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艳艳 《新闻窗》2007,(2):68-68
一张报纸究竟能不能抓住读者,归根到底在于它刊登的内容。传达新闻内容的版面,决定于内容,又反作用于内容。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是否可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视觉,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牢牢勾住读者的“眼球”。这就要求在版面设计中,创新多种编排手段体现主题,在读者的视觉感受上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视觉新闻——读图时代的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去吸引读者,如何让报纸在读者的案头放上20分钟,不少人认为,一个是标题,一个就是图片。这个说法不免绝对,但从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图片的应用量越来越大,视觉新闻将在今后的平面媒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已不能拿出很多时间读报,因而读图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又由于电视媒体的时间同时性,空间的同位性优势威胁到了报纸的生存,因而平面媒体向视觉化转变已成  相似文献   

3.
视觉设计能够提升报纸的传播效果,因此《兵团日报》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以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在视觉设计中,《兵团日报》以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配合内容为理念,严格执行版式规范,使得版式设计在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后读图时代“,报纸上的图片新闻对其抵抗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强报纸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军报的《视觉新闻》专版,在传递新闻信息、指导部队工作及激发读者参与方面,成为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在各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新闻报道竞争日益严酷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受到了来自手机报、微信等新媒体的严峻挑战,昔日"编辑工作"的旧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报纸编辑工作,笔者结合《塔城日报》的编辑工作实际,就版面稿件安排、如何美化版面、怎样吸引读者等谈一些粗浅认识。一、稿件精炼,方便阅读而今,随着手机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许多读者阅读的习惯在悄然发生改变,长篇幅的稿件已越来越不再受读者的欢迎,加之工作节奏的加快,读者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坐下来关注长篇幅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面临报业改革的新形势,部分媒体提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应强调更加注重新闻图片的运用,以增加视觉冲击力,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一时间"如今已进入读图时代"呼声甚高.确实,以往部分媒体尤其是一些党报上大量形式单一的会议消息,以及冗长的中长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贴近读者的一大"障碍",在这种形势下,改变文字新闻报道形式迫在眉睫,比如运用"现场新闻"这种形式短小的新闻利器,便应更受文字记者重视,也就是说,大家应学会用眼睛"拍摄"新闻.  相似文献   

7.
正标题是报纸的脸面,亦被称之为报纸的"眼睛"。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记者也紧跟迈入"翻报"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读者在稀缺的时间内,接受资讯和信息更多的表现为对标题的快速浏览。这种阅读方式的变化,标志着新闻已进入"读题"时代。众多的纸质媒体紧跟形势,独树一帜地"厚题薄文",大量使用"多行题",很值得业界同行的借鉴和探讨。本文试探  相似文献   

8.
孔非 《新闻爱好者》2011,(18):156-157
作为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千百年来,报纸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在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处于强势电子媒体包围中的现代社会受众,已经习惯于丰富、逼真的视觉文化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报纸新闻及时从呆板、模式化的文字新闻中解脱出来,将新闻视觉化、形象化、生动化,以"悦读"吸引读者的眼球。新闻视觉化,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所谓新闻视觉化,就是在新闻操作过程中,通过采用一  相似文献   

9.
现在,新闻资源竞争异常激烈,许多新闻媒体改头换面、不断包装,力求推陈出新,势必对新闻标题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翻开现在的报纸,一些空洞华丽,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标题屡见诸报端;一些晦涩难懂,看后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标题,令读者望而生畏.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新闻标题不仅没有起到"题好一半文"的作用,反而削弱了新闻事实的价值,降低了报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闻导刊》2007,(6):25-26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卡罗尔·里奇在其著作《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导言中,有两条关于新闻写作十分重要的原则,那就是"让读者看见,令读者在乎"。该书主译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钟新认为,这句话道出了当今新闻写作的两个重要的特征:在人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纸媒缩小规模、减版的今天,有人已不屑于"版面创新"这一老话题。然而版面是报纸的"第一视觉",具有传达信息、引导读者、传达美感等多重功能。尤其是在报业转型期,重提版面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社会,信息来源渠道繁多,报纸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各种挑战,现代报纸的新闻版面,必须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和读者,在增强新闻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版面编辑语言,在提高新闻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上做文章,营造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那么,版面如何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巧用图片图文并茂是设计优秀版面的原则之一,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图片的作用和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标题,是报刊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何谓题目?"题目是文章之首"、"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看到:题,"额也",目,"眼睛"的说法。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报纸新闻的标题是连接读者和新闻内容的桥梁,特别在当今争夺读者眼球的时代,着手抓好新闻标题的制作质量,强化新闻标题的可读性,对于增强报纸的市场竞争力有着深远的意义。让新闻标题成为"亮眼"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  相似文献   

14.
有调查显示,在当下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信手拈起一份报纸时,百分之八十的读者会被各个版面的大图片所吸引。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的确如此,相对于文字而言,图片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图胜千言",图片能直达每个人的心里。新闻事实如果仅用文字来表达未免显得干瘪,而用图片去表现时立即丰满而生动。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  相似文献   

15.
正近一个时期,河南《南阳日报》鲜活的图片报道引起了上级部门和读者的强烈关注。且不说每天报纸各个版面上的单幅图片生动活泼,也不说要闻版"影像南阳"专栏内一幅幅组合图片引人注目,单就定期刊发的围绕重大题材的《视觉新闻》专版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很多读者反映,现在的《南阳日报》真正是图文并茂,两翼齐飞。回顾摄影报道"活  相似文献   

16.
苏状  王梅芳 《新闻界》2012,(18):37-40
当下新视觉技术与媒介环境下,公民新闻的传播特征实现了新闻伦理的某些新变。基于视觉传播场域,相应传统新闻伦理的"习俗的规约"、"客观的判断"、"公有之好"的伦理表现与伦理理想,公民新闻具有动机上的"自主的德性"、原则上的"正义的情感"、立场上的"弱者的反抗"的伦理特质,这些既为传播职业新闻伦理诟病,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职业新闻伦理实践盲点的补足,具有一定的反思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长篇网络报道中,系列新闻图片构成的视觉框架能够显著增加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真实性,在人们对报道内容的理解、看法和态度方面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是有限的。对那些比较主观的、感性的议题,图片的影响较大;但是与社会伦理、常识、社会规范有关的议题,图片的影响要小一些。系列新闻图片在报道中位置的不同对读者的情绪没有显著影响,而对读者的吸引力、报道的真实性、态度和判断都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提高报道吸引力以及真实性方面,根据报道内容将图片分开放置效果最好;而在影响读者的态度和判断方面,图片放置报道最前面效果最好;把图片都放置报道最后的做法,传播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8.
顾全 《新闻窗》2007,(3):72-74
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是否可读、能否在报摊上吸引视线,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视觉,通过利用人  相似文献   

19.
王聪华 《青年记者》2007,(14):76-77
很多情况下,由于人们对新闻摄影的认识只限于从图片的角度或者图片生成的角度来认识,特别是报纸上的图片在大多数时候没有独立性,它只是报纸整体传播中的一个元素而已。其实,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在承载、传播相应的新闻信息的同时,还有一个客观的功能,就是形成视觉兴趣区,刺激读者的眼球,强化整个版面的视觉张力,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0.
仓小宝 《军事记者》2006,(10):35-35
在媒体竞争中,怎样充分发挥美术新闻画刊的作用,将报纸办得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方法之一就是突出自身的优势,发挥图片的效果,提高版面整体设计的艺术吸引力,以增加宣传声势,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使报纸具有感染读者的独特魅力。在一份报纸中,画刊是颇受读者欢迎的,翻完各个文字专版,看到五颜六色的画刊,首先能在视觉上给读者带来一种新的观感。画刊通过视觉形象和读者交流,各报的画刊都以自身的特色来紧紧抓住读者。自创刊以来,解放军报的美术画刊就在报纸的改革中不断发展,它和地方报纸不同之处在于有浓郁的军味:以军事题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