002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规范新闻出版业融资活动的实施意见>,从政策上开启了新闻出版业融资的大门.2003年度新闻出版业的融资活动比较活跃,各个领域都有资金进入.但总的来说,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尚未出现大规模的集团并购和跨国投资,融资的范围和规模都不大.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688.9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3%,我国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闻出版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顺应行业发展趋势,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提出未来10年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就是要继续深化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出现了历史性崛起.在万紫千红的新闻出版领域,山东民营书业蒸蒸日上,独树一帜,被业界誉为“山东现象”.笔者将山东民营书业发展的现状、特色、原因和未来做一盘点和分析,以期对行业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卷首语十几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得到长足发展、迅猛发展,使我们成为世界性新闻出版大国。这种大发展,为历史少见,世界少见。新闻出版业的空前发展深刻影响了我什1国家的精神面貌,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我们也感到,新闻出版业,特别是出版业,在经过十...  相似文献   

17.
向敏 《出版参考》2012,(12):40+44
正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把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作为"一把手"工程,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已将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升至国家层面进行系统考量。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  相似文献   

18.
“人心齐,泰山移。”统一思想是我们做好新闻出版工作,开创我国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新局面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我国新闻出版业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我国新闻出版改革正在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完善的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12,(Z1):19
本刊讯(记者甄云霞)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发布会,正式出台总署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意见》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制定的10条"新政",成为助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最大亮点。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讲话,他说,总署将《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出版业的整体蜕变中,并购整合势在必行。因涉及企业的控制权及风险等关键问题,应审慎选择融资途径。本文从我国目前国情出发,结合新闻出版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并购融资方面的理论及实际操作进行了梳理,追踪政府监管部门在并购融资方面的监管政策变化及资本市场在并购融资工具方面的创新,探究新闻出版企业并购融资方面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