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涂湘奇 《知识窗》2008,(9):44-45
老子:骑着大青牛归西? 有史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逼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从此没了消息。这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但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结论。有人说他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也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它的核心思想是“道”。除直接论述的内室外,其余可说是“道”论的展开,是“道”的运用。在哲学上的确提出“道”的概念,老子是第一人。“道”对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形成影响甚大,下面结合建筑艺术谈四点。  相似文献   

3.
樊哲理 《百科知识》2013,(10):61-62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唐朝人,精于茶道,是茶文化的传播者。他的《茶经》一书在国内外有极大影响。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茶祖""茶圣"。"烹雪应凭陶学士,辨泉好待陆仙人。"谈到茶,自然会令人想到水,好茶配甘泉,香茗自淳美。那么,陆羽推崇的名  相似文献   

4.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七十四次。以往学者多从本体论、宇宙论、生命哲学路向来探究老子道的思想,而笔者尝试从认识论角度来分析"道"。道是认识本体,是认识得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不可认识的,是异于经验知识的认识本体,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直观来把握道。  相似文献   

5.
乔昱 《今日科苑》2021,(10):34-40
历来多有学者对《老子》中的"愚民"之说加以指摘,我们或可将老子的治民思想称为"愚民",但此"愚民"非彼"愚民".老子提出的"愚民"思想,并非愚弄生民、刻意阻碍民智之开化,更不是所谓的"反智主义"."愚"在《老子》一书的语境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愚"的状态正是老子所希求的.老子所说的"愚"并非富有贬义的愚蠢、痴傻,而是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的表现.老子的"治论"与其"道论""教论"一以贯之,"愚民"并不是诈伪的帝王心术,而是老子在周末"文敝"的背景下以"道"之所导向的"朴"为世道人心所作的开示.  相似文献   

6.
石花神路     
一条神路,亘古至今人们纷至沓来,一样虔诚,两样神在鄂西北山区的谷城县,有一座具有2600多年历史的古镇,名叫石花镇。石花镇傍依道教圣地武当山东南麓,自古便是人们求神拜仙的必由之路。一条贯穿古镇的大路也因此被人们奉为神路。  相似文献   

7.
老子在《道德经》五千言中用简练玄奥的语言表述了他的思想,而这也是老子存在身份的唯一可靠依据,本文从《道德经》中分析出老子立言、行道、传教的言说身份,并以此角度来归纳解析老子哲学的具体内容,以求在此切入点对《道德经》有一完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老子在《道德经》五千言中用简练玄奥的语言表述了他的思想,而这也是老子存在身份的唯一可靠依据,本文从《道德经》中分析出老子立言、行道、传教的言说身份,并以此角度来归纳解析老子哲学的具体内容,以求在此切入点对《道德经》有一完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导读:三千年前,当周文王被囚禁在里的时候,他并未想过自己写下的一部书会对几千年后的一个女子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更没有想过这个女子会将他《易经》里的道理阐发出新的篇章。破易求难,参天之道以立人《易经》,其名虽易,读懂却难。2009年第二十一届周易现代化国际论坛会上,一篇名为《易经是女儿美丽的圣经》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作者王雁被评选为国际《易经》研究名人。  相似文献   

10.
史言喜 《科教文汇》2009,(1):199-199
有宋以来,陶渊明便被奉为田园诗人之祖,也被认为是一位真正的隐逸之士。本文通过对陶渊明人生经历的回顾及对《桃花源记》的分析,阐述了陶渊明强烈的政治愿望。  相似文献   

11.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罗晓光与申静合著的《‘老子'中的管理思想研究》从一个很独特的视角入手,研究管理的理念与思想。《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哲学典籍之一,其深邃的思想已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浪潮中,研究几千年前的哲学家的思想,并试图寻找其对当代管理的意义,似乎有一种不合时宜的感觉。然而在本书中所提出的管理念与思想却恰恰适应了新经济环境下对管理的要求。 总结全书,《‘老子'中的管理思想研究》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该书以《老子》的哲学观点为依托,提出…  相似文献   

12.
在《几何原本》被引介到中国达四个世纪之际,本文回顾了这部西方数学名著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介绍了以《原本》为典范的数学思想在西方文化中的作用,特别指出它所体现的公理化思想体系被奉为以理性追求确定知识的圭臬,它所蕴涵的美学价值与真理标准对其他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对于教育青年、陶冶人的美好情操具有无可比拟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文介绍流传民间的未刊医学著作《古脉法》,并就其内容与成书经过加以介绍。据此可知虽然自晋代王叔和《脉经》成书以来,中医即一直采用“独取寸口”这样一种诊脉方法,但古籍所述“分经侯脉”的原始脉诊方法却被一些医家视为失传的脉诊精华加以“继承”与“阐述”。然而《古脉法》中所叙述的“分经侯脉”之法,并非早期脉诊方法的原始本貌,而是后世医家所创造的新的、体系化的、分经侯脉法”。因而言其为“古”,不过是基于尊古、复古之心态。此外,由于这种脉诊方法保存于道教传人之手,故亦可作为深入研究“道教医学”具体内容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正说起霜降,人们不禁会想起《诗经》中的那首《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据说采录于2500年前西北秦地的民歌,以蒹葭配露霜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意境,再通过主人公回环复沓式的真情告白,把他追寻伊人却不得的情感完美地释放了出来。《蒹葭》因此被后人奉为古代爱情诗的绝唱,"白露为霜"作为表现深秋节候的习用语也被沿用了下来。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古人看来,"天气下降而为露,清风薄之而成霜"。"白露为霜"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已至,霜降节气到了。  相似文献   

15.
美国未来学家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一书,试图对人类所谓的“第四次的经济活动或后工业化经济”及人类向这一经济过渡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预测。此书被美国舆论界奉为“集其乐观性未来论大成之作”。因此,它对于我们研究西方未来学,对于我们科学地预测未来、走向未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第一,甘哈曼批判了未来学悲观派消极悲观和限制经济增长的错误主张,倡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君懿 《百科知识》2021,(34):63-65
悠久的烧瓷历史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秘色越器》道出了青瓷素雅柔润、莹澈如玉的神韵.青瓷堪称"瓷器明珠",由于传世稀少、精美绝伦,历来被奉为珍品.  相似文献   

17.
老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生于约公元前571年,他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探讨。老子认为世界万物是按照道来运行,这个道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既生养万物却又令人不易察觉,是万事万物运行的特定方式。赫拉克利特生于约公元前540年,是与老子同时期的古希腊思想家。关于世界的始基、本原,赫拉克利特相信世界是按照“逻各斯”运行的。他认为万物处于流动状态之中,但是变化是根据一种不变的规律发生的,并且这种规律包含了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但是这种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了和谐。对中国古代的老子与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上的横向对比,意义在于做到更加客观、历史地理解什么是“道”与“逻各斯”,继而了解两千多年前,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哲学家,探讨的同一个话题---宇宙的生成与运行的形而上的命题。以及这一命题对人类认识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侯志伟 《科教文汇》2011,(35):63-64
水是《孙子》和《老子》共同用到且在文本中有重要地位的喻体,但水这同一符号的背后却有迥异的意义。本文从文本入手,分析水在其中的意义,讨论同一符号背后的不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慧根1936年出生,云南剑川人,白族,中共党员。原任广西冶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现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2008年以来,被聘为《辉煌中国》、《中国骄傲》、《红色记忆》、《见证中国60年》等书编委。《和谐西部论坛》一书特邀副主编,《人物主流人物词库》(华人卷)特邀顾问编委。  相似文献   

20.
费俊慧 《科教文汇》2008,(20):241-241
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两住先驱,两人都著有《语言论》一书,然而这两位大师的影响却反映在不完全相同的领域中。两本《语言论》虽然在语言学领域中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对美国语言学界乃至全世界语言学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