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乐在其中     
在我的编辑生涯中,主要是从事革命文物图录和手稿的编辑工作。经我手编辑的图录主要有《纪念朱德》、《纪念贺龙同志》、《鲁迅》、《第二次国共合作》、《历史的脚印》等(其中有与别人合作的);编的手稿有《毛主席诗词墨迹》、《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和《鲁迅手稿全集》等。 这里,我主要想谈谈在编辑图录中的一点体会,也算是一个自我  相似文献   

2.
新版《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终于在毛泽东同志十周年忌日的时候同广大读者见面了。新版《毛泽东诗词选》,同过去历次出版的《毛主席诗词》相比,显著的区别有三点。一是在内容上,共收毛泽东诗词五十首,比以往任何版本都多;二是对每首诗词都加了比较详细的注释;三是首次发表了毛泽东同志对诗词的自注或解释,因而使得注释具有准确性。由于这三个特点,使得《毛泽东诗词选》  相似文献   

3.
本刊记者从本会代理理事长、中央档案馆馆长王明哲同志处获悉:为庆祝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央档案馆选编出版了《毛泽东手书选集》10卷本,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央档案馆,向该书主编井家卓同志进行了采访,交谈情况如下: 问:为什么要编《毛泽东手书选集》? 答: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我们从馆藏十分丰富的毛泽东手迹这一实际出发,决定编纂这部《毛泽东手书选集》。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序跋■陈福季毛泽东手书:论诗词暨诗手稿毛泽东的一生是戎马倥偬、工作极其繁忙的一生,也是勤学不倦苦读为文的一生,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他一生与书与书的序跋都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毛泽东的全集至今尚未编辑出版,他一生到底写了多少序跋,现在尚无法...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6周年之际,凝聚着当代百余位书画大师心血的《毛泽东诗词书画精品典藏》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由开封中原书城独家发行。《毛泽东诗词书画精品典藏》是我国第一部独家约稿、命题创作的书画精品集;第一部全宣纸印刷、190克白纸板衬底、丝绫手工裱装的书画作品;第一部四开可通版印刷,中缝无钉无线,创书籍装帧新工艺的书画出版物。 这套书共分“手迹卷”、“书法卷”、“绘画卷”三本及一本“附本”。“手迹卷”以迄今公布的史料为准,“书法卷”由70多位书法名家分别撰写一首毛泽东诗词,或摘书其中名词佳…  相似文献   

6.
知识与趣味     
从废纸篓里拣回的毛泽东名诗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63年印行后,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然而,这首诗是曾任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从废纸篓里拣回的。原来,毛泽东有个习惯,写诗词写罢,或觉得诗词写得不好,或以为字写得不好,就随手把纸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爱诗词爱字爱毛泽东的田家英,却说那是“国宝”,总是从废纸篓里把一团团宣纸拣起,摊平,然后装裱起来,如此这般,他裱成了一大叠。内中有毛泽东自己写的诗词,也有毛泽东抄录古人的诗词,如唐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楚毛泽东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内涵,我最近读了一些书,特别是读了吴冷西同志写的《忆毛主席——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在这本书的39—45页,根据吴冷西同志的回忆,1957年6月7日,毛主席是这样谈政治家办报的。他说:“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吴冷西还回忆道,1957年6月13日,毛主席向他和胡乔木再一次谈了4月10日他对《人民日报》的四点意见: “一、报纸的宣传,要联系当前的政治,写新闻、文章要这样,写社论更要这样。” “二、中央的每一重要决策,报纸都要有具体布置,要订出写哪些社论、文章和新闻的计划,并贯彻执行。” “三、人民日报要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改进工作,包括领导工作。编委会可以扩大些,开会要讨论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实质问题,可以争论。报纸的编排和文风,不要刻板,要生动活泼。文章要写得短些、通顺些,标题要  相似文献   

8.
近读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一书,受益匪浅。该书的作者吴冷西同志,曾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的领导岗位上工作过多年,是当时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目击者、当事人和见证人。江总书记在今年元宵节联欢会上曾.对该书作者说:“你的《忆毛主席》写得不错”!  相似文献   

9.
信息四则     
台北出版业者诧异——《毛泽东语录》如此热销【台湾消息】台北出版业者杨一峰投身出版业只有三年时间,最近他在岛内出版界做了一件倍受关注的事——出版《毛泽东语录》。该书在台湾出版后热销,一版再版,迄今已出第四版。这样的业绩连他自己都诧异:“本以为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此热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杨一峰说,出版像《毛泽东语录》这样的书,就是要填补学术“拼图”上的空缺。他认为《毛泽东语录》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且不论它在政治上的影响,就字里行间所透出的智慧对做好企业管理就很有帮助。他还举例说,“甚至毛主席还在书中告诉了…  相似文献   

10.
谈点感受     
1951年秋,我们一批新同志跨进中南人民出版社,社里给我们上的第一堂业务课,也是政治课,是学习毛主席题写的“认真作好出版工作”的指示。不久,社里印发的黄布硬壳“工作笔记”本,扉页上印的也是毛主席手书的这八个大字。它时时激励和教育我们要认真做好出版工作。现摘取自己在过去编辑工作中的几个片断谈一点感受。 不下真功 必尝苦果 1953年初夏,农业组编辑的《1954年农历》即将付印。编辑组长田溪同志要我和该书的责任编辑仔细把历象部分的清样核对三次付印。按照这个要求,我们两人轮换着一人读原稿,一人看清样,反复以原稿  相似文献   

11.
编著《中国通史纲要》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通史纲要》是一本只有二十七万字的通俗读物,上起远古,下迄“五四”运动前夕。以这样少的文字写这么长的历史,只能提纲举要,故名《纲要》。这本小书,自一九七七年十月至一九八○年十月,整整写了三年,也是我始料所不及的。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一再嘱我谈谈编著《纲要》一书的经验,我实在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经验”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的《要政治家办报》一文被选录在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这篇文章原是1959年6月毛主席和吴冷西同志谈话的摘要,看得出,标题系编者所拟。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军报时指出:“毛主席过去讲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背景“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早在1957年6月13日吴冷西同志去《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主席在接见他的谈话中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吴冷西同志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毛主席最后严肃地对我说,要政治家办报,不是书生…  相似文献   

13.
羚子 《出版视野》2004,(4):44-44
列宁把校对看成是出版最重要的条件。他说:出版“最重要的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谈不上出版”。毛泽东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是“不出”错字。毛泽东同志是十分重视校对工作的,他在编辑《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就亲自做读校工作,一一改正校样上的差错。1938年6月,在《论持久战》发表时,他曾不止一次地亲自校对,在退校样时,还亲自写信给有关同志,说:“都校了,第三部分请再送来看一次,第一  相似文献   

14.
我想写一组《我心目中的“绝作”》系列书评,给《中国图书商报》写了第一篇后,发现报纸的篇幅限制太大,所以现在这第二篇只能移到刊物上来。由于换了地方,故而对“绝作”一词又须解释几句。 我心目中的“绝作” 当然指写得很好、很有价值的书;但不一定是天下最好的书,更不一定出于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之手。它的“绝”,主要是指“不可重复性”,即此书不但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来,而且作者本人也不可能再写出这样一本来。另外,我深知自己对“绝作”的解释是经不起反驳的,我之所以这样来称呼一些著作,是有很大的主观感情色彩的,因此,请读者不必较真。招呼打过,言归正传。 这一次要谈的“绝作”是  相似文献   

15.
新书摘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60年出版以后,毛泽东特地给我写了一封信,要求阅读这一卷的英译本。他的信是这样写的:“林克同志:选集第四卷英译本,请即询问是否已经译好如已译好,请即索取两本,一本给你,另一本交我,为盼”1960年的“莫斯科会议声明”发表以后,12月17日,他又写了一信,说:“莫斯科声明英文译本出版了没有请你找两本来,我准备和你对读一遍。”此外,毛泽东还读过一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译本,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一些讨论形式逻辑文章的英译本。在学习马列…  相似文献   

16.
扩大眼眶子     
最近看到一篇介绍一位著名画家1945年给毛泽东主席画像的故事。作者说据他掌握的资料,这位画家“是唯一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过像的画家”。看到这里,我脑子里马上蹦出另外两则曾“面对面地”给毛泽东画像的画家故事来:一位是解放初期来北京的苏联画家费诺格诺夫,在毛岸英的陪同和翻译下,到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为毛主席画像,毛主席还与他交谈。事后他写了一篇题为《给毛主席画像》的文章,记叙此事。另一位也是苏联画家,叫茹科夫,他的一些素描插图是很有名的,1957年随苏联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毛主席出席  相似文献   

17.
《一得书》是谢觉哉同志为延安解放日报所写的杂文,笔名焕南,时间是从一九四二年四月到同年十一月,共七十一篇,先后发表在第二版上。在第一篇前面作者这样说:“大文章不易写,只好写点小文章。整个意见不易提出,零星意见却是有的。《一得书》是取‘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意。但有时并没有一定千虑,就把它写出,所以也不一定是‘得’。就这样写下去吧!如果有材料而不害病的话。”当时谢老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患高血压,心脏病,开头他一直坚持着隔一天发表一篇,后来有时隔三、五天写一篇。毛主席对谢老的身体十分关怀,九月,给谢老的信里提出:“死者已矣,生者务宜注意。关于你及林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扩大眼眶子     
最近看到一篇介绍一位著名画家1945年给毛泽东主席画像的故事。作者说据他掌握的资料,这位画家“是唯一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过像的画家”。看到这里,我脑子里马上蹦出另外两则曾“面对面地”给毛泽东画像的画家故事来:一位是解放初期来北京的苏联画家费诺格诺夫,在毛岸英的陪同和翻译下,到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为毛主席画像,毛主席还与他交谈。事后他写了一篇题为《给毛主席画像》的文章,记叙此事。另一位也是苏联画家,叫茹科夫,他的一些素描插图是很有名的,1957年随苏联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毛主席出席苏联大使馆招待会,在谛听苏联著名音乐家演奏的时候,画家“面对面地”为他画了一幅速写。此外,还有没有人“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像,我想,这必须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方可做出确切回答。  相似文献   

19.
21年前,我刚学做新闻报道工作时,总想读到新闻行家谈他的一篇篇新闻佳作是怎样采写出来的书。但那个年头,报纸办得不象报纸,新闻写得不象新闻,哪里得到这样的好书。如今这类书不难找了,而梁衡同志写的《没有新闻的角落》(书海出版社,1990年7月),是其中出色的一本。杜导正同志为该书作序时说:“这本书值得一读,特别值得青年记者和通讯员阅读。”我相信,如果我当年能读到这本书,会是入门更易,深造更快。这本书收集了作者1980年至1987年作为《光明  相似文献   

20.
不少青年新闻工作同志问我:你干新闻工作时间不短,对这一行的主要体会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从《人民日报》工作岗位退到二线后,我继续关注我国新闻工作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写些有关方面的文字,这么说来,同新闻结缘已有一个花甲周期,时间不算短。但取得经验不多,积累教训不少,主要体会一言难尽。如果勉强概括一条,我想提“入门不难,提高不易”几字,跟同行商讨。 我认为这几个字有历史印记,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