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2006,(5):62-62
武汉大学不久前公示了对13名考试作弊的学生的处理决定.其中3人被开除学籍,4人被记过,两人被严重警告。4人被留校察看。与这种有所区分的处分不同的是.早些时候.一所大学7名学生因在考试中央带纸条或将资料内容抄在课桌上面等而一律被开除学籍.并被要求在48小时内离校。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08,(5):10-10
因为成绩未达标,某中学4名学生被劝退了。去年,该中学与700多名学生签订了协议书,对学生提出了34条规定,典型违规者将受到严重警告、留校查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不同处罚。其中,给予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罚的有11项“标准”,包括一学期旷课16节,一学期未完成作业40次,以及期末考试总成绩未达到年级平均总成绩的70%等。  相似文献   

3.
时文选萃     
中学不能再"割尾巴"了因为成绩未达标,某中学4名学生被劝退了。去年,该中学与700多名学生签订了协议书,对学生提出了34条规定,典型违规者将受到严重警告、留校查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不同处罚。其中,给予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罚的有11项"标准",包括一学期旷课16节,一学期未完成作业40次,以及期末考试总成绩未达到年级平均总成绩的70%等。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主要集中在招生录取、行政学籍管理和学历学位授予方面。(1)招生录取方面。学生录取工作中存在着事实不平等和不公平现象。如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的差异、性别歧视和违规招生等现象。(2)在行政学籍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学校违法处分学生,特别是在开除学籍、退学等涉及学生去留方面存在着违法现象。如有的高校规定"考试作弊,开除学籍"、"男女同学同居,开除学籍"等条款。这样的校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近日出台《本科考试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如在考试时使用手机,该门课程零分:两次作弊开除学籍。 《条例》规定,请人代考者和代人考试者,双方均给予勒令退学处分;第二次作弊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又追加了一条作弊行为——考试后作弊行为,即以央求、送礼、请客、威胁等手段要求老师提分、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法规中,是找不到“开除学籍”的条款的。相反,“保额”成了学校普及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无论多么调皮捣蛋的学生,学校和教师的对策都始终是正面教育引导,极尽挽救之职能。正因为如此,才取得了义务教育普及率小学100%,初中97%以上的可喜成绩。高中阶段则不同,可能是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普及要求的缘故,在处理违规学生时,“开除学籍”往往被滥用,且理由五花八门:打架斗殴——开除,早恋——开除,迷恋网吧——开除……似乎不开除几个学生就不足以树校威、明校规、严校纪。开除学生的目的之一是杀…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学论坛》2004,(6):64-65
9月1日起,浙江省将对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进行重大修改。新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取消了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并明确规定不得开除学生和勒令学生退学;新的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办法也取消了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的处分;对学生给予处分的,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9月1日起,令中小学生心惊胆战的“开除学籍”处分在浙江省被正式取消,同时取消的还有“留校察看”和“勒令退学”,并明确“不得开除学生和勒令学生退学”。如果学生认为学校对自己实行了不合理的处分,还可以要求听证。新出台的管理办法还规定,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学校不得取消其学籍。浙江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作出的这些重大修改,使学校教育变得更加温情和人性化,从而体现教育本质的回归。我为这样的改革举措叫好!第一,此举是教育人性化的真正体现。处以“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意味着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9.
开除学籍关涉学生受教育权这一基本权利,但当下开除学籍由部门规章和校规所设定。高校究竟有无开除学籍的设定权?作为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核心理念的法律保留原则,是法治国家普遍遵守的法治原则。借鉴德、美等国及我国台湾的做法,大陆高校开除学籍的有关规制也应适用法律保留原则,高校不应享有开除学籍的设定权。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开除学籍"处分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取消了“勒令退学”,保留了“开除学籍”。文章结合这二类处分的概念与内涵,从处分情形、人权维护、遵守法律和学校管理权限以及现代管理要求等几个方面分析认为,对原有学生管理规定进行相应调整是必要的,但应取消的学生处分应是“开除学籍”而非“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剥夺了人的受教育权,侵害了人的基本人权,超越了学校的管理权限。  相似文献   

11.
从2004年9月1日起,新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取消了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并明确规定不得开除学生和勒令学生退学,这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轰动。笔者十分赞同这种做法,并且认为在一个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有必要以科学发展观重新认识开除制度的利与弊,认识教育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服务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9月1日起,浙江各中小学将不得开除学生和勒令学生退学;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学校不得取消其学籍;处分学生要开听证会;处分撤销后,学校需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个人档案中撤出。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王振斌说,将于今年9月1日开始试行的新管理办法,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都将取消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强制措施,义务教育阶段还将取消留校察看处分。此外,新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和新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办法都新增了一条规定:“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学校不得取消其学籍。被人民法院宣告免刑、缓刑、假…  相似文献   

13.
华南师范大学上月就学生发生性关系和破坏他人婚姻发出严厉警告:与已婚人士保持“特殊关系”的学生会被开除学籍。无独有偶,近日《重庆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理管理规定》正在该校试行,“发现当三陪、当二奶、当二爷、搞一夜情的将开除学籍”。(《中国新闻网》8月16日)  相似文献   

14.
开除学籍的合法性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善平 《教育科学》2003,19(2):43-45
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规章制度在开除学籍方面重实体性规定轻程序性规定。学籍是教育合同关系,学校只有权力取消或终止学籍,无权开除学籍。开除学籍是具体行政行为,学校开除学籍名实不符。没有教育法律救济制度作为保障的开除学籍是无效法律行为。建议将开除学籍纳入到公共行政体系中,并完善诉讼制度和校内申诉制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种媒体关于大学生缺少诚信意识的报道呈上升趋势。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表现在许多方面:有的学生平常不好好学习,不要求上进,到毕业做推荐材料时往里“注水”,或者私自改考试成绩,或者将别人的获奖证书“加工”成自己的证书,将自己包装成“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以此来“推销”自己;有的学生平时不上课,到考试时作弊,某些人竞在四、六级英语考试或硕士研究生考试中找枪手代考。更有甚者,在考试作弊受到学校的相关处理后(有的被开除学籍,有的被取消了学位证书),  相似文献   

16.
开除学籍作为限制和影响学生受教育权这一基本权利的最严厉的惩戒形式,其适用条件应当有严格规制。开除学籍也是英国中小学校教育惩戒的形式之一,分为作为最后手段的永久开除和作为替代手段的暂时开除。学校在校规校纪中均明确规定了开除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一般适用、排除适用和特殊保护等。通过适用条件明晰及具体的规定,既充分保护了学生受教育权,保障了教师合法合理实施教育惩戒,又有效维护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保障了学校教育目标值达成。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在制定相关规范、落实教育惩戒权时,应从开除学籍的类型、开除学籍适用的具体条件进行具体规范,以保障教师合法合理实施教育惩戒。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生诉高校的案例增多,多以开除学籍处分为诉讼案例,追究其根源是高校在行使开除学籍处分权的制定行使中缺乏法律依据。虽然高校对学生拥有绝对的管理权,但是其处分的合法性遭到质疑,而高校如何将干除学籍这种类似驱逐的惩罚合法化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莉 《教育》2009,(1):5-5
作为警示学生校园行为的一项重要校规,云南丽江市某县一所高中2008年下学期出台了“早恋可开除学籍”的规定。有学生认为,“早恋不能说就绝对会影响到两人的学习成绩,学校以此开除学籍的做法,让我们想不通。”(《春城晚报》,2008年12月12日)  相似文献   

19.
外籍学生在校内说母语将被记过,累积4次就会被罚劳动3小时,同时要被罚款;累积12次,就将被开除学籍。这绝不是开玩笑,而是美国霍顿中学的校规。一天,正准备参加霍顿中学入学考试的外籍学生,和有孩子正在霍顿中学就读的外籍学  相似文献   

20.
当前考试作弊现象在社会各类考试中普遍存在,它是人类诚信缺失的一种体现。根据有关规定,学生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但不可以勒令退学)。即使是对考试作弊者给予如此的严惩,每次期末考试作弊者从来没有消失过,反而近几年作弊现象更加猖獗,不但表现在作弊年龄低龄化、作弊手段呈多样化,而且作弊动机日益复杂。通过对46位考试作弊学生的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