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好的作文需要有充实的内容,要教会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学会阅读、学会交流,积极地从生活中积累材料,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2.
让作文教学走向生活化,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把生活与习作紧密地联系起来,作文教学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观察生活,让学生"有米可炊"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留心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身边经常出现的人、发生的事,如果没有留心观察,便熟视无睹,知之甚少,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无米可炊、笔重千斤.  相似文献   

3.
学生要写好作文就要积累一定的作文材料,而要积累一定的作文材料就要依靠学生对材料的积累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累兴趣呢?本文从通过读书,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观察培养的能力;广泛阅读,鼓励学生多积累;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等四个方面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理,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采撷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养成善于积累材料的好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5.
作文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素材,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也就无从谈起。如何解决?惟一的办法就是积累。散文作家秦牧曾说:“生活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有心人必须多方面加以注意。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他写东西必须运用各种材料,而平时有没有注意积累这些材料,对他关系重大,甚至影响到他有没有写作冲动。因为积累材料多了,他就有表达的愿望,他发现了新鲜的事情,觉得有告诉别人的必要,他就会去写。”这段话说明积累问题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从书本积累;二是从生活中积累。先谈从书本中…  相似文献   

6.
翻阅学生习作,你会感到,学生作文中描述的生活形态与生活的原生态之间相去甚远,学生从生活积累的贫乏滑向了精神贫乏,从习作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这与习作教学的基本宗旨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生活每天都在进行着,并且有着不同的精彩.生活中的精彩也是易逝的,需要有心人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开放感官,为生活而作文"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什么”即作文材料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如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身边的作文材料呢?这就需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强调材料的积累与利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移云芳 《考试周刊》2012,(22):48-48
学生不会写作文,不愿写作文,这问题虽出在学生身上,但根源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错误的指导思想。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缺少材料,而是缺少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不懂得如何搜集积累材料。老师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那自己首先就得是个有心人。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要一味仅是向学生讲授作文技巧,应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广撷博采,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融入生活,感悟生活,有效积累写作素材呢?在此,笔者谈谈初中作文素材有效积累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学生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时时在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出来。”叶老的话明确告诉我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  相似文献   

11.
一、学生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时时在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出来。”叶老的话明确告诉我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  相似文献   

12.
<正>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是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要用心观察、不断积累,就可以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作文素材积累的有关问题作一剖析,以便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1.作文素材积累意识淡薄在中学写作教学中,师生都没有意识到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平时没有积累作文素材的意识,当写作时才东拉西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找米下锅"。按实践论的观点,任何认识都来自实践。作文的材料,也就是对"生活的认识",也必须来自实践,因此积累素材、扩大视野成为首要任务。在有效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做到扩大视野、做到有话可说呢?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手勤生活的宝藏是丰厚的,从生活中截取的材料是鲜活的,是富有蓬勃的生命力的,但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自觉认真的观察,同时自身又由于年龄的问题而没有足  相似文献   

14.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积累、尊重学生个性,让个性飞扬;仔细观察,并过滤材料,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打破作文难的窘境。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活源泉。因此语文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体验、感悟生活,积累和准备写作的材料。我告诉学生,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即使生活在狭小的教室里,也不缺少素材,哪怕是身边  相似文献   

16.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积累、尊重学生个性,让个性飞扬;仔细观察,并过滤材料,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打破作文难的窘境.  相似文献   

17.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训练中,教师时常发现有的学生不知该写什么,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症结在于这些学生写作材料匮乏,平时不注意积累材料,胸无点墨,当然谈文色变。本文就谈谈作文材料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名师画板]选材新颖的习作谁读了都会赞不绝口,可吸引人的材料从哪里来?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来自生活,来自生活中的发现!"只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搜集到新颖(yǐng)的材料,写出的作文才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19.
学生害怕写作文,是因为作文素材积累太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在观察中积累、在阅读中积累、在交流中积累、在作文评改中积累,让作文"材"源滚滚,手到拈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积累作文材料的途径,即从阅读中积累作文材料,从生活中积累作文材料,从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积累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