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白描,原起于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如今语文教材中出现于诗歌、散文、小说体裁创作中的常用艺术手法。是不需费过多笔墨,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具体生动的场景或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的写作手法。鲁迅先生曾经说:"画人难,画白描更难。"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描写景物时,它可以表现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  相似文献   

2.
<正>【技法点拨】白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墨线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画法。正由于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后来人们把这种写意的技法引进写作。因此,直白地说,白描就是最朴素平实的写作方法。概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写作:一、不写背景,突出主体。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绘画技法讲究白描和写意。白描,指的是单纯用墨色的线条来勾勒画面,不着色敷彩。小说创作中的白描手法,就是避免浓墨重彩,避免繁复的形容词和修饰语,避免大段的静止的精雕细刻式的描写,即鲁迅所说的:“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也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写意,也是把握反映对象的特征,用最简炼的笔墨将它勾勒出来,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由此可见,白描和写意有其相通之处,都是要求能达到“形似”基础上的“神似”,使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得到鲜明的表现,由白描和写意手法所制约的描写语言,也就具备了与之相应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白描 ,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它指在绘画中不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后引进到写作上 ,则指不加陪衬和烘托 ,仅以俭省的文字直接描绘人物和景物特征的描写手法。由此可见 ,白描的本质特征是写实 ,有真意。正如鲁迅所言 :“‘白描’却并没有秘诀 ,如果说有 ,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 :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无卖弄而已。”(《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唐宋词中以白描抒情 ,是词人们珍爱的手段之一。这类词 ,远去雕红刻翠之俗 ,纯用白笔勾勒 ,如出水芙蓉 ,淡雅而具自然风致 ,清新之气扑人眉宇。词史上 ,以白描抒情的名家 ,首先要…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中国文化工作的主将。”他的作品中人物肖像的描写深描细画了人物内在的心理神态。以白描描形绘神,以图画揭示命运,抓住人物特征勾画其灵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技法解读 白描手法原是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的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呈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学的描写上,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和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朴素平易的文字、明快简练的语言,十净利索地勾勒出事物的形态,表现出作者的感受。鲁迅先生把白描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相似文献   

7.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我要说人的手指也是心灵的窗户,因为十指连心呀。鲁迅先生最会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众所周知的。实际上鲁迅先生同样是通过描写人物手指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高手。鲁迅小说的每个细节都有独到的匠心,他常以白描的手法,涉笔于“手”,勾画出一幅幅令人深思的画面,真可谓妙“手”生花。  相似文献   

8.
用散文笔法写通讯、特写的常用基本表现方法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里我们重点说说描写与白描。 描写侧重新闻人物、事件、场景的描绘与刻画。它可以把人物的音容体态写活,突出其精神风貌,可把场景的风光气象摹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如闻如见,给人以具体可感的印象。用散文笔法写的通讯中也把描写这一基本表现手法分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白描手法最能表现散文式新闻的特点。 白描一词系来自绘画术语。原指中国画“以淡墨勾勒”的一种画法而言,后借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写作一法,再后移用于…  相似文献   

9.
"白描"源于中国绘画。《辞海》的注释为:[白描]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重在以形传神。后来人们把这种写意的技法引进了写作。  相似文献   

10.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运用墨线勾勒形象,不加色彩渲染的一种画法。人们将它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描写中,就形成了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运用白描手法的艺术大师。白描是鲁迅小说的主要描写手法。鲁迅一贯不赞成以辞藻来掩饰事物和人物的本来面目,强调作品中描述的故事、环境、人物应当象生活中那样真切、自然、本色。他早年写的《莲蓬人》诗中有“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诗句,作家赞赏  相似文献   

12.
白描是一种不尚修饰,以质朴洗炼的语言,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勾勒事物形象的描写手法。白描,原是一种绘画手法,源于古代的“白画”。这种画法,突出线条,只施淡墨,不着颜色,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动人的物象来。这种贵在神似的技法,借用到文章的描写手法上,称之为“白描”。本文谨以鲁  相似文献   

13.
胡继峰 《文教资料》2010,(19):104-105
白描原是中国画技法之一,这种绘画手法运用于文学的描写上,就是不加修饰地把人物和景物的面貌勾勒出来。它不用浓墨重彩,也不用烘托陪衬,是一种接近于叙述的描写手法。它的表达功效主要表现在九个方面:一是用白描勾勒肖像,二是用白描叙述身世,三是用白描表明地位,四是用白描勾画景色,五是用白描勾画事物,六是用白描勾画细节,七是用白描揭示心理,八是用白描勾画场面,九是用白描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14.
“白描”是中国小说美学中关于写作技法的一个范畴。长期以来,众多学者都认为“白描”这一技法是借鉴自绘画。从史传理论中则可以寻找“白描”技法的另一个渊源。史家“实录”思想及“春秋笔法”与“白描”有着承继性的关系,而金圣叹的“格物”说则是这两者之间的枢纽。  相似文献   

15.
鲁迅常常通过对人物眼睛的描写,来刻画作品人物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的内在关系。鲁迅高超的文学手法之一“画眼法”,深刻地惟妙惟肖地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性格特征。对鲁迅的“画眼法”的探究与评述,可以看到鲁迅作品人物描写的功力。  相似文献   

16.
第1训练点外貌描写[写作技法指津]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某些生理特征等的描写。好的外貌描写应能既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又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别等相符合,切忌脸谱化或干人一面。具体描写时,最重要的是抓住人物外形特征,而忌面面俱到。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圆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此,要特别注重对人物眼睛的描写。其次,除了直接描写外貌,还可适当运用些如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的详略则可根…  相似文献   

17.
设计目的: 《孔乙己》一文的对话描写在全文中占很大比重,理解文中有关人物的对话,对把握全文、领会主旨有着特殊的作用。本设计拟从人物的对话切入,以对话教学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领悟鲁迅先生“画眼睛”“勾灵魂”之白描手法及其作用。进而引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及当时社会世态之凉薄。  相似文献   

18.
白描,本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技法。白描手法,运用到文学创作上,就给作品带来了朴素、单纯和清新的特点。这种手法在塑造人物和叙述故事时,不大肆渲染和铺陈,也不细腻地刻画和描写,而是用十分精炼的笔墨,抓住形象的特征,三笔两笔就勾勒出生动的人物形象,给人以联...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的技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白描手法: 鲁迅是长于白描的高手。他从我国传统的“白描”艺术手法中汲取精华加以改造,达到了至臻其妙的境地。鲁迅主张“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他将这种主张贯彻在他的作品中,就形成了“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白描风格。他用白描手法写人的肖象就活画出形神兼备的立体图象。如写杨二嫂:“先前的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所创造的白描手法主要表现为简洁。也就是少陪衬,少冗长的叙述和描写,少烦琐人物内心描写,而把描写景物、人物和事物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紧密联系起来。比如《藤野先生》第一段描写冬天的景象和樱花的美,这不是单纯的景物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